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摘 要: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新一轮的发展战略,各个大的企业也都在思考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力图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总结“十二五”时期的经验和教训,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对即将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方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十三五”规划,对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真正做到大而强、大而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施工类企业;转型;挑战;对策
一、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
(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10年来,我国在建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筑总产值在国民经济占比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几家大型中央建筑企业已经跻身世界500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以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依然没有显著改善。
1、发展方式粗放,盈利能力偏弱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增长仍然是“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毛利率较低,盈利能力偏弱。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多在1%-5%之间。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核心的盈利方向并没有改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环保意识未得到快速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未从本质上得到提高。
2、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近年来,一些大型建筑企业虽然逐年增加科研投入,特级资质企
业也都建立了省部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外同类企业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科研投入远低于国外同类建筑企业,依靠技术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意识还不强,与企业经济模式的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3、人才构成不合理
目前各大型建筑企业中科技类员工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与其他行业比仍处于落后水平。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质量经理、项目安全经理、一级建造师、高端技术研发人员等关键岗位人才普遍缺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二)建筑施工企业即将面临的变革与挑战
1、节能减排是每个行业发展都要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建筑业尤其处于突出位置。有数据显示,全球建筑业能耗占全球终端能耗的40%以上,95%以上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行动计划。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新建建筑节能和对已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将是国家对建筑业发展的要求,建筑业能否实现此转变将对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2、转型升级、创新业务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必须要从传统行业向新型行业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行业转型,面临着必须拓展利润来源,改变原有经营方式,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由工程施工型企业转变为工程服务型企业。
建筑业虽然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但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服务业才占GDP首位。即使世界上最出色的工程公司,其利润也低于同行业地位的服务型企业。在建筑行业内部,能够获取更多利润的往往不是具体实施工程的施工类企业而是承包商,承建商在工程项目中履行的主要职能是市场开发、项目融资和项目管理,其业务模式更接近于服务业。产业链整合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监管能力和快速广泛的市场信息收集及营销能力是此类企业的核心优势。其创造的利润远高于纯粹的施工类企业。
B有工程项目的施工方转变为工程项目的开发方和运营方
纯粹的施工企业处于整个价值链的末端环节,施工企业需要将主营业务拓展到施工活动的上下游领域,关注的重点从施工本身转移到建筑产品方向,向建筑配套产品投资方向发展、向房地产方向发展。
(三)施工企业须通过系统的战略规划和管理来解决自身问题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应对这样严峻的挑战,必须系统地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出路、发展目标、转型的方向、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的举措与规划等,使企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要到达的目标清晰,实现的举措务实有效,使企业以正确的方式航行在正确的道路上。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系统性
发展战略的方向应有战略定位、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内容、也要有战略实施方案等,将它做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导向性
发展战略应能展望企业发展未来,能对全体员工有一种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可以统一大家的思想,起到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事业奋斗的作用。
3、阶段性
发展战略目标一般是阶段性的,少则3到5年,多则10到20年。阶段性目标要明确清晰,具有进阶性。
可以通过制定阶段性的规划,来促进全局性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制定“十三五”规划等五年规划的方式。
二、施工企业“十三五”规划的制定
企业要想做好“十三五”规划,必须要回顾“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通过对不足的分析、总结经验,在“十三五”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避免出现重复问题,同时,保留“十二五”规划和实际运作中一些好的经验,促进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
作为阶段性的企业战略指导,施工企业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改进以保证“十三五”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要明确规划目的
解决问题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同,选择的方式就应该不同。施工企业在做战略规划前,应该明确规划的目的。战略规划的目的总结为三个方面:
1.统一战略思想,明确企业的远景和以远景为目标的路线安排;
2.过程控制,一方面,是年度职能计划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各级考核的基本依据,需要进行两种类型的目标分解:不仅由上往下执行,更重要的要把结果性目标引導为驱动型目标。
(二)要明确战略规划需解决的问题
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及发展的远景是否明确以及企业的业务定位、市场定位、业务区域定位、盈利模式等和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如何配置资源、提高自身能力、控制风险。
(三)要考虑战略规划的可行性
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战略规划制定完成后就置之不理,规划则失去了意义。战略规划实施可以通过一下举措来实现:
1、公司战略规划渗透到公司年度计划。
2、公司年度计划要体现到二级公司或者部门计划。
3、二级公司目标分解到部门,部分目标再分解到个人。
4、目标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5、纠偏和目标调整的原则和流程要明确。
以上是笔者对施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及“十三五”规划应该思考的问题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对该类型的企业能有所帮助。(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何之,战略决胜“十二五”[J].施工企业管理,2011,(5)
[2] 纪迅,建筑业发展战略探究[J].施工企业管理,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