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漫过的地方

2015-05-30 10:48周亚鹰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史话福鼎散文

周亚鹰

翻着白荣敏先生的文化散文集《福鼎史话》,我在震惊的同时也陷入了沉思。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往大里说,有了人便开始有了文化,这一点与恩格斯那个“有了人便有了历史”的论断有着惊人的相似。自从人能够直立行走,便开始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后来又用礼法制度、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等手段来规范社会,于是便有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因此说,历史只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个片断,它是时间的累积,而文化却是一场场运动,是人施之于自然、施之于社会、施之于人类自身的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活动的总和。大到整个人类,小到一个村镇,无不皆然。所以,哪个区域有人的时间长,历史就悠久,而哪个区域人的活动频繁,文化就深厚。

如今,世人显然已经基本完成了宏观意义上的历史研究和对宏大文化课题的探索,那种上下几万年甚至更悠久纵横数万里,乃至全球的历史文化结论都已经基本确定。但是,中观和微观的历史文化研究却是相当的缺位。

幸而,每个地方总有一些有识之士,他们肯定不是那种所谓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一定是政协文史委员,他们也不一定是文化局、档案局、史志办和文联的人,他们有可能是干部、教师、记者,也可能是工人、农民、商贩,他们甚至不一定是端公家饭碗的人。不管他们是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深爱着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他们都执念于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他们都有着横溢的才华,而且愿意无私奉献自己的才情。没有人邀请他们,没有人指派他们,没有人命令他们,政府和领导没给过他们一分钱,但他们就是愿意,他们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他们翻山越岭实地考证,他们皓首穷经旁征博引,他们甚至自掏经费购来一大堆书籍,更有甚者自费到市里省里甚至上海北京等地图书馆寻找资料拷贝复印,然后废寝忘食研究对比,逐字逐句码成文稿,并一而再、再而三、而四而五乃至数十遍地修改求证。其求学之态度丝毫不输于专家学者,其治学之严谨俨然有大家风范。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终归不多,尤其是在如今这种金钱让文化萎缩,市场让历史遗忘的商业社会中,这样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即使有,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不一定得到认可和彰显,因为研究成果出来后需要官方的认可,需要付梓出版流传珍藏,但是,很多地方不作为,很多地方的主官说:“我干部教师的工资都没着落,哪有余钱给你整这些没用的东西?”因此,很多地方很多人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认可与普及。所以,中国有两千多个县,除了不太完整而且错误甚多的县志外,很少有全面、完整、科学且高水准的地方文史书籍,加上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很多人不但不了解别的地方,甚至对自己的家乡也是一片漆黑。我个人以为,如今的国人,已经变得十分忘本忘宗,要知道,咱中华文化是由几千个县域文化组成的,没有这一个个地域文化历史的叠加,又哪有整个中华历史文化的厚度?所以说,白荣敏冒着十余年精力白费的风险研究福建省福鼎市五千年文史,其意义便可见一斑了。

当然,白荣敏是幸运的,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福鼎乃至宁德市官方的认可,不但认可,还支持,不但支持,还鼎力支持,这让人很是感动,也很是羡慕。

再来看看白荣敏的《福鼎史话》。

从内容上看,《福鼎史话》是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的地域文史。这本书承载的内容太丰富了,其视野之开阔已经超越了时空,作者纵横捭阖,上下挪腾,握整个福鼎于其手掌,说经济政治,讲宗教宗族,谈山川地理,论教化人文,聊神话传奇,侃风物风情,无不信手拈来,滔滔不绝。作者有意无意地设置了一个魔圈,引你入阵,一旦入内,便被奇花异草所吸引和迷惑,于是走啊走啊,你便看到了神山太姥,看见了海上仙都;看见了太姥娘娘用蓝靛染衣把海水染成蓝色,看见了福鼎先民披发赤足落潮之际捡拾螺蛤蛏蛎:看见了鸿雪洞的绿雪芽,看见了马栏山的黑衣陶:看见了昭明寺的六角寺塔,看见了摩尼宫的石室古佛;看见了不要官田只要书,人称“三奇”的杨悖礼,看见了以禁伪学避长溪的理学大儒朱紫阳:当然,你还能看到救民于火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看到屯有重兵的海道咽喉沙埕港:看到风景如画的“桐山八景”,看到沧桑千年的草堂书院:看到结庐深山的百越后裔,看到刀耕火种的畲民山哈:你一定还能看见精细绝妙的手绘饼花,听到空灵悠远的施家古乐,见到神奇独特的沙埕铁枝绝艺,品到为世界之最的白琳功夫红茶;还能吃到福鼎槟榔香芋头、青蟹黄花鱼、肉皮馄饨、太平面线、金银年糕、龙骨堡汤……总之,作者在书中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精纱绝伦的万花筒,其内容之庞杂、信息之繁多、故事之精彩、意蕴之深长为我迄今所知地方史籍所仅见,读者一定会流连忘返,走着走着便迷失了归路,也迷失了自己。

