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攻木之工”的质检标准

2015-05-30 14:35王丹
艺术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考工记

王丹

摘 要:《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手工艺著作(也可以称为一部设计与工艺著作),虽然有不少人做过学术研究,但对其“攻木之工”内容的质检标准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写了六种质检工具是如何检验马车车轮的,以及车舆、车盖、车辀、庐器、饮器的检验标准,虽然检验器具和检验方法在现在看來很简单,但体现出的是先秦工匠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关键词:《考工记》;攻木之工;质检标准

先秦时期统一造车,在《考工记》中也详细记载了战车的选材、形制、评价标准。车轮都经历的从实心到辐式的过程,车轮的好坏直接影响车的速度,也就是其实用性。所以对于检验车辆来说,首先也要看车轮,所谓:“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

1 车轮的质检标准

车轮是车最关键的部分,不仅在选材上有严格要求,制作上工艺复杂,还有规范的评估标准,对于车轮质量是否合格要经过观察、测量的检验。

检测车轮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是“远观”、“近察”,也就是看。《考工记·轮人》记载:“望而眡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迤也。进而眡之,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诸圜也。”也就是原文中“微至”的要求,“微至”一词,也有设计思维在其中,“至”即“到”,也就是车轮的圆周到地面的关系,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越小,摩擦便会减小,这样车才会行驶得快,这是说远望车轮的外圈,要求它的弯曲度匀称,两旁稍微向下斜;近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要小,只有车轮圆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望其辐,欲其揱尔而纤也。进而眡之,欲其肉称也。无所取之,取诸易直也。”远看辐条,要像人的手臂由粗到细,近看,要平滑笔直,只有车辐匀称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古人凭借经验有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来检验车轮,虽然只是用眼去观察,也体现出当时作为工匠具有丰富的经验。另外要看轮子的高低、直径的长短,如果直径太长,人不容易登车,直径过低,马拉车就会有如爬坡的状态,也就是“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於马终古登阤也。”远望车毂,要求它像大眼那样突出,只有皮革裹得很紧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与车毂有关的零件看起来要匀称整洁、牢固,即“望其毂,欲其眼也,进而眡之,欲其帱之廉也”。细看车绠,要求车辐端插入轮圈的榫头正好对齐,轮绠要正插入牙,菑、蚤要正且其,这样即使轮子旧了也不会变形。

在《考工记·轮人》中,古人还借助外力来评估车轮。其中涉及了四种检验器具:圆规、等臂杠杆、正轮的工具、悬绳,另外两种是水和黍,从量度方面对车轮进行检测。检验车轮第一要正圆,远望观察车轮是否圆,只有达到正圆,转动时均匀着地,近看要求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最小,《考工记》曰:“是故规之以眡其圜也”,借助圆规来检验车轮是否达到正圆的标准,从实际出发,这是百工造物的一个原则,也是检验车轮的要诀,是设计要点之一。第二,要正平,“萭之以眡其匡也”,用萭来检验轮子的两侧是否合乎规范。第三,“水之以眡其平沈之均也。”也就是看车轮零件分布要对称,为此古人将车轮放置水面,看它沉浮深浅是否均匀。第四,“权之以眡其轻重之侔也。”两轮的分量要相等,这个就用到了天平(等臂杠杆)来测量。第五,“县之以眡其幅之直也;望其辐,欲其揱尔而纤也。进而眡之,欲其肉称也。无所取之,取诸易直也。”想要车辐直,就用悬绳检验上下两车辐是否对直。像人的手臂一样由粗到细,并且要光滑匀称。第六,“量其薮以黍,以眡其同也。”因为要求两车毂中空容积要相等,所以用黍来测量。这是车轮的六大检验方法,能够符合这种检验要求的工匠,就可以成为国中的名匠了。

并非这种检验方法只有在《考工记》中出现,先秦其他文献也有记载。例如,《墨子·法仪》提到工匠们用矩画方形,用圆规画圆,用绳墨画直线,用水平器测定平面,用悬垂测定偏正。不论是能工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用这五种仪器为法则来操作的。《庄子·骈拇》也提到借助这些工具,“天下有常然者。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墨。”就连《管子·形势解》中说奚仲造车也用到了这些工具,“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对于车轮的检验,戴吾三说:“这是《考工记》‘材美工巧技术原则的要求,也是古代手工艺技术的高水准体现。”

2 车舆、车盖、车辀的质检标准

“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县,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车舆的评估标准是圆的地方要符合圆,方的地方要符合直角关系,立的地方要让悬绳垂直地面,横与水面平行,直立的像从地面长出来一样。

车盖的评估标准是盖弓接近盖斗的部分要高一些,离盖斗远的地方要低一些,这样泄水会快且远。好的车盖即使盖弓没有蒙幕,盖弓末端没有缀绳子,盖弓也不会脱落。车辀的质检标准是“辀注则利,准则久,和则安。”辀弯曲过分容易折断,弯曲不足车体会上仰,《考工记》借用“注星”的弧度来描绘曲辕的形状,辀的后段是水平的便经久耐用,曲直协调就可以稳定行驶。工匠按照这些评估标准来检验木质品的标准,可以看出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态度。

3 庐器、饮器的质检标准

庐器是“庐人”制作的戈、戟、矛等这些兵器的柄,在使用过程中木制柄会受到一些冲击,为了使这些兵器的柄结实而有韧性,也有一系列的检验标准。在《考工记·庐人》中明确提出了三种和弯曲度有关的测试,首先是“置而摇之”,也就是固定好庐器柄的一段,来检验柄是否摇动。二是“炙诸墙”,就是固定好柄的两端,检验它的曲度是否均匀。三是“横而摇之”,即固定柄的中点,来看它受力的强度。这三种方法可以看出柄的变形程度,如果柄制作的有问题,在检验时就有可能折断,正是这种严格的检验,确保兵器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勺是“梓人”制作的饮器,这里的勺是酒器,有柄的短圆筒形,其容量是一升,用来取酒再倒入其他酒器中。梓人饮器的质检标准非常简单,他们借助爵来对勺进行质检,因为当时的勺与爵容量相同,都是一升,所以只要举起爵饮酒,爵上的两个柱子朝向眉毛,爵中的酒如果还有剩余,梓人就要被处罚。这是对于梓人制作饮器的检验标准,如试梓饮器,是先秦工匠造物的原则。

《考工记》成文已经距离我们约两千多年了,我们的目光也不能总注视在其中的马车、弓箭等物品上,即使是技术再高超的器物,也无法为今天的生活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车轮、车舆、车盖、车辀以及庐器(戈、戟、矛等兵器的柄)的检验标准,质检标准也反映了当时工匠以及管理精益求精的精神。总之,对于“攻木之工”的质检标准无论是对于工匠的自身要求,还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在当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现在看来这些质检标准似乎很简单,但精华往往是简单容易的,这是古代工匠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 墨翟.墨子[M].王学典,编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 庄子译注[M].李欣,注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

[4] 姜涛.管子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6.

[5] 戴吾三.《考工记》张轮之检验新探[J].中国科技史料,2000,21(2).

猜你喜欢
考工记
《考工记》
浅谈《考工记》之陶类——甗与鬲
《考工记》之画缋的设计思想启示
《周礼·冬官·考工记》设计伦理分疏的研究价值
古代道器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探究
《浅谈“五行说”与中国传统美术色彩》
百花齐放的先秦规划思想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启迪
《考工记》对科技档案的贡献之研究
《周礼·考工记》与秦汉都城规划制度的联系探究
《考工记》中的“和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