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维宏
【摘 要】 目的 了解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以解除或缓解心理压力。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一所三甲级医院工作的50名急诊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 期精神高度紧张,担心潜在传染病,护理操作的风险是造成急诊护士出现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结论 根据工作实践,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对策,达到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目的。
【关键词】 急诊护士;护士/心理学;问卷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
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较大的职业之一。由于急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很多急诊护士极易产生心理压力,随着急救医学和现代社会高度发展,必须加强对护士心理压力来源的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不仅有效地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还可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通过对我院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问卷调查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对策,加以探讨。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是一所三甲级医院急诊护士50名,年龄25周岁以下11名,25-35岁30名,35岁以上的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方式发放问卷50份,问卷回收率100%,均为有效问卷。
2 结果
从表1可见,夜班,担心暴力事件发生,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担心潜在传染病,护理操作的风险都给急诊护士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而社会的不信任,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业余生活的贫乏,家人的不理解也不同程度的给护士带来了心理压力。
3 结论
3.1 原因分析
3.1.1 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 急诊护患关系具有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等特点,且急诊患者来时多病情危重,意识不清,增加了临床救治的难度。现阶段,病人与家属都对医院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在救治过程中出现任何的怠慢与疏忽,都会使病人及家属迁怒于护理人员,甚至遭受暴力事件。因此,急诊护理是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极大来源[1]。
3.1.2 护理工作的繁重性 急诊科的夜班很容易使护士产生心理压力。夜间是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服毒、酗酒等病人来院就诊的高峰时间[2],加大了工作强度,并且夜间值班护士少(只有1人)所有的护理操作均由夜班护士一人完成,有时还要应对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护士身心遭受损害加之夜班待遇低下、频繁(5-6天/次)生物钟紊乱、长时间的精神高度紧张,同时,还要扮好各种角色,如在家庭中要扮演女儿、母亲、妻子、儿媳等等都会使得护士产生了极强的心理压力。
3.1.3 急诊工作的风险性 急诊工作的风险也给急诊护士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护理操作本身就存在风险,医疗的对象是人,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由此所发生的无过错输血反应、过敏反应及由于患者延误治疗等原因造成的不良后果,护理人员都承担风险。另一方面,急诊患者都具有潜在传染病的不确定性。如艾滋病,肝炎等,救护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在接触病人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时,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播媒介[3]。
3.2 对策
3.2.1 提高护士待遇 首先要合理调配护理人员,避免超负荷的恶性循环。在工作量大时可以采用“弹性”工作制度。增加护理人员的夜班收入,增加业余生活的内容,缓解心理压力。科主任及护士长还应关心每位护士的家庭情况,在家庭有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使护士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4]。
3.2.2 正确对待护理工作的风险性 急诊护士应该持续地加强急诊急救护理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制定专门人员对护士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应对急诊急救工作的风险。在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懂得如何处理意外损伤。另外工作中必需注意与病人的交流技巧,尊重病人,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熟练准确。如遇酗酒,不讲道理的患者,护士应冷静不慌乱,从容准确地为病人处置,大方得体的回答病人的问题。若病人情绪不稳定,应暂时避其锋芒,寻求保卫人员与医生的帮助。急诊护士应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性,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受到攻击后,要善于稳定情绪,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在每个工作环节上都做好预防工作。
3.2.3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应自觉地学法,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認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律意识,经常分析不安全因素,研究对策,使医疗事故,护理隐患消灭于萌芽[5]。
3.2.4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护士应想方设法处理好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减少心理压力对健康的损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护士要善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掌握自己的优缺点,努力去适应工作环境。还应提高自己对专业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采用明智而现实的客观态度。
综上所述,急诊护士由于护患关系的特点,护理工作的繁重性,风险性和缺乏社会信任,存在多种心理压力。应采取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等方法,这些对于解除或缓解心理压力具有指导意义。另外医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待遇,使护理人员能更积极,更安全的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建新.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气质类型及压力管理的相关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
[2] 虞建英.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
[3] 高凯先,占绘华.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7(01):116-117.
[4] 王晨.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8(04):353-354.
[5] 王元国.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与适应对策[J].天津护理,2010,9(0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