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霞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是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途径。作业的设计占据着教学质量的半壁河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举足轻重。而作业的设计要讲究趣味性和层次性,除此之外,作业的设计要生活化,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关 键 词】 趣味性;层次性;生活化;实践性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是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途径。学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离不开作业。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掌握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处理好作业是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它占据着教学质量的半壁河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举足轻重。
一、作业的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一种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后,让学生回家用可能性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摸奖的小游戏,并与你的父母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又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这种作业方式一定会成为学生最开心的作业。
二、作业的设计要讲究层次性
作业设计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好途径。因此,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在任何时候,任何班级,学生之间都会有差异。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理解能力的速度和强度也各有差异,所以安排作业时必须从基本题开始,逐步提高到操作题、变式题,再到综合发展题,这样在作业中有目的地分段练习,逐步提高,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体会,这样才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质数和合数的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分层作业:1. 填空20以内的质数有( )。2. 判断(1)所有的偶数一定是合数。( );(2)2是质数,同时也是因数。( );(3)区分质数和合数,是以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为标准的。( )3. 分一分:下面的数按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进行分类。1、3.4、12、19、54、87、417、13、398……这样既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又便于因材施教。另外,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靠自己的努力都能做出回答,获得学到知识的满足感,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作业的设计要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用武之地。而把数学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下转44页)(上接42页)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所以,教师要发掘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作业设计之中。如在质数和合数的作业设计中,我设计了一道妈妈卖苹果的题:妈妈到超市里卖了56个苹果,3个3个的装能正好装完吗?2个2个的装能正好装完吗?5个5个的装呢?这样的题目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作业,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如学完“认识图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富有一定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如你身边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要计算出它的表面积或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动脑、勤于实践的习惯,以致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要设计好一次作业,既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这需要教师精心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练习,做到“情趣”并茂,又要拿捏分寸,其难度不亚于备一节新授课。但只要我们用心地去浇灌,设计作业这片绿洲一定能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 华应龙. 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 数学卷[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张梅花. 浅析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J]. 考试周刊,2015(41).
[3] 周芳,宗和富,王天明. 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J]. 今日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