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性翻译能力的文献翻译课程教学研究

2015-05-30 10:48邓庆环潘立新
双语学习·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篇

邓庆环 潘立新

【摘 要】文献翻译课程培养学生的文献转换能力。目前对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文献翻译能力的研究极为缺乏。基于实践性的翻译能力的概念,本文提出文献翻译教学的模式,旨在加强语篇层面上的翻译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文献翻译能力。

【关键词】实践性翻译能力;文献翻译课程教学模式;语篇

文献翻译是高等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它体现了学习者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于英语专业文献的理解、转换、和运用的能力。目前国内外对于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呈多学科、多视角的态势,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关注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方式,而甚少涉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文献翻译教学。本文在张瑞娥(2012)的翻译能力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践性翻译能力为主体的文献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并将结合文献翻译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实践性翻译能力的内涵

翻译能力研究是国内外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研究者对于翻译能力有不同的解释。Nord (1991)提出,翻译能力体现在译者的语言能力之上,也体现在译者对于文本的接受、分析、研究、转换、表达、评估能力;Colina(2003)则认为,翻译能力是一种互动能力,是译者与文本、语境、文化之间互动的过程。而国内的研究者如:刘宓庆(2003)将翻译能力分为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能力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文军(2004)将翻译能力明确为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类似的观点尽管视角不同,但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国外的研究将翻译者的语篇/文本能力视为翻译能力的核心成分,而国内的研究者则认为语言能力是体现译者翻译能力的首要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文化层次和策略层次等多种因素在内的能力成分。综合类似的观点可以看出,翻译能力是个复杂的概念,由多种要素构成,不但包括语言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翻译策略因素,也包括认知因素。

与此同时,国内众多的研究者将翻译能力理论引入了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之中。如姜玲(2015)尽管认为学生的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和技术能力,但她同时也区别了本科层次的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的不同内容。其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体现了他们对于各自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的翻译。张瑞娥 (2012) 运用范畴理论重构了翻译能力体系。它包括本体性翻译能力、条件性翻译能力、实践性翻译能力、和评估性翻译能力。其中,实践性翻译能力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因为它指的是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该具有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际能力,查询、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相关资源和工具的能力,转换能力,策略能力,职业导向能力等,涉及译者在翻譯过程中的取舍、选择、和转换能力。以此定义为基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文献翻译的实践性翻译能力为:译者能够在文献翻译过程中正确地理解、选择、和使用文献的能力,并按照文献语言的特征转换文献内容的能力。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而言,他们长期以来接受的英语培训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教学,即便是翻译训练也往往是在句子层面上进行,极少涉猎相应的文本知识和翻译策略理论。由此可见,文献翻译课程中实践性翻译能力的提出能帮助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分清主次,并有的放矢地向学生灌输文献翻译的实践性技能,促使他们掌握在语篇环境下采用恰当的翻译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性翻译能力是培养他们未来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性翻译能力的提高是贯穿于文献翻译教学始终的行为。

二、文献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文献翻译课程是笔者所在院校的文献翻译写作课程中的一部分,总共36学时。这就意味着,专门的文献翻译训练只能有18学时。在这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兼顾翻译理论的讲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难度的确不小。同时,文献翻译的内容在教材中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突出的章节。这些客观现实都为文献翻译课程的教学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发现学生们在文献翻译方面的能力,本文作者常常在开学初期会找一些材料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译。如以下语篇:

Studies examin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articipation in adult literacy education (ALE) have illuminated how people in distinct socio-cultural settings use literacy abilities for varied purposes, in some cases enabling them to improve their lives (e.g. Kalman, 2005;Maddox,2007)and in others engendering few discernable changes or even creating unanticipated problems (e.g. Ahearn, 2001). 2Many of the claims regarding the benefits of ALE participation are based on studies conducted upon programme-exit or shortly thereafter, contributing to what New Literacy Studies (NLS) scholars consider an overly optimistic, romanticized view of literacys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e.g. Bartlett, 2008; Patel, 2005; Robinson-Pant, 2005; Robinson-Pant, 2004; Walter, 1999). 3However, as Walter (1999) observes,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adults defined as low or non-literate use and value literacy or what consequences they perceive it to have in their lives”(p.46).

