试论初中语文课的结尾教学

2015-06-01 00:09雷宏
读与写·下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美的初中语文

雷宏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一些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忽略了课尾设计,下课铃一响,教师就宣布下课,非常之散漫和不讲究结尾的艺术。设计好初中语文的结尾,会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结尾完美;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97-01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的开首都是精心设计,打磨了又打磨,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学生对语文理解的思维能力。注重开首教学是好事,但我们一些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却忽略了课尾设计,下课铃一响,教师就宣布下课,非常之散漫和不讲究结尾的艺术。其实,上课就相当于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结尾要给读者(观众)留下一定的遐思,让读者产生无限联想,读者在联想中去体会和感悟,或者给读者留下"再来一回"的兴趣。初中语文课,注重课堂结尾设计,无疑是一堂完美语文课的重要体现。

1.初中语文课结尾达到"完美"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讲授完新知识以后,余下的时间要求学生做什么呢?教师要交待清楚。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所以教师提出的要求要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识记哪几句话、弄清哪几个问题、叙述哪件事情等。由于目标简单、明确,容易统一学生学习步调,学生成功有望,容易使学生在课堂尾声中再掀起一个思维小高潮,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2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思考、整理。按照中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分析,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可保持在30分钟左右,课堂尾声的四、五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和比较疲乏的时刻。如果教师不采取恰当的方法,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段时间里,再要求学生承担一定负荷,就要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进行一分钟即兴演讲、一分钟记忆比赛、一分钟课堂发问、一分钟课堂小测验等。这些做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快速运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思考、整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对所听课堂知识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总结全篇、深化主题到了课堂尾声处,要总结全篇,有首尾呼应,突出重点,深化主题。总结语言要短小精悍,高度浓缩,画龙点晴。在一个短暂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语言概括出讲解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重点、掌握要点,对所听课堂知识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1.4 增加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的过程。为了立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维,课堂尾声处可紧扣主体设计,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力求做到收中寓展,隐线纤纤,为学习后继课程埋下伏笔。所设悬念应"悬"而可"解",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1.5 讲究结尾用语,可根据课程主题、特点或用具有鼓动性、号召性强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感奋起来,推向浪尖;或用含蓄、深沉的话促人深思,让学生课后回味。

2.初中语文课结尾方法探讨

2.1 总结归纳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上课结束前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所上的教学内容提纲挈领进行归纳、总结。要求教师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还可以配合板书的形式,既有系统性,又不遗漏知识要点,让学生的认识和记忆完整。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2.2 发散思考法。 指把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如:讲授《失街亭》时,引导学生运用"矛盾法分析人物的方法"重点分析马谡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结尾进可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中另外的人物,如孔明或司马懿的性格特点,再如:《祝福》一文结束时,教师可向学生留一问题:祥林嫂究竟是为何而死的?《项链》一文结束时,可留下一个问题:真相大白之后,玛蒂尔德会怎么样?这些发散性很强的题目,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波浪,促使他们根据课文作出种种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2.3 承上启下法 。指在结尾时,使现有的教学内容与上一个教学内容和下一个教学法内容发生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激发起努力巩固已学的知识和学习新的知识的欲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单篇教学的结尾,都可以采用承上启下法,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预习下一课文,为上好下一课打下基础。

2.4 留有余地法。 指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忙于下结论,让学生下去再讨论。如:〈陈奂生上城〉如何看待新时期农民的那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的问题;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柔石的"迂"的问题;庄子在〈逍遥游〉中反映出来的所谓逍遥游的境界等等。都不一定在课堂上由教师讲透,实际上有些问题也不可能讲授,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思考、讨论。

2.5 美文配乐,诵读品味。课堂有完美的结尾,能深化认识、启迪智慧。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原有的氛围中巧妙引入音乐,让课堂再起波澜,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从而让学生理性地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例如《爱莲说》一课的教学结尾,我展示了一组各种鲜花的图片,其中特别突出莲花。这些美轮美奂的图片,配上抒情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花的海洋中,这时,让全班学生齐声诵读《爱莲说》全文,在美图美乐中品读美文,品味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情操,学生会有新的感悟,并获得美的享受。这样,课堂在琅琅的书声中落下了帷幕。但是,运用品读欣赏作为课堂结尾时要注意音乐与图片的格调要与课文匹配,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的繁重,一堂课快结束时,学生久坐也显得精力困乏,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来提振精神气。设计好初中语文的结尾,会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课美的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打破平衡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好美的雾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