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东丽
摘 要: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断,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同时还是一个政治概念和社会概念。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从民生角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现实的思考,正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存在的民生问题,以公平正义为原则,加快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文化和制度,全面发展社会工作,这些都有利于现实民生问题的解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快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关键词:小康社会;民生问题;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007-02
小康社会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从邓小平同志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到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民生问题一直都是小康社会建设中一个重要领域,十八大报告更是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的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从民生角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思考,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实民生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实现。
一、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和要求
“小康”的提法,古已有之。《礼记·礼运》中就对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做了区分:大同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社会是“天下为家”的社会。我国历史上所谓的“小康”,就是指生活有所富余,国泰民安,总体水平高于“温饱”而低于“大同”的一种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状态。中国共产党人则赋予了“小康社会”新的内涵。
(一)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
1979年12月,“小康”的概念由邓小平同志第一次使用。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要求,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经过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
党的十六大认为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而提出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要求。这一要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把发展的维度延伸到了与民生相关的各个领域,使小康社会发展有了新目标。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和新变化,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十年的努力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世情、国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愿望。党的十八大顺应时势,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的创新性却是跃然而出,标志着小康社会已经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之上,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论断,并且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關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新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1],充分体现了民生问题和社会保障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民生问题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可以认识到小康社会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更加有尊严的社会。而贯穿小康社会建设的主线正是以民生为导向的现代化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面临着巨大的转型,这个过程中小康社会的建设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民生问题就是最为突出的。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民生问题
所谓民生问题,就是关于国民生计和生活的问题,它关系着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诉求以及保障。马克思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启示我们,对于民生的现实关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巨大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保障和改善全体中国人民的民生。而民生问题能否有效的解决也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较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还有相当差距,在民生问题上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民生问题也由过去的物资短缺转变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上来。
教育是民生之基,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的底子薄,起点低,比较稀缺的教育资源区域配置失衡,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制度的改善和解决是迫切的。就业是民生之本,但是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使拖欠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公平这些现象也不断地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在这些年也尤为凸显。医疗是民生之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是广受关注的话题。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道德风险不断加剧并且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这让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充满了艰难和复杂。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中国已经在上个世纪末进入了老龄社会,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改革还不够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社会保障还未能达到全民覆盖的层次,总之社会保障文化和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也充满着艰难。住房是民生之需,现在大中城市房价高涨,低收入者买房困难甚至住房困难,住有所居亦是民心之向往。
民生问题,关乎着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也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大业。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原有的收入分配方式、劳动就业格局、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针对这些变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或者正处于探索期,民生建设发展也正在由生活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在这一个转化期中,势必会产生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地改善民生问题,就可能诱发更多的问题与冲突,从而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三、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成
我们必须小康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审视它们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及完成现状,对它们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责任做出正确认识。未来的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把民生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和实践原则,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深化改革,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不仅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经济社会在各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及存在着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在走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分配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
应当进一步以公平正义为原则,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改善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不公平现象,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有效整合社会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文化和制度
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确保其不会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所以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积极完善的社会保障文化和制度。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快速变动、劳动力加速流动对社会保障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公平的社会保障有了更强烈的愿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依据中国国情和社会保障现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文化和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发展社会工作完善社会管理
全面小康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而是全体国民的生活状况都有较大的改善;全面小康也不只是经济生活的改善,良好的生活环境、向上团结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人们的相互关怀,都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小康体现了一种生活质量,也体现了一种社会质量。因此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工作,完善社会管理,加强以增强社会团结为核心的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的组成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到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管理,这些目标的落实都必然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但离开了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就会背离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我们必须以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为奋斗方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移沿着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李君如.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5]邹农俭.关于小康社会的思考[J].学海,1993(1).
[6]王思斌.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J].中国社会工作,2012(34).
[7]葛恒云.关切民生:走向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8]岳彬.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思考[J].学术论坛,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