所选语篇的片段由三个句子组成。经过对他们翻译过程的观察和对译文的比较,我们发现同学们在翻译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他们对词典的依赖性非常强。在翻译这样一段话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要借助了电子词典。这说明他们的词汇量较为有限。而且在确定词义时,常用的词义是他们译文中的首选。他们很少借助语境线索衡量语义的选择。如在翻译“observe”時,占班上所有学生人数的96%(54人中的52人)都将它翻译为“观察”,而完全没有注意到它后面所带的直接引语可能带来的另外一层意义。同样,对于 “programme-exit or shortly thereafter”这样的表达结构,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无法准确把握。

其次,语法结构为他们的表达产生了较大的障碍。在以上语篇的选段中,尽管只有3个句子,但其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显然是长句。尽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系统的语法知识,但一旦句子长,他们就看不出语法结构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如第一句中的 “in some cases enabling …and in others engendering…” 与前面的“how people …use literacy abilities for varied purposes”之间的解释和被解释关系被他们忽略了,导致他们在处理这个长句时逻辑不清晰,表达不明确。

再次,课堂翻译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但这似乎并没有达到提高译文质量的效果。究其原因,他们都对自己译文表达缺乏信心,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不是为了改进译文,而是最求与他人一致的过程。其结果是,译文中的错误是共性的特征。

最后,尽管翻译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为翻译活动是他们学习语言知识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途径,但将翻译视为一门课程是首次。这给他们带来多隐性的问题:认为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没有指导作用;关注句子的转换,忽略文献翻译的独特要求,忽略文献翻译的最终目标;对于文体特征所决定的语言表达并不敏感,依然习惯于按照自己的习惯表达原文的意义。这说明,以往的翻译实践和文献翻译课程要求他们掌握的翻译能力明显不符。

除此之外,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教学学院,所学专业既有文科也有理科,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他们在师生互动中普遍不活跃,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有可能影响和压制学生的自信心的创造力。

