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功能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外宣翻译中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2015-05-30 11:15曹志颖师玉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目的论

曹志颖 师玉萍

摘 要:中国的外宣翻译即通过中译外而对外传播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先进成果和相关信息。然而,目前我国的外宣翻译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理论架构,从外宣翻译的五个方面——外宣翻译的性质认知、翻译材料的意识形态及文化语言处理、译者主体性、受众接受性和译者培养五方面探讨了外宣翻译在认知和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我国外宣翻译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从而提高中国的对外形象及国际软实力。

关键词:外宣翻译;目的论;译者主体性;受众接受性;译者培养

1 概述

外宣翻译是指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我国外宣翻译主要是将汉语译成英文或者其他外国语,向世界宣传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指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让世界了解中国,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或其他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外宣翻译量日趋增大,外宣翻译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这些内容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传送给外国受众。信息内容的多样化与外国受众需求激增使外宣翻译的质量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部分质量不过关的外宣翻译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乃至中国的对外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外宣翻译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情况,这致使外宣翻译的质量问题成为业界的焦点。鉴于此,黄友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外宣翻译工作中的“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通过遵循外宣翻译工作中的“三贴近”原则,外宣翻译的宣传效果就会大为增强。

2 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莱斯和诺德。莱斯在1971年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判的新准则。在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进一步推进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依据她的观点,原文中的哪些内容需要保留以及哪些需要进行调整或修改主要是由该译文的目的决定。功能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基本原则是指翻译目的影响翻译过程中各方面的交互作用,译者为了达到其翻译目的可以靈活选用各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针对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功能翻译“目的论”视域,本文从外宣翻译的性质认知、翻译材料的意识形态及文化语言处理、译者主体性、受众接受性和译者的培养五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解决外宣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3 目前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

3.1 对外宣翻译的性质认知问题

外宣翻译涵盖面颇广,广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几乎所有涉及对外宣传的翻译活动。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快讯、时事报道、政策法令、政府公文、企事业介绍、公示语、科技信息等实用文体的翻译。我国的外宣翻译工作主要是中译外,把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将汉语翻译成各种外文。

3.2 外宣翻译材料的意识形态差异及文化语言处理

外宣翻译材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处理。在意识形态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差异较大。为了减少意识形态差异对外宣翻译效果的影响,译者必须注意弱化源语与目的语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碰撞。在外宣翻译工作中,译者必须有策略地传播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技巧地处理翻译材料在意识形态中的差异性,在淡化或消除文化意识形态差异的情况下进行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

外宣翻译材料中文化语言处理。文化语言差异是外宣翻译中频现不穷的障碍之一,不同文化在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使外宣翻译容易陷入困境,尤其是一些文化语言空缺词及新词的处理更为棘手。由于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不断催生新词或使旧词衍生新义。如“给力”、“凤姐”等诸如此类的新词或衍意词都会陷外宣翻译于尴尬的境地,这些为中国所特有的词汇在外宣翻译中须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做一些特殊处理。就翻译策略而言,主要包括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可以使外国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译文,而异化翻译则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特质。从翻译技巧上讲,最好采用增词译法或在译文后加注,对新词或者旧词衍生的新意附之以恰当解释,避免引发目的语受众的误解。

3.3 译者主体性

译者既是是翻译的主体,又是民族文化建构的参与者。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翻译主体长期隐形,引发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及其“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渐得到重视,故而译者主体性问题同样也是外宣翻译研究不容忽略的一面。译者主体性表现为其受动性、能动性及为我性的特征中,而这些特征则是译者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具体而言,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忠实于源语信息的前提下,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众所周知,外宣翻译其本质旨在让译文受众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其终极目标是通过翻译这一手段而在异国受众中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外宣翻译需要译者在语言转换中做出必要的调适以期达到易于为受众所理解的目的。根据陈敏的观点: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具体表现为改写、增删和重组行为的实施。为了增强外宣翻译的宣传效果,译者在外宣翻译中应基于对原材料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

3.4 受众接受性

受众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书籍读者、广播听众、电影电视观众以及网民。接受性则是指人的接纳、认同、内化、服从等心理状态。外宣翻译受众对译文的接受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文化底蕴和对异域社会、文化、历史等的了解。关联理论的提出者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基于恩师的关联理论提出:不考虑背景知识而把相同的思想传达给任何受众是不可能的。面对不同的受众,因为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相差甚远,为了使其易于理解,译者不仅要改变说话方式,而且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传递信息。所以,外宣翻译首先一定要虑及受众接受性,采用其易于接受的翻译策略,以确保其内容易于为受众所接受。

3.5 译者的培养

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一名优秀的译者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及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其次,还要学习一些翻译理论以指导翻译实践;同时,合格的译者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诚如唐艳芳所云:外宣译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较强的双语驾驭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外宣翻译而言,译者的学科知识、语言素养和职业责任感缺一不可。因此,出于对外宣翻译的时政性、隐喻性、模糊性等特性考虑,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兼重政治意识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换而言之,只有兼具优秀的文化与语言素养,译者才能在跨文化语境中成功地进行外宣翻译实践,真正担当起外宣翻译工作的重任。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目前外宣翻译活动的现状,译者应在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视域的映照下,洞悉外宣翻译的性质,在翻译材料的选取、翻译方法的甄别、翻译过程的调整等方面都有清楚的认知,同时注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注意加强译文的受众接受性,这样就会不断提高我国外宣翻译的质量。同時,相关机构也应不断加强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外宣翻译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并提高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Gutt, 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st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4.

[2]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7.

[3]曹志颖.浅论软新闻英译中的编译及其理论依据[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9).

[4]曹志颖.软新闻翻译的理论依据及其策略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2).

[5]陈敏.谈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

[6]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对外宣传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7]张健.英语新闻业务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曹志颖(1973-),男,汉族,供职于白银市工业学校,讲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师玉萍(1969-),女,汉族,供职于白银市工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学。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