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招娣+朱清华
[摘 要]
教师呈现“下水文”,要力争做到呈现的时机多变、呈现的内容丰富、呈现的方式多样,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下水文;多元呈现;作文教学;有效性
在作文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喜欢用“下水文”为学生引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多数教师呈现“下水文”单一化、机械化,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与创新,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非但不能引导学生习作、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甚至给他们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笔者认为,只有多元呈现“下水文”,才能更有力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呈现的时机要多变
教师要根据当次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学生的习作实际和“下水文”的特点适时地呈现“下水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注意呈现“下水文”的时机要多变,绝不能固定某一个期间出示“下水文”。
(一)作前呈现,启迪导航
教师“下水文”以既成的文章具体直观地告诉学生该怎样应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生活、情感和思想。“下水文”蕴含的作文知识、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可以为学生感性地接触、认识和领悟。语言学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而“下水文”恰好提供了最适宜模仿的直观的、现实的范例。心理学又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知识、经验缺乏,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儿童的一种心理需求。“下水文”正顺应了儿童的这一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可以作前呈现“下水文”,引导学生模仿写作,为学生的习作导航。
教师应在学生明确当次习作要求后、开始写作前出示“下水文”。“下水文”出示后,不是让学生读一读就开始仿写这么简单,而是要辅之精妙的评点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教师评点指导,为学生提纲挈领地进行适当的评点,结合作文训练目标及重难点,提示学生明白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讨论还可以怎样写。教师进行鉴赏式点评就能让学生领悟“下水文”蕴含的作文知识、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从而学习模仿。教师“下水”作文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理,能感染陶冶学生,学生便会情动而辞发。二是学生评点学习,我们经常把“下水文”或班级投影展示或印发给学生,或在墙报上张贴,由学生评头论足,把评语写上去,可以指出“下水文”中有趣的题材、巧妙的思路、优美的语句和恰当的方法等,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还可以是学生比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有感而发。学生在对“下水文”进行反思式点评中加以学习与揣摩,能内化作文知识和写作方法,就能习得写作“真经”,就能更有效地学习写作。
不少老师担心“下水文”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学生阅读学习了“下水文”之后只会一味地模仿,跟着老师“依葫芦画瓢”,千篇一律,写不出有个性、有新意的习作。这种担心的现象是存在的,为克服这种现象,我们首先做到提供多篇不同风格的“下水文”,让学生从“单一模仿”走向“多元模仿”。“下水文”对学生的影响,有的是素材挖掘的写作内容,有的是谋篇布局的写作形式,有的是具体形象的表达方法,有的是个性独特的写作语言风格。有了不同风格的范文供孩子们选择,孩子们的模仿便同样具有了个性。学生在选择和整合多个范文的同时,激活了思维,开拓了思路,丰富了语言,打破了千篇一律的格局。再次,虽然提供了“下水文”作为他们的写作范文,但模仿不是强迫的,可以鼓励学生超越老师写的范文自由地写作。
(二)作中呈现,随机点拨
作中出示的“下水文”是教师与学生同步写的。它的内容是教师根据学生习作中的关隘沟坎和所暴露的问题来写的。例如,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学生有些内容写得不具体,表达不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中心句的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承上启下的过渡、文章结构的处理、语言的表达等存在问题时及时“下水”垂范。然后教师把“下水文”呈现出来,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模仿,为学生习作点拨化难。教师教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下水文”的出示,是在学生“愤悱”、“心欲通而未能,口欲言而未达”之时,是当学生学习写作需要模仿而缺乏最适合的样子之时——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中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之情,积极主动地对照老师的范文有的放矢地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其效果不言而喻。
教师与学生同步作文和作中为学生呈现下水文的方式,能使学生产生“近体效应”,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共同的习作和评改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利于密切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从而喜欢上作文。
(三)作后呈现,引导评改
作后出现的“下水文”是教师批阅学生作文后写的。教师通过批阅学生作文,对其中的优点、缺点或错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然后针对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或典型性问题进行“下水”,写出有说服力的范文。在作文讲评时,教师把“下水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评改,帮助学生指点迷津,纠正偏差,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学生写读后感,我们批阅时发现学生习作不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或所写的感受偏离了所读文章的含义,或引用所读文章的文字多而感受写得少,出现空话、大话、套话等现象。于是,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下水”垂范,引导学生对照“下水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习作的不足,启发总结出写读后感的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以“下水文”为例进行修改,从而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当然,“下水文”出示的时机不止以上三种,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下水文”呈现的时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出示频率,如果每逢习作必用“下水文”,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不利于他们主动性和创造性地作文。因此,“下水文”的使用频率要疏密有间,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既合语言规范又有创意的个性化表达。
二、呈现的内容要丰富
呈现“下水文”除了前面所提的注意提供多篇不同风格的“下水”范文,让学生从“单一模仿”走向“多元模仿”,让学生在选择和整合多个范文时打破千篇一律的格局外,还应该注意呈现的“下水文”既要有佳作,又要有庸文、病文。实践证明,适时出示“下水”的庸文、病文也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这里所说的“庸文”是指没有出彩之处,如题材不典型新颖、描写不具体形象、语言不生动有趣等例文;“病文”是指有毛病、有问题的例文。“庸文”和“病文”一般在批阅学生作文之后撰写,把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写进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读过庸文或病文之后,我们引导学生对庸文或病文进行评改,说一说什么地方没写好,什么地方有毛病,应该怎样修改。只要学生说得在理,笔者都给予肯定。然后,进行迁移,鼓励学生参照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就像游泳教练矫正运动员不规范的动作一样。这样做同样起到了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纠正偏差、习得写作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如写《我最爱的人》,多数学生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程式化,文章中的外貌描写与人物的性格品质没有实质的联系。于是老师针对问题“下水”,出示了一段描写一位勤劳大姨的外貌的病文:
“我的大姨四十多岁了,浓眉大眼,一张漂亮的瓜子脸又白又嫩,剪着齐耳短发,很漂亮。”
学生读完后,老师引导他们进行评议和修改,很快发现了这段文字描写与大姨勤劳的品格毫无关系,学生悟出了自己习作的欠缺之处,修改起来得心应手。
三、呈现的形式要多样
教学中呈现的“下水文”可以是整篇的文章,可以是片段、句子,或是一个开头,或是一个结尾,或是一个过渡,或是一个重点段。教师既可以选择单项也可以选择多项形式来呈现,就某一项形式也可以写多篇不同表达方式的“下水文”来呈现。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或对某一形式写几篇不同表达方式的“下水文”来呈现,这要根据作文训练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来确定,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提高“下水文”的指导功效。
如学生写事时,常常套用模式开头,一下笔就是“我的童年生活像万花筒,五彩缤纷。童年的往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但只有一件事使我最难忘……”针对学生这种千人一面、毫无新意的开头,教师的“下水文”就可以是几个开头的片段,向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头形式,像开门见山式、描写式、引用式、倒叙式、设问式、借物式和对话式,等等。
在作文教学中,常见教师展现“下水文”的形式主要是三种——张贴、投影和印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水文”呈现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保持他们的新鲜感。如以课件展示、表演朗诵、话剧表演等形式呈现“下水文”,这会更吸引学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总之,“下水文”的运用一定要“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真正能给学生习作起到激发兴趣、启迪导航、化难解惑、纠正偏差的作用,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进步。教师只有创造性地运用“下水文”,才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