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现状

2015-05-30 11:27耿怡雪刘昕
大观 2015年8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

耿怡雪 刘昕

摘要: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意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学生择业时个人意识加强,并且出现了功利倾向,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择业能力低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价值观要注重制度和政策的引导,学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教育,同时大学生也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关键词:大学生;多元文化;择业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在意识形态范畴中,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具体反映,也是其行为的重要指针。大学生价值观对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均有重大影响。

择业价值观是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可、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的倾向等,它既是择业者择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择业者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表达。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是在校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二、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现状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个人意识加强。

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蜂拥而来,使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则伴随各自的条件、信念与选择的不同,更加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状况,从而引发了人们不同程度的价值困惑。大学生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在价值观选择上迷失方向,同时,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深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已经习惯了更多的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从家庭和社会进行索取。因此,这种价值取向的冲突在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上往往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社会关注与个人关注之间的波动。从而忽视了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应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只考虑自身的发展,个人意识突出,群体意识淡漠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择业观出现功利性倾向。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市场经济同时诱发了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狂潮,使得人们看重现实的追求,忽视理想的追求。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大学生个性意识的普遍增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择业价值取向也更为明显。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使得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声望地位,福利待遇等现实利益。2014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显示,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使大学生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渗入,使许多大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价值,价值取向上的一些不良的心态和负面认识不断蔓延。他们的择业期望值过高,有不少大学生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不考虑个人实际和社会实际,只考虑个人意愿,在择业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唯我独尊、个人至上、不顾实际,择业的过程中产生了虚荣、攀比心理和好高骛远的心态。而这种心态致使他们在择业价值取向上不能正视自我、期望值过高、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四)网络文化的泛滥导致大学生自主择业能力低下。

网络文化的泛滥导致了大学生价值冲突的加剧和价值选择的困惑,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行为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完成的,这种情况下,必然使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疏远。由于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日益增多,也会使人的交往安全感下降,因而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甚至产生了交往障碍、恐惧症等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缺乏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直接沟通,也影响了学生择业的顺利进行;或者当即将做出选择时自己又举棋不定,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而丧失了自主就业的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念

(一)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

大学毕业生要形成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与就业制度相得益彰并且适合自身条件的择业价值观,首先要有外部环境的正确引导,政府应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推进国家人事制度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给予大学毕业生政策方向上的照顾。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基层和西部就业。同时要在全社会树立公平竞争的理念,塑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其次,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引导大学生兼顾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最后,应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及时更新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坚实可靠的就业政策支持。

(二)高校要加强择业价值观教育。

在完善的制度和政策的积极引导下,科学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择业观教育将为大学生科学、健康的择业价值观的形成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大学生求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的择业价值观的培养义不容辞。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和合理的就业目标,首先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建立诚信、公平的竞争氛围,其次开设专门的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最后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定位自我,使得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

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拥有了独立的思维,在接受了政府和学校的引导后,大学生作为择业的主体,应该从自身因素出发,从主观上主动转变择业价值观。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在择业时将视野放宽,摆正心态,既要立足于自身条件,又必须高瞻远瞩,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御外界不良思想的冲击,可以唤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预见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理性的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晓娟.浅析多元文化下的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9):171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创意素描,创造新意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