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水知深浅

2015-05-30 20:45林树妹
新课程·小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时机策略

林树妹

摘 要:围绕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下水文”而展开,论述了“下水文”的重要性,“下水文”的三个最佳实施时机及其目标指向性,并举例说明了“下水文”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下水文;时机;策略

看着自己孩子从小学升上初中,从初中读到高中,深切体会到作文在学生语文素质中的重要性。小学作文是孩子一生中初次接触的“写”,所以这阶段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显得异常重要,如何指导得法,如何让学生更快接受,“下水文”在习作教学中更为必要。

一、“下水文”的重要性

新课标明确要求“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面对着每个单元不同的作文训练点,老师必须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时刻注意练习、积累,为单元的作文做好准备。如果只是按照某些教参步骤参考或者按照“想当然”的步骤来指导,那学生面临的将是一盘散沙般的胡作乱写,而当你想把这盘散沙重新整理收入箩筐时,要花费的功夫将是事倍功半。这就造成了我们封卷改作文时,会出现同年级不同班的作文水平的落差。所以每一次的作文指导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要有养成写“下水文”的习惯,因为只有你对自己有了这个要求,你才会在课前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才会想方设法达成自己的作文准备。

二、“下水文”的实施时机

1.最佳实施时机

叶圣陶认为,“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这里所描述的完整的作文过程是分三阶段的,先要有所积蓄,再有打算发表,最后是研求技术。根据学生作文的这三阶段,教师准备的“下水文”也有三个最佳实施时机,分别是:习作前、习作教学时、习作评价时。

2.各实施时机与目的性

(1)习作前的下水文——侧重选材与构思

每个单元的作文要求各自不同,比如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习作,这“熟悉的人”就包括家里人、亲戚、同学,在这不同类别的人中必须选取,而选取的人又必须根据自己最熟悉的某件事来参考。如何表述这件事,这就必须要有对文章的构思了。同样,老师作“下水文”的过程也必须经过选材、构思的过程,老师的“下水文”正是对这过程完整的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把习作的指导意见和实例相融合,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习作教学时的下水文——侧重本单元写作方法的运用

小学阶段的习作从三年级开始教师对各类写作的手法都有教授,但随着年级的不同,对写作的手法各有侧重。习作教学时的下水文,能及时让学生明确本单元需要重点练习的写作方法,起到榜样作用。

(3)习作评价时的下水文——侧重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习作评价时的下水文,能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习作中找到自己习作的缺点,便于自己主动修正习作。

三、“下水文”的实施策略

1.习作前下水文

每次的习作,学生都必须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材就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这也是习作前的第一难点,面对五花八门的材料,学生必须要进行筛选,再做选择。选择好材料后,面对的第二难点就是作文的构思了。因此,教师下水文也要讲求策略,在这两点上给予学生清晰的指引。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习作是“写一个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刚刚正式起步,这个要求看上去也不难,毕竟现在的学生去过的地方挺多。就在我们集体备课时有老师认为不难写,可以写广州的五羊雕像,这是广州的标志;有老师讲也可以写学校旁边的公园,毕竟应该比较熟悉。真是这样学生就能写好?我们从单元三篇课文中的“西沙群岛”“小兴安岭”和“香港”逐步研究就会发现,所写的都必须抓住这个地方的特色来描述才能让人印象深刻。所以我也倡议我们同级的每位教师各写一篇下水文,下次的集备再讨论。等到第二次的集备时,老师纷纷讲了自己这一周做的准备,有的上网查某些地方的特点、数据,有的已经在上周周六日布置家长带学生去一次印象深刻的地方,而且还必须收集让学生印象深刻地方的相关资料。而我们同级的每位老师几乎都做了PPT了,有广州不同地方的图片和相关的说明,“下水文”一拿出来才发现五羊雕像的选材连老师都不写了,说现在的五羊雕像并不是学生最经常去的,相反,广州荔湾涌、广州塔反倒成了下水文的对象。就在这两周的下水文准备中,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也观察、搜集相关的资料,给作文打了个扎实铺垫。在习作课上,教师结合自己做的课件,为学生梳理出一组组各具特色的风景,加上自己写好的“下水文”,给了学生一个最明确的方向,学生的习作也水到渠成。

2.同步下水文

教师的同步下水文其实也是在备课时就要准备的,只不过是呈现在课堂上的教学电脑上,运用图文并茂的直观方式,与学生同步写作,这样有利于进行单元写作方法的渗透,示范直接,现场感强,往往能激发学生“比一比”的欲望,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获得良好的效果。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关于“人物描写”的,习作要求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并且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人物描写学生从低年级就有接触,知道有外貌、神态、动作及心理描写,如何从本组课文中学到新的描写手法呢?我们就从学习“严监生”的形象描写开始。临死前的“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这一典型细节的描写,把这个吝啬鬼特有的精神面貌和鲜明个性深刻地表现出来。对“细节描写”这一概念,就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体会“描写”中我们要尝试迁移运用。通过课件的图片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突出人物的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写人”的习作水平,也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就在学生开始写片段时,老师也选取了课件中的“手机迷”图片在电脑一角写“下水文”。此时的课堂上除了老师在电脑键盘上“嗒嗒”的打字声和学生在本子上的“刷刷”的书写声外,课堂是安静的,是高度认真的,因为师生是平等的,学生在写,老师也在写。等到片段写好了,学生当然也成了下水文评价的老师,纷纷指出下水文中的“面条仍在嘴邊挂着,只有拿着手机的左手手指在不停运动”把“手机迷”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学生从课文再到下水文找到了“特点鲜明”的写法,再看他们课堂上的习作,你也应该感慨下水文的高效了。学生课堂上练习:

3.习作评价时下水文

在习作评价时,当学生面对自己的作文,听着老师的讲评时可能还不一定能明确老师的要求。此时教师能以下水文有针对性地示范出来,便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缺点,使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明确改进的方向。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要求写“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在改作文时,我发现我们的同学总爱搬公式套在某个小伙伴的身上,个个看上去都是关心他人、有礼貌、尊敬老师的小伙伴,缺少鲜活。所以我在课堂上总结作文说:“大家的作文可以这样评价:一班好人,但没特点。”学生哄堂大笑。后来我就把我写的下水文读了出来,我写的是班里同学小方,通过小方午睡时一躺下床是如何用脚顶上床铺的这一件事突出了他的淘气,而就在不久前的全校捐款中他慷慨地捐出自己全部零用钱这一件事又看出他是有爱心的,所以总结出小伙伴的特点是可以由各个方面构成的,这才是生活的真。当让学生自己修改后再交上来时,学生习作上的小伙伴形象特点鲜明,活灵活现。

只有教师坚持自己尝试去写“下水文”,才能自己摸索出写作的规律,并把预知的困难克服好,才能为学生开拓一条长远作文路子,让我们的学生在作文的路上走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时机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把握引导时机,促进有效教学
发现并抓住有效的教育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