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毓正”文化影响下的班会课开展

2015-06-01 04:39程海燕赖志平
师道·教研 2015年4期
关键词:班会课德育目标

程海燕+赖志平

“毓正教育”是我校的特色办校理念。“毓正教育”之核心为“正”。“毓”,同“育”,指教育、培养。“毓正教育”在心灵气度层面,可诠释为“正心、正德、正气”;在习惯养成层面,可诠释为“正身、正行、正学”,即习惯良好、行为端正、好学善思;在学识才艺层面,可诠释为“增识长智、兴趣广泛、特长鲜明”。四海小学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塑造学生正德包容、仁厚有爱的心灵,为其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我校将“毓正教育”思想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而主题班会课在德育方面更是起到了强大的辐射作用。“毓正”班会课是通过主题班会课的形式促进学生“正”的品质的形成。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毓正”班会课。

一、精心选材

主题班会课的题材就是它的灵魂,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这堂德育课中是否得到“正”的熏陶,获得多大的启发。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比如选取重大传统节日的题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也可以围绕当前的国家大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题好一半文”,给主题班会课换一个新颖而响亮的题目,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二、明确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取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明确具体、切合实际。班会课的三维目标是: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认知目标,即有所知,让学生在认识上有改变,受到启发;情感目标,即有所感,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行为目标,即有所动,让学生在行为上有训练,或者影响其今后的行为。主题班会课根据内容的不同,三个层次目标应该有所则重。

三、融入师生经历,情真意切

班会课上,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德育目标与学生的个体经历联系起来。我们不但要在选材上切合学生的实际,在班会课实施策略上,更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等方面来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例中,去诉说,去辨认。

其次,在课堂上,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其实也特别重要的,还有教师的情感体验。教师偶然间一些情真意切的亲身经历,会更容易让学生受启发,更有影响力。

四、创新课堂形式

真正有效的德育要借助各种复杂的渗透形式去完成。班会课上,如果能设置一些简单、又有针对性的小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从其中收获启发,那会比老师千百次的口头教育更加有效,更有震撼力。

一位教师在开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班会课时,设置这样一个小活动。他说:“请大家比一个‘人字给我看。”学生一听,这不是太简单了吗?他们纷纷照做了。可是教师不动声色,又重复了一遍。学生意识到可能是做错了,可还是没有反应过来该怎么做。第三遍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突出重音:“请大家比一个‘人字给我看。”终于,极少数孩子反应过来了。紧接着,教师重复了第四、第五遍。终于,孩子们都明白了,原来,他们起初比给老师看的并不是“人”字,而是“入”字。这位教师就通过这个小活动,让学生很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都会本能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可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训练习得,慢慢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班会课上,设置一些恰当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的教师还参照“感动中国人物”做法,为班级优秀者写颁奖辞;学习《中国达人秀》创意,设计“学业达人”、“礼仪达人”等时尚而有个性的称号,给学生小小的惊喜。

五、厚积薄发,做好资料保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著名教育家甘国祥认为:“教育无非是撒下一颗种子,然后,等待岁月的捡拾。”在教育中,我们要一个安然等待,又能甘于默默播种的有心人。不论是一节简单的班会课,还是复杂的班级管理工作,我们都应该厚积薄发,做好学生的资料保存。我们可以把孩子们的作文、心愿卡等转换成成电子版,把他们不同阶段的成长照片、活动视频都保存好。如果够地方放的话,可以把他们手工制作的一些比较珍贵的东西也存放起来,做一个学生的成长资料汇编。笔者相信,学生在毕业班会课的时候,看到这些宝贵东西,一定会永远难忘。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班会课德育目标
“花样”班会课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