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
内容摘要:孤独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话题。但是孤独并不等同于各种负面的联想。在宗教经典《圣经》中就描述了这样的两种孤独。一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似的摩西似的孤独,而另一种则是约拿冥想似的孤独。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也曾经出现过类似孤独的主题。本文将以圣经中两种孤独为主线, 分别分析在《1984》、《围城》以及《西游记》和瓦尔登湖体现的两种孤独。以及这两种孤独给人生带来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孤独 摩西 约拿
摩西的一生就是一个孤独的故事。作为唯一幸免于难的希伯来男孩,摩西怀揣着慢慢的正义感长大。旷野的放牧生活练就了他隐忍不屈的品格。在上帝的指引下,他从新回到了族人身边,带领他们摆脱奴役,逃离埃及,行走在沙漠中。族人们心理想着上帝许给他们的迦南高地。旅途艰辛,事物很快就吃完了。他们开始埋怨摩西带他们走出埃及,他们怀念在埃及享乐的日子。亚伦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果旁边,吃的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矿业,是要叫全会众都饿死啊 (圣经,出埃及记,第16章:3)。”而《1984》温斯顿也曾有过和摩西及其相似的经历。小说中描述的一个了“奴役即自由”黑白颠倒的集权社会,但是为什么同样孤独的两人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呢?我想原因可能就在于带领以色列人披荆斩棘的摩西心理有一个毫不动摇的信仰,这是对上帝无边的信赖让他有能力渡过不被族人理解的孤独。而温斯顿虽然有了对真理的模糊的构想,但是却没有一个稳固的信念让它能够熬过那些不见天日的时时刻刻。在钱钟书先生《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和温斯顿有着相似的经历。方鸿渐的孤独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的诞生。而在这种孤独当中,他选择了一味的逃避,面对虚伪至极的世界,他没有办法坚持自己的立场,而是一味的妥协和退让。他得不到世人的理解,更谈不上与他们成功的交流。就算偶有一两个精神慰藉,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寂寞人生,这一悲凉的事实。同温斯顿一样造成方鸿渐悲剧的原因同样也是他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生活在中西文化的夹层。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主体意识已经觉醒。而另一方面传统中国文化在他大脑里根深蒂固。两种文化的动摇造成了他的悲剧。
其实孤独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冥想是瑜伽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法,要求练习者抛掉心中所有的杂念,切掉自己和外界的联系,进而达到全神贯注,放松身心的目的。这种刻意制造孤独的方法让人可以重新梳理纷乱情绪平静内心。圣经中的约拿违反耶和华之命逃往他施避难,在路上,上帝安排一条大鱼把他吞到腹中三天三夜。洪水,深渊,海草,约拿在黑暗深处终于领悟到了上帝的意愿,诚心向上帝祈祷并获得了宽恕。圣经中的这段故事告诉我们独处的必要。在某一刻对人生的突然参悟往往是在独处的那一刻产生。《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安谧的瓦尔登湖呼吸着大自然的赠予。工业社会的嘈杂离他远去,两只打架的小蚂蚁都让他看的饶有兴致。正是在这种与自然孤独的对话当中。而在当今这个在太过于拥挤时代,在中国神话经典《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从一个调皮的顽猴进化到一个除恶扬善的行者。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为了惩罚他如来把他压到了五指山下,期限是五百年。在这一过程中,其实如来是给孙悟空一个机会让他重新去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和天地之间的关系。终于在悟空明白了自己在天地中的位置,并专心致志辅佐唐曾西天取经。但是,在那一刻,不管是梭罗,孙悟空都像约拿一样开始重新审度自己的决定思考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孤独是精神上的荒芜。在族人意志薄弱时的摩西并不孤独,对上帝的爱支撑他跨过比酷热的沙漠更要灼人的人心。被困在鱼肚子里的约拿也并不孤独。相反,这是这正赋予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孤独可以理解成是对自己精神力量的锻炼。周围嘈杂刺耳的声音顾让也许会让人感到灰心丧气,但是精神上的无依无靠才会成为那最后一根稻草。同样,如果内心的嘈杂让人力不从心,也许那个弥漫着孤寂气息的鱼腹才能催生新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蒋勋.孤独六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