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解析几何题的引申

2015-05-30 14:47:03蔡志永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考

蔡志永

【摘要】学生对试题进行适度的引申和推广,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和拓展高考试题的教育功能,体现和展示高考试题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高考;几何体;引申

2013年北京高考理科数学第19题如下:

已知点A,B,C是椭圆W:x24+y2=1上的三个点,O是坐标原点.

(Ⅰ)当点B是W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

(Ⅱ)当点B不是W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本文将菱形OABC一般化为平行四边形,给出引申如下:

定理 已知点A,B,C是椭圆W:x2a2+y2b2=1上三个点,O为坐标原点.若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

(1)当直线AC不垂直于x轴时,记直线AC:y=kx+m(m≠0),则有4m2=a2k2+b2,且OABC的面积是定值为32ab.

(2)当直线AC⊥x轴时,则点B为椭圆在x轴上的顶点,且平行四边形OABC为菱形.

定理的证明 (1)当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时,

设A(x1,y1),B(x2,y2),C(x3,y3),由OB=OA+OC,得x2=x1+x3,

y2=y1+y3.

联立y=kx+m,

x2a2+y2b2=1得

(a2k2+b2)x2+2a2kmx+a2m2-a2b2=0.

由Δ>0,得

a2k2+b2-m2>0.(*)

此时,x1+x3=-2a2kma2k2+b2,y1+y3=2b2ma2k2+b2.

则x2=x1+x3=-2a2kma2k2+b2,y2=y1+y3=2b2ma2k2+b2.

又点B(x2,y2)在椭圆W上,则

-2a2kma2k2+b22a2+2b2ma2k2+b22b2=1.

整理得

4m2(a2k2+b2)=(a2k2+b2)2.

由a2k2+b2≠0,得4m2=a2k2+b2.

代入(*)式检验,满足条件.

所以,当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时,有

4m2=a2k2+b2.

此时,OABC的面积S1和三角形OAC的面积S2之间满足S1=2S2.

设O到直线AC的距离为h,则h=|m|k2+1.又,

|AC|=(x1-x3)2+(y1-y3)2=3a2b2(k2+1)4m2=32abk2+1|m|.

所以S1=2S2=2×12·|AC|·h=32abk2+1|m|·|m|k2+1=32ab.

即OABC的面积是定值为32ab.

(2)当直线AC⊥x轴时,

设A(x1,y1),B(x2,y2),C(x1,-y1),不妨设点A在x轴上方.

由OB=OA+OC,得x2=x1+x1=2x1,

y2=y1-y1=0.

将B(x2,y2)代入椭圆W的方程,得(2x1)2a2+0b2=1.

则x1=±a2,B的坐标为(a,0)或(-a,0).

即直线AC的方程为x=±a2,且此时点B为椭圆W的顶点.

由图形的对称性,不妨取x=a2.

此时,Aa2,32b,B(a,0),Ca2,-32b,OA=a2,32b,AB=a2,-32b.

因为OA=a24+34b2=AB,所以,OABC为菱形.

猜你喜欢
高考
新课改高考英语备考复习策略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14:04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57:32
农村学生弃考现状、原因及对策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3:12
古代名医如何医治“高考”后遗症
健康必读(2016年10期)2016-11-14 20:00:32
浅析中国学生如何顺利通过SAT考试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6:59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环球时报(2014-10-20)2014-10-20 09: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