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活动开展的粗浅认识

2015-05-30 10:48张小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课堂提问初中数学

张小扣

【摘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互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式. 在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概括和提炼,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考活动更具针对性、探析活动更具目标性. 本文作者从提问活动有效开展的角度,从四个方面对当前提问活动开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开展;粗浅思考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互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推手”. 教育实践学指出,有效提问,能够增强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强化师生互动性、提升教学深刻性. 在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概括和提炼,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進行思考活动更具针对性、探析活动更具目标性.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将提问这一教学手段,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深入互动交流的“纽带”,作为教师深入教学、学生有序探知的“明灯”. 这就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本人现从四个方面对当前提问活动开展进行简要论述.

一、提问要具有针对性,促进学生掌握要义

从心理学角度研析,可以发现,提问这一教学方式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象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认知和掌握教材内容要义和丰富内涵. 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提问活动中,不能根据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置出有的放矢的提问内容,忽视提问活动的针对性特点,出现“无为而问”的现象,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研析教材内容,全面掌握教材要义. 因此,教师应在全面深入研析教材内容基础上,针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以及学生认知“卡壳处”,针对性地设置提问内容,有意而问,促进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探析活动,提高对教材内涵要义的掌握程度.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课教学中,教师课堂巡视发现初中生在探析“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5x2 + kx - 6 = 0中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的值”时产生疑惑,出现“卡壳”现象,教师采用提问手段,针对出现的问题,向学生提出“根据题意及要求,是否能判断出该问题解答时需要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结合该节课教材内容,认识到:“由于已知了方程的一个根及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可以利用两根之积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再由两根之和求出k的值”,此时,初中生恍然大悟,认识到探析过程中出现卡壳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从而在有效探析基础上,对该节课的教材要点认知更加深刻,掌握更加全面.

二、提问要具有互动性,便于师生双边交流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共同实践、交流、互动活动,提问作为教学活动方式之一,同样要具有互动特性,促进和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深入互动交流. 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提问活动中,忽视提问互动特性,提出问题后就交由学生完成,自己做“甩手掌柜”,不能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导致提问效果大打折扣. 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提问活动作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载体,在教师提问基础上,要围绕提问内容进行双边互动活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提问内容的解决活动.

三、提问要具有启示性,利于学生深刻探析

问题:如图所示,在Rt△ABC中,AD是其斜边BC上的一个高,DE⊥DF,并且DE和DF分别与AB、AC相交于点E和点F. 求证:■ = ■.

在上述问题讲解活动中,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问题探析解答活动. 其解题过程如下:

教师设置探究问题任务:“找出问题条件中存在的等量关系”、“该问题涉及哪些数学知识内容?”、“解答该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探析问题条件内容,认为:“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运用”.

教师根据解题要求,提问:“要求证■=■,需要借助于什么数学知识内容,建立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学生合作探析认为:“欲想证明■=■,只要证明△AFD∽△BED即可,根据问题条件,可以借助两组对应角相等即可得两三角形相似这一定理”.

教师根据探析思路,提问:“要求证关于相似三角形方面的问题时,要采用什么方法解答?”

学生思考分析,合作讨论,指出:“正确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以及判定定理”.

通过上述解题过程研析可知,教师在此案例教学中,借助于提问活动的启示、指导作用,围绕解决问题的思路、解答问题的方法等重点环节,通过设置具有启示性的提问内容,引导初中生深入思考和探析,在深入细致的思考研析过程中,获得其解题思路和方法策略,提高其解题技能.

由此可见,教师在提问手段的运用中,要摒弃传统的“为了提问而提问”的形式主义教学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实情,设置具有启发性、启示性、点拨性的提问内容,能够让学生根据教师“有为而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析活动,提高其学习实践效能.

四、提问要具有循序性,推进教学深入开展

笔者发现,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提问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随意性较大的提问现象,提问的内容要求过高或过低,不能按照教学活动进程、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提问活动. 因此,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提问活动的实施进程中,要切实按照教材内容、教学进程、学习实际、课堂实情,设计循序渐进、逐步递进、贴近学情的提问内容,将全体学生都能够引入到思考、探析实践活动之中,并能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同频共振,推动教与学之间双边活动的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提问实施过程中,要深入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目标要求,将学生主体、能力培养等核心内容渗透其中,发挥提问活动的针对性、互动性、启示性和循序性特点,助推教与学双边活动高效开展,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课堂提问初中数学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初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研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