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红
摘 要:课外阅读,指学生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要激发阅读兴趣,推荐好的书籍,教给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等,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方法;活动;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是,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①缺乏课外阅读氛围。家长受自身条件限制,自己很少看书,也不注意给孩子创设读书环境。一些教师只满足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②学生课业负担重,阅读量不足。③课外阅读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效果不明显。
如何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情感、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收益,使课外阅读更具实效性,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的。
1.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现实、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是兴趣。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1)营造阅读环境。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要想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在室内外的墙壁四周悬挂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经典诗文,让班级飘溢着浓浓书香。
(2)激发阅读期待。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 迫不及待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渐渐被故事情节所感染,陶醉其中。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刻,教师戛然而止: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要知精彩情节,请自读原文。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到图书室借阅或到书店购买。以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效果比任何说教都要好。
(3)树立阅读榜样。陶行知说,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更多人好学。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积极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大力表扬,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阅读良好氛围的形成。教师本身应该是个爱读书的人,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的共鸣,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2.推荐阅读书籍,让学生读好书
目前图书市场上的书籍种类繁多, 良莠不齐,让人眼花缭乱,尚未具备辨别能力的小学生很难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书。因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育他们有选择地读书。
(1)推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文化水平的书籍。低年级主要阅读短小的寓言、童话、儿歌童谣,兼顾科学小故事等,一般为拼音读物、绘本。中年级主要阅读长篇的寓言、童话、民间故事、儿童小说、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等。高年级主要阅读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经典名著、科普读物、地理、历史、天文等书籍。
(2)推荐的书籍要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差异性。要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增长见识,积累知识,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情操,就要注意推荐具备思想性和知识性的书籍,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去选书,选对学生来讲健康而有趣的书籍,让学生能保持阅读的长久性。
(3)多推荐经典作品。经典著作是书籍里真正的精品,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激发学生一生的文化向往。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除了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和格林、安徒生的童话,还包括当下受学生喜爱和推崇的作品,如现代作家郑渊洁、梅子涵、杨红缨的作品以及《爱的教育》等世界经典读物。
3.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多数学生看课外书往往只对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兴趣,囫囵吞枣,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写作技巧,长此以往,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运用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课外书籍,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使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
(1)精读。精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精读,就是运用读、圈、查、批、摘的方法去研读,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布局谋篇的技巧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习得写法,得到情感熏陶。学生在精读时边读边想边写,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略读。略读就是比较快速地浏览文章,不指读,不出声,力求迅速准确地把握读物的整体脉络和主旨,明确主要内容。略读时要善于抓住关键性词句,抓文眼,抓线索,搜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根据读物的特点和自己的兴趣、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精彩的情节、优美的段落、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慢一些,细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则可以一览而过,甚至可以跳读。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
4.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多读书
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让学生多读书,每个学期,我都有计划地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1)同伴阅读。同伴阅读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读书小组,每个小组每个月同读一本书,小组成员互相督促读书进度,相互交流读书体会,讨论读书中遇到的问题,读完书后合作展示读书成果。开学初,我指导学生制订同伴阅读计划,推荐阅读书目,并要求每个学生每个学期至少要读四本书。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随时检查读书情况,并指导他们准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有的跟同伴讲述故事情节,有的说自己最喜欢哪个人物,有的在讨论问题。多数学生用两周时间就看完了一本书。在学生充满期待的读书交流课上,每个小组都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读书成果,有声情并茂的美文朗诵,有生动活泼的情境表演,还有图文兼美的手抄报。对于学生的阅读成果,我给予大力的表扬和鼓励,评出最佳表演奖、朗诵星、小蜜蜂、小书虫等称号。同伴阅读使他们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激发了继续阅读的热情。
(2)亲子阅读。加强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实效,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为了使家长支持班级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我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到书店选购书籍,家长自己也要读书,给孩子做榜样,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我还不定期把有关阅读方法指导的文章发到班级QQ群里供家长参考,在全班家长群中形成了重视阅读、支持孩子阅读的良好氛围。
每逢放假前,我都制订假期亲子阅读计划,推荐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参加图书馆、书店举行的读书活动。要求学生在假期里至少要读两本课外书,并完成一张阅读卡,写一篇读后感。家长在阅读卡上写评语,反馈孩子假期读书情况。开学第一周,我都会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晒晒书单,交流读书收获,点评阅读卡和读后感,并把写得好的阅读卡和读后感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欣赏、评价。亲子阅读能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和监督下,充分利用每年寒暑假长达三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保证了读书时间,学生能读更多的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实践证明,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心推荐健康有益的阅读书目,教给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并经常举行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才能使学生喜欢读书,读到好书,学会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在阅读中增长见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明海主编.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3]方幼红.加强课外阅读 丰厚语言积累[J].语文教学通讯,2003(34).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