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茂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不再把目光放在教学情境的“热闹”上,教学资源的“丰富”上,多媒体运用的“精美”上,而是把目光更多地放在课堂的实效性上。让数学课堂回归它的本色,让数学课堂还原它的数学味,这才是目前新课标倡导的简约而灵动的课堂。
一、关注知识的切入点,引导主动探索
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一般都有它的生长点和延伸点,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这是认知规律。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突破,拓展数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如,《3的倍数特征》这一课,本课的内容是在研究2、5的倍数特征之后进行编排的。这时学生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都只需看个位的数字就能直接进行判断,这是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这一知识的“生长点”也深深影响着学生对3的倍数特征的判断。如何抓住新旧知识的这一冲突点,引导学生探索3的倍数特征?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1)猜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举例验证。(3)整理归纳:为了得到正确的结论,验证发现的规律,设计了如下表格。
观察表格,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水到渠成地发现了3的倍数特征。这个过程,充分预设了2、5的倍数特征对3的倍数特征的影响,让学生猜测、观察、辩论、举例、验证、归纳……在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生长点”上自然地发现规律,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钻研能力。
二、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情感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单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事实,而更多的是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将“经验材料组织化”“数学材料逻辑化”。
大部分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实践能力弱,只有切实经历有效的实践活动,才能掌握活动的步骤、方法,才能逐步积累活动经验,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设计了下面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测量黑板的周长?(2)制订测量方案。小组讨论: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测量?如何分工?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各小组汇报交流,重新修订测量方案。(3)根据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因为有了操作前的方案的讨论,因此学生实施起来时有条不紊:有的拉皮尺,有的读数据,有的记录,有的纠正……(4)汇报测量结果,并计算黑板的周长。
这个活动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发现学习,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从多个渠道有效地获取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关注数学思考,把握知识本质属性
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能更好地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因此,站在关注学生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数学思考力的培养,我们平时习惯的串讲串问常常阻塞了学生思维的通道,我们创设的狭隘的问题情境常常顺应了学生思维的惰性,而学生惯常的线性思维方式又阻碍了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比较思考活动。(1)认识蛋糕的二分之一,用纸纸折二分之一,在操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一个东西怎样对折无所谓,这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属性是它本身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2)做分数,比较不同图形的四分之一。这个对比活动是不同图形得到的四分之一,它进一步剥离分数的非本质属性:要表示几分之一,只要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与怎样对折、什么图形没有关系。(3)比较分数大小。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两个同样大小的随便什么东西,只要找出它的几分之一,它就可以进行分数的比较。这样,分数大小的比较就不止局限于非常具体的实物,这又進行了一次抽象。
尽管在新课程前景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形式多
样,但我们始终认为数学应该关注它本身的“原生点”和“切入点”,关注数学活动经验,关注数学思考,这样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的精彩的课堂,必然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