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德存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數学就在身边,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生活中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课堂中,创设积极、愉悦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能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自主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日常熟悉事物,让例题贴近学生,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解决新问题。如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在新知识的学习前,让学生统计社区的住宅、商店、站牌、路灯的数量,统计班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家庭水电费的月缴数量……这样,学生兴趣十足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为新知识的学习和顺利投入到后面的探索学习打下了基础,并通过情境体验、探究学习有了更理性的思考。
二、设计探究内容促进发展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在教学中设计好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探究内容和数学问题,让内容和问题趋于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有效结合,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去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我改变了以往的讲解法,而是分组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数据和素材,先让学生独立研究思考,再六人小组讨论进行汇报交流,让小组谈研究的过程并展示想法与创意。既培养了发散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三、参与数学拓展应用
在教学中要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感知数学应用。教师应注重学习内容和知识课外延展,倡导学以致用,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引导、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究、整理、深化,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比一比、用一用,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在亲历和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内化提高,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徐云飞.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