从形式上看,《福鼎史话》是深沉浑厚、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虽然写的是史话,但白荣敏是个作家,这就注定了这本史著必然刻上文学的烙印,果然,全书近百篇,每个单篇都是一篇不错的散文。显然,作者对整个福鼎地区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风物风俗、历史渊源、历史事件、文化名人已经了如指掌,熟念于心,而且感悟独特。他将这些作为支撑全书的广阔时空背景,非常个性化地突出了作品的文化意味,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浓厚的芳香的文化氛围,致使每篇文章都呈现出新鲜感且富含时代和生命的气息。作者在以历史事件为载体的同时,却没有拘泥于历史风物,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感怀和浅表的抒情层面上,他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做到以史写实、以事传情的同时,又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构造了许许多多的缥缈情境和虚幻意象,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幻景和迷阵,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沿着他的思路于悄无声息间爱上了这个海水漫过的地方、爱上这片盛产白茶的山川、爱上这座好像倒扣的鼎一样的神山、爱上这个蓝靛染海的传说、爱上这个美丽善良的太姥娘娘、爱上这群多情好客的闽越后裔、爱上这份上山种地下海捕鱼的浪漫、爱上这种涓滴成河万川归海的胸怀……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站在凭吊古迹之上的高度,将自己独特的精细的唯关的审美情趣与福鼎丰富的深刻的绵远的文化载体有机结合,最终成就了《福鼎史话》,使之没有变成一本冷冰冰的板着脸孔的一本正经的历史专著,而是成功地成为一本活脱脱的充满感情的优美清雅的文化散文。冲着这点,就应该击节鼓掌。

再说说白荣敏这个人。

荣敏是个典型的文人。清瘦、精干、温和、斯文、稳重,他话不多,而且声音不重,不像当过城管的我那样啰嗦而且粗声大气。他戴眼镜,与他交往多了,便能感受到镜片后常常折射出的那是聪慧的光芒,而且越来越强烈。

我是2010年10月份认识荣敏的,那时我应邀到福鼎市参加一个全国性笔会,第一次知道福鼎这个地方,第一次喝过真正的白茶,也第一次认识白荣敏。当时,荣敏是福鼎报社的一名记者,但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我们都是《散文选刊》的签约作家。作为地主,荣敏特别热情,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能看到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即使到了晚上也不闲着,他小范围请我们K歌,请我们吃夜宵,品尝福鼎特色小吃,因此,我记住了这个热情的小我两岁的男子。后来,在陕西镇巴县的一次全国性笔会上,又见荣敏,他照例话不多,我告诉他:“你们福鼎的白茶真的很好喝。”他回一句:“回头我给你寄。”果然,回去没多久,我便收到了荣敏寄来的上好的福鼎白茶。之后,就没再见过他,只是在《散文选刊》和《海外文摘》等一些报刊时不时看到他的名字,有几次在北京的文学活动上,我在获奖名单上明明见到荣敏的名字,但最终没见到他,怎么找也找不着,便电话他,荣敏回说“没空”。2012年我的集子《我是城管》出版,我意外地从《散文选刊》上看到他写的评文《城管局长的快意文章》,看得出他是用心研读了我的文章和我的人,便电话他以致谢,他很平静地说:“都是兄弟,你的书好,我只怕我没评好。”中国散文年会在当年的年会大会期间择机给我开了个作品研讨会,我以为荣敏一定会来,很想见见他,可是还是没能见着他,电话他又回“没空”。这家伙到底在忙什么呢?我很是纳闷。

现在,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没空了。《福鼎史话》,对,就是因为《福鼎史话》。想这么一本庞大的史论专著,想这么精美的一本文化散文,山川地理要考证,历史事件要考据,人文典故要核实,风土风物要梳理,民间传说要整理,诗文图册要比对,他要查阅多少本古籍,翻看多少本专论啊?他要翻越多少座山岳,寻访多少处古迹啊?他要探访多少位老人,拜访多少位学者啊?他要熬过多少个通宵,撕掉多少幅手稿啊?这个家伙,他肯定早就有了预谋,早就着手《福鼎史话》的创作工作了。

我仍然有一个问题在纠结:白荣敏创作此书的动力和动机何在?实际上,白荣敏不是福鼎人,他出生在浙江温州的苍南县,高中时移民福鼎,后来毕业于宁德师专,成为福鼎县一所乡下中学的老师,由于才华横溢,调入报社任记者,现在在福鼎市新闻中心任职。也就是说,福鼎并非荣敏的故乡,只是他的居住地而已,那么,是什么促使荣敏创作《福鼎史话》的呢?是什么动因使得荣敏决定启动这么一项既非本职工作,也非领导交办,更非自己家事,而且还是一项不一定有结果的吃力不讨好的浩大工程的呢?

情结,肯定是。热爱,肯定是。责任,也肯定是。但,仅仅如此吗?唉!不猜了,也不要去问,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责任编辑:子非

猜你喜欢
史话福鼎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福鼎-电镀加工厂非法排放超标废水被立案侦查
共和国大阅兵史话
中国阅兵史话
西方参谋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