三、基于实践性翻译能力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

刘和平(2013)将翻译教学模式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就文献翻译课程而言,其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运用外语文献的需求。将实践性翻译能力概念运用到文献翻译中,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估等环节的制定都要结合学生的需要,努力达到提高学生们的文献语篇意识,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的转换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目的。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结合课时量展开。尽管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翻译理论是他们知识的空白点,但由于课时有限,如果教师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理论讲解上,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的时间就会大大地缩减。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要在理论讲解和翻译实践方面进行协调。在内容上,翻译理论应该选择与文献翻译关系较为密切的内容,如文献翻译的标准、长句的翻译、抽象名词的表达等。文献翻译的标准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衡量译文标准的依据,是与文献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征结合起来的概念。而长句的翻译和抽象名词的表达是大多数学生文献翻译中的弱点。在时间分配上,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将理论讲解与实践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通过翻译实践活动使翻译理论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被学生所掌握。和单纯的翻译理论讲解相比较,这种方式更为具体,有更强的针对性,因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这也是较为具体、有更强可实现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有效地组织翻译材料是实现新的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前提。文献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极为明确,但在教材中却没有相应的内容和章节。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术期刊作为文献翻译课程的学习资源,选择了国外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作为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的材料。由于学生涉及的专业较多,我们选择的期刊主要是人文学科类的,因为它体现了更强的学术性以及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逻辑分析。学术论文作为教学资源使翻译活动实现了语言输入的语言输出的双重功能。当学生们在阅读和理解英语期刊论文时,他们所接收到的不仅仅是论文的内容,同时还有论文的语言特点和文体风格等形式上的特征。这些也是英语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和约定俗成的形式,是特定学科中建构学科知识应该有的方式。阅读过程有助于学生摆脱母语文化定式的影响。这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而作为语言输出的内容,它要求学生能将英汉两种语言在学术论文语篇中和语境间的不同匹配性明示出来,它能体现学生的翻译技能和策略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将期刊论文作为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培养文献翻译的初步意识和正确的观点。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以实践性的翻译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通过学生们的合作完成。我们根据学科混合的原则为将学生编为不同的小组,目的是让他们实现专业知识的互补。学生的翻译过程以小组讨论和交流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与正式的课堂发言不同的是,学生在小组层面上更敢于表达和表现,这也就为他们了解同一语篇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在班级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的思路,使译文在讨论中得以完善,并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当涉及到学生们遇到的共性问题时,教师有必要进行剖析和讲解。由于语篇知识和语类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呈现在课程中,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可以适当地将语言分析与语篇结构结合起来,强调语言和文本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语篇敏感度,了解语言选择的依据。同时,课堂教学环节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1.强调学习者间的互动,引导他们启发思维;2.励他们将学会的翻译理论有意识地运用到翻译训练中,提高译文的质量,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意识到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课堂实践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翻译实践是学生们掌握文献翻译技能、培养文献翻译意识的主要途径。但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翻译实践的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并不容易。为了弥补课时的不足,我们要求协作小组采用合作的方式每两周完成一篇指定论文的翻譯,练习的重点在语篇层面,而非单句。每两周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将译文与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可以达到思想的交流,也可以实现译文的改进。同时,为了大量接触文献语言,我们还鼓励学生多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英文论文和汉语论文,熟悉和掌握不同语言学术论文中的语言特征,感受不同的学科文化的特点,以便在翻译中找出语言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和文体形式。

课程考核是衡量教学模式效果的一方面。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为了使学生们重视平时的练习甚于期末考试的过程,我们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调整到5:5。而且因为文献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性的文献翻译能力,因此期末考试是开卷形式,即允许学生携带词典。翻译考试既要考察包括学生对于语篇意义的理解和表达,也要考察他们的语篇意识和语类知识。

另一方面,为了了解新教学模式的效果和同学们对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课程结束后,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多数同学们能在思想上重视文献翻译理论的学习,意识到了语类和语言特征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了英语文献翻译中的策略的作用。但在实践环节,课时不足,课外阅读时间难以保证、翻译习惯的影响等对于他们提高翻译质量造成了较大的障碍。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在文献翻译中的不足依然与语法分析能力有关,即无法将语法知识运用到翻译过程中。而且由于大班、不分专业的原因,学生文献翻译的行业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实践和操练。这些都说明,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有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完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文献翻译的重要技能。

四、结语

基于实践性能力的文献翻译教学明确地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文献转换能力,强调学生的语言运用需求。这是教学新模式实施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学习者的积极配合是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而且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文献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相对完整,可操作性强。但是,学生要克服多年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翻译活动养成的不好的习惯,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脱节的现象,克服无法将翻译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中这些问题还需要经过更多的训练。只有在翻译训练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分析综合抉择能力、语篇处理能力才有可能提高,才能保证文献翻译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Colina, S.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A Handbook for Teachers [M].Boston:McGraw-Hill,2003.

[2] Nord,T.1991.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M].Amsterdam:Rodopi.

[3] 姜玲.大学生翻译能力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

[4] 刘和平.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J].中国翻译,2013,2.

[5]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 文军.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的课程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7] 张瑞娥.翻译能力构成体系的重新建构与教学启示[J].外语界,2012,3:51-58.

基金项目:

基于多元互补教学模式的文献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认知语境理论的英语词汇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邓庆环(1966—),女,江西宁都人,主要从事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元文性:语篇的意义生成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述评
指称在维吾尔语语篇中的衔接方式及其功能
新闻语篇①的社会行为性
语篇社会文化层面对翻译的影响
存现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