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创设探略

2015-05-30 23:28黄英姿韦杰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创设

黄英姿 韦杰

摘 要:班级是学生的又一个“家”,创设符合这个“家”的要求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才能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呢?本文从几个方面做出了探索。

关键词:班级文化;创设;探略

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班级授课制经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总结和论证、赫尔巴特等的补充和完善,在今天仍然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模式。它以“班”为人员单位,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学生彼此之间因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学生可与教师、同学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因此,班级就是学生的又一个“家”,管好这个“家”,创设符合这个“家”的要求的班级文化,不仅能比较全面地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还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及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才能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呢?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索。

一、定班风(班训)、班徽

班风(班训)是班级文化中首先要考虑的内容。一个新的班集体该往什么方向发展,班风(班训)的确定可以让班级全体成员明确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确定不宜由班主任或个别班干部包办,可以在全班范围内征集。征集活动这一过程本身就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就是一次很好的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如高一某班,新学期伊始,班主任就组织学生共同制定了“团结、进取、乐学、求实”的班风,先由本班同学用大字书写、张贴于教室,接着学生围绕这一班风,结合班级和自身实际写了一次周记,写得好的周记还在班会课上进行公开交流,活动告一段落之后,趁热打铁,征集班徽活动跟着又在班上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一系列活动,有力地培养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全班五十多名同学的心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

二、规范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与督促,学生有意识地反复练习,让学生由熟悉到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促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的目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成员行为习惯的要求必不可少。

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应通过学生自我介绍、班主任介绍、学生集中学习等方式帮助、引导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熟悉本班科任教师情况、新班级的学生情况,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如班级一日常规(重点管理好考勤、晨会、两操、室内环境、室外劳动等),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规范学生的言行。对于个别行为规范较差的学生,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理解并接受学校的管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勤督促,把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一步步纠正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三、重学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前途。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又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从思想观念上明确树立学习目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小学(初中、高中)将要学习的科目,将要经历的各种考试以及他们可能获得的各种机会(如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从而让学生明确小学、初中、高中,自己每一年、每一步该实现的目标。

第二,要狠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抓好上、下午课前10分钟和每节课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学会独立作业,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自觉学习,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修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初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不同,班主任和全体科任课教师要及时地、反复地灌输给学生,一定时间后让学生自我总结、调整,同时不失时机地表扬进入角色快的学生,树立榜样。

第四,班主任还要把合作学习的理念教给学生,不妨结合本班实际成立若干学习互助小组,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乐学、勤学、互学在班级蔚然成风。多管齐下,学生就能从思想上继而以实际行动尽快完成初、高中角色的转换。

四、充分发挥班会课的教育功能

班会课是班级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笔者认为,班会课不等于训导课,不能总是班主任唱独角戏,而应该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走上讲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笔者任班主任的班级,班会课一般让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教师主要是把握好方向。笔者告诉学生,一节好的班会课应该有主题、有目的、讲形式、重效果,在教师的鼓励下,文艺、体育、环保、学科竞赛……一项项主题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智慧诞生了,由于活动设计集思广益,往往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班会课的教育功能就在这不经意中,如绵绵春雨潜入了学生的心田。

五、制度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注重学生、小组、班委会、少先队(团支部)的三级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1.精心组建班委、少先队(团支部)。班委、少先队(团支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架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班干部的挑选和培养,要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培训学生干部,对他们进行方法的引导、潜力的发掘,做到使用和提高相结合,具体指导和放手工作相结合;要让班干部们既明确各自的职责,又要搞好合作,处理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要鼓励班干部们热心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又要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帮他们树立威信;还要不失时机地做好对班干部的评议、表彰工作,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信心。

2.制度管理與民主管理相结合。班级管理应该是制度管理与民主管理的结合体。在实践中,笔者一方面积极探索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以校规为基础,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规,从宏观方面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又在班级中树立“人人都是班级公务员”的意识,让学生轮值参与班级管理,鼓励学生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在笔者所管理的班级中逐步确立了学生自评机制,小组互评机制,学习互助机制,学习先进、进步奖励机制,为班级服务奖励机制,班级活动自我设计、自我展示机制等,较充分地挖掘了学生的管理潜力,增强了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3.注重学生、小组、班委会少先队(团支部)的三级管理,尤注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个体是班级中的基本要素,小组是班级中的基本单位,班委会少先队(团支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搞好三者的层级管理,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落实各方责任,有助于班级内部结构的最优化,能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如上所述,要特别注意对班委会少先队(团支部)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注意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表彰,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课堂上做学生的良师,在生活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六、集各方力量,争取家长的支持,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同样,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各方面的努力。在班级管理中,学校科任教师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听取科任教师的意见,争取科任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支持。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在学生的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应注意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把握好与家长联系的时机(如学生大考前,单元测验后,学生有了情绪波动等异常情况时,应特别注意不忽略学生取得成绩、有进步的时候),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家校联系单等途径与家长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争取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支持,也不失时机地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把教育方法和策略的信息传递给家长。正是有了家长的支持与密切配合,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才更加顺畅,管理效果才更加明显。

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地区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一个经济实体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班级也应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环顾我们的教室,处处是营造班级文化的阵地:国旗、班风、墙报、奖状、学科专栏、书报园地,就连窗台边那一盆盆绿色植物都在为我们优化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一份力。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以父母般的关爱,朋友般的理解,更以师长般的智慧帮助学生创设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作者简介:黄英姿(1971— ),女,教育硕士,桂林市桂林中学高级教师,校科研处主任;韦杰,男,硕士研究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酒店管理系教师,副教授。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成为后方:江西小三线的创设及其初步影响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借“文化三宝”促“班级文化建设”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