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露
【摘要】Talmy提出的“虚构运动”在语言中和修辞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对搜集语料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甚至可以说是“虚构运动”成就了许多常见的修辞。在表达效果上,虚构运动现象也为语言更好的传情达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常可使文学作品超越常规而富有诗意。
【关键词】虚构运动;修辞;认知语言学
一、Talmy 语言表达中的虚构运动
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1)This fence goes from the plateau to the valley.
(2)The mountain range goes from America to Canada.
(3)阳光从窗外进来照在他的身上。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初听这些例子并不觉得有何异常,因为他们大量存在于我们平时语言的应用当中。但仔细思考过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客观上静止的现象,借助心理运动的形式来对其进行描述,在语言中被表述为了运动的。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和视觉感之中都广泛存在着这样一种非真实现象,即那些并未真正发生的现象。如在语言表达中那些描述运动,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发生的语言实例:The mountain range goes from America to Canada.这种现象就是Talmy 提出的“虚构运动”(fictive motion)。它与Talmy的另一个概念“事实运动”(factive motion)并列存在,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即表达运动的词用来描述静止的物体是一种语义转变,这种语义转变由虚构运动所引起,也就是对事实运动的虚构识解,这是我们在理解这一概念所需要注意的。
二、修辞中的“虚构运动”及其表达效果
修辞(rhetoric)源于古希腊,本意为流水,引申为人的语言像流水一样,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吴礼权在2006年版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是这样给“修辞”定义的: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互文等。掌握语言中的各修辞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鲁迅在《书信集 致李桦》中曾说:“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可见修辞的重要性。
在对虚构运动的学习中我发现,“虚构运动”在语言中和修辞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虚构运动”成就了许多常见的修辞效果。在表达效果上,虚构运动现象令语言表达优美或醒目,常常超越常规而富有诗意。例如:
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 ---- 泰戈尔
作者这里是在描写动人的爱情,“眼睛”与“下雨”,“心”与“打伞”在这两对出人意料的事物间强加比较而产生了美妙而富有诗意的审美效果,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比拟。即: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够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的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而从Talmy的认知语义学角度来分析这句话,泰戈尔把“眼睛”、“心”这些原不属于运动域的内容,用“下雨”和“打伞”这样表示运动或变化的词语来描述,这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虚构运动”。
从理论上看二者的关系,虚构运动背后的认知机制为隐喻,因为原本不动的事物通过运动体现,从而完成从运动域向其他域的投射。认知语言学家将隐喻归为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一个表达能称其为隐喻的最首要的特点,也就是隐喻性赖以存在的依据,也就是说话者或听话者在认知的某处相信存在和他字面表达的认知表征相矛盾的目标域,并在他的认知某处能理解这两种表达的差异,其实这个过程就是Tamly提出的虚构运动的概念;而隐喻一直以来就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虚构运动内在的隐喻机制还往往能够帮助语言显现出特别的修辞效果。Lakoff和Johnson(1980)的隐喻理论与广义虚构性就是一致的。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提供了两个有差异的表征,在目标域内的实体表征被理解为是是事实性的,更真实的。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的表征则被理解为虚构的。例如:
(1) Christmas is coming(圣诞节快到了)。
(2) Love is a journey.(爱情是一段旅程)
(3) 高大的烟囱伸向天空,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的,一直要升到白云的深处。
(4)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
例(1)中动态空间关系被映射到时间关系上,这里事实上的时间在字面上是由虚构的空间来表达的;例(2)从事实上讲,“爱情”并不是一段“旅程”,但在这个虚构表达中将“爱情”比作是一段“旅程”;再比如例(3)“烟囱”的形态、样貌,这些并不属于运动域的内容,运用了“伸”和“长出来”描述;“波浪”、“冲”、“迎接”,例(4)的表达同上,也是诸如此类。综上所述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均来自虚构运动,在虚构运动的作用下,描述或生动富有动感,或产生特别的审美效果,有时还可以使句子的含义更加丰富和寓意深刻。
从修辞角度讲,以下例子均为比喻,它是用某种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主要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比喻在虚构运动的表达中十分常见。比如:
(1)哪怕是在她的背后,她也能感觉到他的眼光一波一波的像飞镖似的打过来。
(2)土地被打开了,土腥味噴涌而出,潮水一样往犁铧上扑
(3)Argument is war.
(4)Love is a red rose.
通过比喻,虚构运动把抽象的、看不见的“眼光”、“味道”和“argument”、“love” 具体化、形象化了。
虚构运动的表述还时常运用拟人,即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3)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4)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以上四个例子均出自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全篇多处运用拟人:唤醒、睡着、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卧、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等。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景物具备了人的行为和特征,描写形似传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跳跃感。同时也协助作者使得“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贯穿全文,紧扣着“山”和“水”,作品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虚构运动的表达也不乏夸张的例子。夸张即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如:
(1)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2)叫声划破了玻璃窗。
(3)妇人说着一个眼波荡过来,差点没把轮椅掀翻。
地上不会下火,叫声也不会划破玻璃窗,而一个眼神也不可能掀翻轮椅。这样的描写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使读者真切的体会到其剧烈程度。
除以上所讨论这些虚构运动与修辞之外,汉语里还陆续出现并且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四字成语,这些成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应用时都与虚构运动相关,并富于显著的修辞效果。例如: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坐山观虎斗、了若指掌、如出一辙、思若泉涌、如影随形、笔头生花、宾至如归、暴躁如雷、光阴如箭、归心似箭等等。
总体来看,虚构运动存在于修辞之中,而修辞又通过虚构运动而得以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虚构运动可以看出,语言并非镜像反映世界,也不会原原本本地表现客观实在。相反,语言表达的是认知主体对客体世界的主观认识。真是由于认知主体的主观参与,似的虚构运动的语言陈述与其对应的客观现实之间的差别显著,并由此呈现出多样的修辞效果。
参考文献:
[1]Talmy,Leonard.2000a.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 I: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Cambridge,MA:MIT Press.
[2]Langacker,Ronald W.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I.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李福印,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吴礼权,2006,《现代汉语修辞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5]高原、宋龙梅,2010,虚构运动的修辞效果,《语文学刊》第10期,8-10页。
[6]老舍,2008,《老舍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7]朱自清,2003,《朱自清散文精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