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强
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由智力因素系统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共同组成的。一般来讲,多数学生的智力因素并无明显差异,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出现差异。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下面谈谈我在带班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经验。
一、春风化雨,包容学生的差异
尊重和包容学生差异,这是进行情感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情感教学的基点是热爱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学好。
学生的智商有差异,但这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布卢姆的实验证明:除了百分之一、二的天才儿童和百分之二、三的缺陷儿童之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多大差异。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学好,学生也应对学习有自信。当然,由于学习外在条件和自身基础的不同,在某一阶段也会呈现出差异,但这不能作为“他们是学不上去的”根据,而应把这“差异”看成教师进行情感教学的一种条件。教师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态度、方法是否适合于这些所谓“差异学生”的心理成长,对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真诚帮助。
学生的个性有差异,但这不能成为歧视某些学生的借口。班主任要用欣赏的眼光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毕竟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来一个百花齐放,岂不更美?尤其是要包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个性强的学生。简单粗暴的责骂、鄙视和讽刺只会把他们往错误的悬崖上推,只有充分的包容、尊重和理解才能使他们容易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把每一次犯错当成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机会,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二、润物无声,关爱学生的一切
关爱,这是教育的温馨与“人性化”所在。老师与学生,如果仅仅止于传授学科知识,则这种关系是冷漠的,久而久之,心与心之间就会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墙。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老师对学生予以关爱,那将是学生享受的来自血缘关系以外的第一缕温情,是学生走上社会前懂得关心帮助的最初起源。
关爱学生,要做到体察入微。师生要多些互相交流的机会,用心去倾听学生,尤其是差生,让学生谈他的苦恼,所面临的困难,听他的想法,尽量开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尽量为其解决实际难题。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差生更要时刻关注,对于他们的每一点情绪行为的变化都要及时关注,体察入微,并且要巧妙迅速找到关爱的切入点,把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并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班主任乃至集体的温暖。
关爱学生,要做到无微不至。对差生的关爱不光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身心健康。每天要关注学生的饮食,询问能不能吃饱;天冷了,要关注学生的冷暖叮嘱学生添加衣服;办公桌的抽屉里准备几盒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这看似平常简单的小事,却能使差生深深地感到班主任的爱意,对于他们的转化起到了润物无声却又催人进步的效果。
三、情感无限,引导学生的转变
差生在班集体中往往自感抬不起头来,意志消沉,怕提旧事,表现出防御心理和对抗心理。要做好他们的工作,一定要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激励、少批评。与这些学生应多采用对话式的方法,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挖掘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加以赞扬。也许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期许的眼神就能让学生奋发图强,从此转变。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指出努力方向,以情感人,引导他们寻找进取的途径。
另外,班主任还要以无限的情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深入剖析自己,找到自己“差”在何处,怎样择其“差”处而改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关爱,严爱结合,使他们逐步摆脱自身的毛病,与大家共同进步。
四、水到渠成,创造转化的机会
如何将客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能力呢?“参与”是关键。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就能实现可喜的“转化”。差生们之所以不能“转化”,是因为我们对学生教育用情不够专,对情感教育促进学习作用认识不够深,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不够全面,因而教学活动往往呈现出无的放矢状态。但创造让学生参与的机会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学生“参与”了学习,虽然不一定能学好,但说明他已具备学习的意愿。此时,重要的不是他们的正确率、得分率是否高,而应是它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就朝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前进了一步。在教学中应将方法的传授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他们的情况授课,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克服满堂灌。学习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活跃学生思维,反过来又能促进“参与”,形成良性循环。
对差生进行转化教育,家庭教育不可忽视。所以,班主任还要想方设法,与家长进行情感的沟通,创造让家庭教育参与转化的机会。但沟通一定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受审”,最好以家访、电话等方式,还要以礼相待,尊重家长。对于学生的小问题能处理的及时处理,需要和家长沟通的及时沟通,大多数的时候我都会和家长电话联系,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麻烦家长到学校来。只有你设身处地的为家长着想,将心比心,以情动人,这样家长才能配合你实施的转化,最终实现转化差生,实现集体共同进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