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环境下初中英语多维分层教学的探究

2015-05-30 17:36蔡莲莲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班化分层英语

蔡莲莲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立体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则具有理念新、话题新、语言素材新等优点,以此为载体,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能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开阔思维,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在英语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能力或基础各异,学习者的学业水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差异。同时,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的增加,学生群体英语教育背景的各不相同也造成了英语学业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改变这种现状的迫切性确实给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二、多维度分层教学的依据及设想

面对出现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业发展需求,可能会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实效性将会降低。如果借鉴前辈教师已探索过的分层教学的经验,并结合小班化教学环境的优势,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延伸多处入手,尝试新的多维分层教学,应该是一条可行之道。

1.小班化教学环境的优势

随着学校班额的减少、班级规模的同步缩小,产生了小班化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堂内被平均分配的时间增加了,享有的教育资源可用率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充分互动也有了时空上的保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质疑提问、参与实践。教师也能够摆脱束缚,把目光投向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小班化教学环境为教师创设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带来了便利,多维度分层教学是有可能实现的。

2.分层教学的传统模式

分层教学是经许多前辈教师研究并实践验证的有效教学形式之一。一般意义上说,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将他们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不同组群并实行区分教学,在教师恰当的分层教学策略和不同群体自身的相互作用下,实现学业更好的发展和提升。传统的分层教学以年级内分层分班的教学模式和班级内按测试成绩排序的分层教学模式居多。分层教学模式符合个体差异理论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

3.多维度分层教学的设想

传统模式简便,易于操作,有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有些方案在具体操作时可能会受到其它学科的制约,单一的分层模式对学生个性和情感动态等非智力因素缺乏考虑。因此,教师基于班级个体的实际情况,聚焦于自身的課堂教学,在开发更具可操作性、更有效的分层教学模式上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究。

根据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影响学业达成度有三个重要变量:(1)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结构水平。(2)教学设计任务是否适合学习者的学习程度。(3)情感特征,即学习者对学习的情意、态度、兴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

因此笔者引发了对多维分层教学策略架构的思考。首先,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并各有优势和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尊重差异,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格,以此设计分层任务,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其次,分层设计要从多维度考虑,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设计、评估反馈等多方面优化教学,构建全方位、合理的分层思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绿色、有效课堂。再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情感,在分层结构上采取实际情况与学生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扬长避短,使分层策略不仅能调动学生发挥学习潜能,也可以帮助其看到自身不足而产生学习动力。因此,分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模式,更应该是一种育人思想和智慧。

三、实践与探索

1.从学生现有水平角度进行组织结构分层

从客观角度,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所任教班级的36位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英语学业水平相对领先、稳定,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感觉平时的学习量不够,有超前学习的愿望。B层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比较强烈的愿望,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是学习主动性不够,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但需要教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的学生英语学习不自觉、基础较差、家庭教育相对缺失,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这个维度的分层只限教师自己掌握,名单不对学生公开,尽量规避分层可能造成的负面心理压力,主要目的是方便教师进行平时的档案袋记录工作,通过观测跟踪学生的学业变化,同时也为组成同组同质或同组异质的小组活动创造条件。如:在课后的学生互助学习中,我请每位A层的学生担任不同组别的组长,每位组长负责B和C层各一到两名同学。在日常学习中,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被编排成几个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背诵课文、小组讨论、提问解疑、作业的监督和检查等合作学习活动。

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实践发现,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从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教学内容分层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习惯于制订单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这势必造成好学生因任务简单、轻松完成目标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因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分化现象加剧。所以,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对教学进行目标分层,从不同组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难度的任务,充分调动起学习动机并学有所获,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如:经常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单元学习目标。A层学生在掌握教材词汇、语法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另外还要围绕单元教学主题,流利地完成主题演讲任务。然后通过补充材料,开阔视野,增加阅读量,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最后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单元总结,着重提高学习能力。B层学生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应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焦专项的听说读写任务,夯实单元知识为载体的基本语言技能,达到良好标准,能自主地选择完成补充任务,要求较为流利地复述单元主要内容。C层学生则按考纲要求,以掌握基础词汇、语法项目为主,通过完成任务夯实基本技能,达到合格的标准。这样既保护了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适当的目标和任务也调动了所有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特别是C层的学生,自然不会觉得英语面目可憎了,再加上教师平时的关心和鼓励,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就会有所提高。

为方便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平时的备课环节,可以用导学案的方式,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教学目标分解,并用任务单的形式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如课文板块的导学案,可设计任务请A层学生课前查资料、找语言知识规律,课上为大家讲解。

3.从任务设计角度进行作业分层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它不仅能用来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课堂学习是否有效,更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作业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所授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层次差异。为便于操作,作业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1及选做题2。同时结合不同题型和知识点的难度,设计出适合A、B、C层学生的作业。如结合考纲,把单元知识中最基础的内容设计成难度比较小的选择题,要求全班都做。在课文教学后,要求A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用自己的话转变人称来复述;B层的学生流利朗读、背诵课文;C层学生朗读课文,能够背出主要内容或者对照着中文背诵即可。当然,每个学生都可以“跳一跳”,接受选做题l和2的挑战。

总之,作业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让各个层次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分层任务进行分层检测,有助于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后续的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

4.从课堂提问角度进行课内指导分层

英语课堂是在教师创设的语境下语言交际活动发生的场所。富有交际性的课堂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师生互动话语中,教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提问功能是检测,有的提问功能是引导。无论何种提问,都需要精心设计,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考虑问题的难度,考虑适合由谁来回答。筆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根据教学内容,针对A、B、C三层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各层学生的提问。对C层学生主要对所教授的基本知识进行即时的检测,或者有时是为了引发他们的兴趣或注意力而提问,促进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B层学生,也要重视课堂基础知识的检测和引导,着重在单词、句子、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落实以及听说读写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对A层学生,多提些开放性的问题,启发他们的思维,并通过他们带动全班学习。

课堂提问应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点拨性。教师心中有学生,就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提问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5.从提优扶弱角度进行课外指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这种补充不是单纯的课堂延时,也不是变相增加学生的题量负担,而是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C层学生,除了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问题的症结,还要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分析,教会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对A层学生来说,可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英语书籍,不断扩大他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提高其自学能力。

四、结束语

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情况有了改观。A层学生过去那种盲目自满的优越感消失了,面对强手也不像过去那么缺乏自信,适度的压力变成了学习动力。B层的学生感到学有所获,改变了“要我学”的被动局面,学习积极性高涨起来。C层的学生也不再觉得自己是被人遗忘的角落,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班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组织形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起跑线上接受不同难度的挑战,并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所尝试的在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分层教学不是唯分数论的,而是根据学生的个人愿望、现有学力水平、潜能优势以及教学内容、形式的多维分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定期调整。

诚然,在实践中笔者也有些困惑。由于不是采取分层分班的形式,所尝试的多维分层大多是班级内部的隐形分层,这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力分配、任务设置都有很高的要求。在以后的实践中,笔者将和教研组的同行们共同合作,细化任务目标,分块研究,减轻工作难度,提高效率。另外,在分层调整的时候,有些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降到下一个层次,这时他们的情绪会有波动,如何帮助学生既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又能平和地得到正面激励的效果,同样值得思考。虽然在多维分层研究中还有许多困难,但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优扶弱,建立互助合作、乐于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运用[J].北京: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

[2]雷佼.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l.

猜你喜欢
小班化分层英语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读英语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酷酷英语林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