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影视教学法提升顶岗师范生教师的幸福感

2015-05-30 03:54钟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

钟贞

内容摘要:在当前高校的学生中,师范生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学生群体,他们既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也是随时将进入神圣的教师行列的预备队伍。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即将影响着我们无数的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这也使得高校在培养师范生的时候,更加注重师范生的个性塑造。这一艰巨任务将落到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上,心理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心理科学的学科知识,一方面要传授心理健康维护知识,还应针对师范生进行职业生涯规

划、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幸福感提升训练。在对师范生进行心理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影视教学法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影视教学法 教师幸福感 心理干预

一.影视教学法的介绍

电影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其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人物的喜怒哀乐,在屏幕的方寸之间引起观众的共鸣。庞大的电影艺术队伍中有一个分支,因为着重描述人类的心理活动,涉及很多心理学知识而被称为心理电影,这也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心理电影生动、有趣,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采取影视教学法也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美国电影理论家劳逊指出:“电影是一种无比的社会力量,它给予千百万人以文化生活,并给他们解释生活,这种解释影响到他们的信仰、习惯和情绪状态”。[1]

影视教学法就是在观影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感受电影的画面和声音,体会人物的角色和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领悟电影的主旨,从人物的个人经历获得启示,反观自身,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学会观察自己的心理世界,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对自我进行完善,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好的心理电影, 能帮助学生寻找积极的生命态度,促进心灵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对人的心理的震动是非常大的,也可以使我们的心理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顶岗师范生的心理压力

顶岗即顶替原有工作人员的职务或工作上岗,实习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到指定的实习小学顶替原来的教师的岗位,把获得的教学理论和技能运用到为期两个月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能力,而被顶替的教师则接受师范院校职业培训,进一步获得新的理念知识,实现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的双赢。顶岗实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实习前,学生均会出现各种忧虑情绪,其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将从宽松的学校氛围过渡到紧张的工作环境,“国培计划”实习学校层次不一,有农村小学也有镇中心校等。每位实习生进入的学校不同,那么学校的基本情况如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学生的学情都是不一样的,环境的改变容易成为人的心理压力源。

将从学生身份过渡到教师的身份,实习生面对身份的转换,教学任务的压力,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实习生要明确顶岗实习也只是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一种尝试,是实习生走向工作岗位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实习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准确的自我定位。在刚开始到实习单位的时候出现诸多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调整从一个学生变成教师角色的心态,如何处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访谈中了解到实习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在小学生眼中顶岗实习的老师只是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没有在职教师的权威感。甚至在课堂上乱跑扰乱课堂秩序,男同学把女同学打哭等的现象。因为课堂纪律管理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完成当天的授课内容。

有部分实习生认为顶岗实习是拿到毕业证的最后一道屏障,为了得到毕业证,他们敷衍了事,在实习学校,某一岗位待一段时间,弄个实习鉴定表了事。他们还没有深刻认识到顶岗实习是加深和拓宽自己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为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误区导致学生来到陌生的实习环境后,放任自己,工作消极,领导不安排工作时,实习生总是懒懒散散的。如果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中实习生都是带着这样的心态度过的,试问这样的实习怎能出效果呢?同时这也会严重打击实习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及实习学生对待工作的热情,这是对顶岗实习实效性的影响。

学校在在顶岗实习前应提前了解实习学校和学生情况,以便于掌握实习的主动权。教育学生顶岗实习是师范生特有的实践活动,应珍惜这样的实践机会。实习生必须对顶岗实习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必须利用顶岗实习将自己所学有效地运用于教育实践,必须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倾注实习生自己的热情、耐心、爱心。这样,才会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并必将取得优异的实习成绩。因此在实习前,学校对顶岗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教学技巧和顶岗实习心理辅导。

三.运用影视教学法提升教师幸福感,缓解顶岗师范生心理压力

在教学中,对400名大学生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有90%的学生回答喜欢观看影视作品,认为在观影后会产生情绪和行为变化的有70%,甚至有大约30%的同学会默默的把电影主角作为自己人生努力的方向。因此,在顶岗师范生心理适应辅导中进行电影鉴赏辅导课是可行的。

所谓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2]。教师幸福感也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3]。师范生参与“国培计划”项目,能从中感受到我们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与快乐。顶岗期间,他们通过与实习学校教师的交流与互动,以敏锐的感觉,如海绵般吸收新的知识,观察、体验、反思与感悟实习生活,与学生亲密接触,亲身站上讲台授课,看到学生学会知识后灿烂的笑容。这种经历会使他们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信心,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影视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的片源。

心理电影不同于一般的影片,尤其是应用于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应挑选鼓舞人心,扣人心弦,具有教育意义的心理电影。此类电影应该起源于生活,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可操作性,电影与主流文化紧密结合,能揭示生活真谛,教育真理,能使人探寻生命意义,寻找教师职业的光芒,找到坚守教育阵地的使命感。如《死亡诗社》,基廷老师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放牛班的春天》,克莱门特惊奇的发现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凯瑟琳·沃森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并且大胆去实践她们的想法,被女学生称为“蒙娜丽莎”。《热血教师》罗恩·克拉克从北卡罗莱纳前往纽约大都市一所中学开始了他新的教师生涯。他年轻充满热情富有创造力,他运用独特的教学规则和革新式的教学方法教育每个调皮的小捣蛋。其他的心理电影如《天堂电影院》《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美丽人生》等,可使人体会到生命在于奋斗不止,战斗不息,为追求教育理想,收获教师幸福感就将面对职业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努力向前。

选择上述这些教育心理电影来观看,学生将更能够体会到一名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面对的挑战,体会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学生也能更好的体会教师角色,树立教师责任感,体会影片人物的教师幸福感,以影片人物作为榜样提前将自己代入新的工作角色中,对新的工作做好思想准备。

2.影片的准备与播放。

心理电影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电影,不仅仅以娱乐为目的,而应该是带着问题的品味,电影在播放前,教师应当着重介绍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点出电影的观赏点,提示学生做好观赏准备,注意在影片出现相应情景时做好记录。老师还应针对人物角色提出讨论提纲,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

开始播放后,就让学生自己欣赏,教师不再过多插话影响观赏的流畅性。学生在观赏影片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被故事情节所推动,而是根据教师预先提出的观赏要求进行思考,对故事人物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推断和分析,以从中吸取心灵养分

3.播放后的讨论与总结学生根据关注点对观赏

影片不能只是停留在有趣的欣赏上,而应该延伸到心灵的共鸣上,教师在影片结束后,要安排赏析、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时间。教师可以从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解析人物的心理特征,行为特点,揭示心理知识和心理规律,分析影片的心灵感染力在哪里。然而,影片的启迪意义光是从教师嘴里说出来难免容易让学生认为带有说教的成分,而从学生的讨论中得出来,更显可贵,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影视和讨论结合,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也更好。

学生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再一次回忆剧情,分享内心的感悟,大家互助引导心灵成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学会释放消极的情绪,学会理性的思维,用内心充盈的积极力量去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教师工作,用饱满的热情去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这也将使他们更多的体会教师幸福感,也就更能坚持从事这一光辉的事业。

在实践操作中,影视教学法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在师范生的培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电影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心理电影也有着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引进心理电影,也将成为越来越多心理教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薛秀平.心理影片赏析——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电影文学,2007(10):99-100.

[2]霍姆斯.教师的幸福感[M].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2006.

[3]陈艳华.谈教师的幸福[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8-81.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教师幸福感的“国培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JGA23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主体培训研究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