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蜀明
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人文性,课堂随意散漫,表面上气氛活跃,热之闹之,实则是语文课却没有了“语文味”。语文课堂教学迅速走出迷失之忧,尽快实现理性回归,坚守有效教学阵地,实现教学方的返璞归真,势在必行。
一、课外拓展向课内夯基适度回归,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有相互交融,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但一些教师没有真正读懂“拓展整合”的内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这种“涉外”教学内容大比分占去了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从而形成了课外知识讲不完,课内知识讲不透的教学怪相,学生最终是似懂非懂。
一位教师在上《找春天》一文时是这样组织的:
第一步:讲解四季知识。
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
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学生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学生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学生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
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
第五步:读古诗《春晓》。
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
语文课要拓展,要与其他学科交融,问题是拓展什么?在什么时候拓展?必须有机地结合各学科知识及特点,使语文教学与之产生互动,形成立体的融合,构筑立体语文网。
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语文素养很高的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本,在教学中举一反三,渗入解决课外问题的方法,有的放矢。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用好用足教材,使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实效性高。
二、人文性向工具性适度回归,凸显教学目标的实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置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于不顾,跨过课文本身做许多引申和发挥,是“得意妄言”的。而语文也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所以在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重人文轻工具性的倾向比较突出。
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品语言文字魅力,创设各种语言运用方式,让积累的词语句段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活力。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结尾是这样处理的:
师: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不受外国的欺凌了,……可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旧很大,我们现在为什么而读书呢?
生1:为中华之强大而读书!
生2: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
师:还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围观的中国人。
师:……让我们也握紧拳头,使劲地握,作为一个围观的中国人,你在想什么?
无疑,孩子们的这些回答就是由周恩来的回答演变而来,他们在对周恩来的语式模仿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个性理解。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情感在心中荡漾,他们用自己积累的语言和对文本的感悟表达着心中的义愤。这不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吗?我们在谈人文性教育,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应该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体现小语的基础性,通过文本各种知识的掌握,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来完成。否则,教学中就会出现重“道”而轻“文”的偏差。
三、形式多样化向简约化作适度回归,追求学法指导的高效
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为了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改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热衷于开创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等,本来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无可厚非,但是在如何落实、操作上,则需要认真研究,否则课堂就会出现混乱、无序化的状态。
有位青年教师在教学《刘胡兰》时,让学生在最后的五分钟进行课堂表演,结果,当一个满脸稚气的男孩拿着一把尺子架在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子脖子上,扯着嗓子叫:“说一说,不说也铡死你!”底下那个小女孩应道:“铡就铡呗,本小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你,你……你,老师,她不按台词说话!”那男孩把尺子一甩,告起状来。
这样啼笑皆非的教学现象可谓层出不穷,像《刘胡兰》这样比较严肃、凝重的课文,必须置身于庄严、肃静的氛围中,女英雄的人格之美才能得以诠释,得以演绎。否则就变成一个漫画版的“刘胡兰”,热闹是热闹了,笑声、怒斥声、叫好声充斥了课堂,但学习英雄的什么呢?却被淡化了。这样热热闹闹的表演远不如简约走进文本,有滋有味地读,入情入境地悟让学生受感染、受启迪。
这就需要教师在相机诱导,科学组织,有效导学,触类旁通,通过简单、简洁、简约的方式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追寻学法指导的实用有效。
本真的语文教学需要用智慧捕捉平实的课堂中灵感细心,适时、随机拨动学生诗意的琴弦,点燃学生理性的火花,让他们在简单实在的语文学习中迸发智慧、生成思想、形成能力。由于时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所偏差,所以我提倡应作适度“回归”,永远守住教学有效的根,永远守望语文教学有效的魂。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