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的意境美

2015-05-30 06:36李倩雯
艺术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虚实意境情景

李倩雯

摘 要:中国画常表达一种别具一格的意蕴美。意境的出现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心境的高低决定着我们所追求到的意境高低。

关键词:意境;情景;虚实;心境

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理想境界,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也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蕴美又常常表现在“象外之象”,“韵外之至”,“弦外之音”等,这在中国画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意境是景物与画家的情感的结合,是主客观因素在艺术中的有机统一,既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又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在绘画上中,以客观景物为基础,融入自己的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就成为“意境”,情景的有机组合,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从中国的画论中来看,意境是关于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他把诗分为三境:物境、情景、意境。关于意境的论述还有很多,以及其他对意境的阐述,如东晋的顾恺之在《论画》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绘画思想,南齐的画论家谢赫在《画品》提出了著名的“绘画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唐代的画论家张彦远总结的绘画创作规律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在彭吉祥的《艺术学概论》中读到,意境的特点有三个:“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那就从这三个点出发,分析中国画的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境界中,十分注重虚实相结合。情与景,神与形,心与物,总体来看,情、神、心三者为虚,景、形、物三者为实。虚者即意境的核心和本质,主要存在于想象和感悟之中,实者主要存在于画面、文字、想象中。意境都是虚实相生,都是从无到有,从具体到抽象,从画面的具体到画面无穷无尽的意味。似有若无,意境的这种特点,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中国画中,虚实相生表现在空白的运用,在中国画中的留白绝对不是无用的,多余的地方,恰恰相反,这种留白属于整幅中国画最有韵味,最值得思考的地方,而这种空白可以是地,可以是天,可以是任何东西。宋代的画家马远,画面取景常常取一角,其余画面大部分为空白,因此有“马一角”之称。与马远齐名的宋代画家夏珪常取半边山为景,故有“夏半边”之称。他们的作品中以少胜多,虚实相映,虚实相生。大片的空白的运用给人留下了无限思考的余地。齐白石讲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即表现的是客观世界的物象,“不似”即表现了艺术家主观世界的思想情感,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不是直观可以用眼睛去看见的,也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需要我们用身心去感受的。

“意境是一种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因而艺术家们追求的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在这样的艺术作品中,意境往往存在于有限描写,刻画的画面中,它存在描写的有限的人、景、物中,脱离了有限,犹如无水之鱼,无盐之咸,是万万不可的,但只有有限的景也远远构不成意境,只有超越了具体的事物、景物,进入了无限的时间、空间、人生、宇宙产生了深刻的感悟,达到无限的超越,便形成了境界。魏晋时期的王弼提会超出“得像忘言,得意忘象”讲的是要摆脱感性的束缚,让思维来一次由感性到理性无限的超越,要突破言语,象物的有限性,去追求意的无限性,以达到用有限来表达无限,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更高一层次的境界。中国的艺术家们创构艺术的切入点就是“从咫尺见千里,从刹那间永恒”。典型的例子就是“踏花归马蹄香”这句诗所表达的画面本来是很难描绘的,但相配的画面是这样描绘的,在奔腾的马蹄后面,一群蝴蝶正尾随追逐,引发读者的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画面很巧妙地借用了蝴蝶来传达了马蹄香的情景,正是艺术家们抓住了花香引蝴蝶这个自然现象的特征,融情入境,以景传情,使客观的物象富有更强烈主观感情色彩,达到虚实结合,产生出无限的韵味,使得欣赏者领悟到无限的艺术意蕴,在境界中,境是基础,是根基,没有境,也就没有客观的艺术形象,这样一来,更无从谈起意、情。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常选用有特征的物。

“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在中国的美学中,一直有一种“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而这正是一种自然美,意境的表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是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美,属于“人工”,但却没有雕琢的痕迹,宛若天成。中国画描绘的大千世界、人物、花鸟、山水,再加上画家真挚的情感,传达画家对社会对大自然,对世界万物的一种认知。中国画所追求的自然美,不仅仅是世间的自然现象美,而是一种融入画家思想的意境美。例如,郑板桥的竹子,借物抒情,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竹子的自然特性来象征高风亮节、坚贞,正直的美,托物寓意,既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竹子的美,又表达了画家通过竹子而升华的一种精神美,这种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设不施还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意境中的情是“景中情”,景是“情中景”,二者相辅相成,自然而然。不设不施还是指创造意境要顺其自然,从客观现实出发,具有天然之美、纯真之美,是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结合体。

总之,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使得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中国画提升为艺术的重要体现,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将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看到的实物,在头脑中进行编码、加工、创造,再通过自己独特的笔法将自己内心世界表达出来,形成画面,从而体现了意境的产生,中国绘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这点与西方的传统的绘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画中更多的是要借景抒情,表达艺术家的情感以及当时那个时期的普遍思想。所以“意境”是中国画家普遍追求的目标。

意境对于艺术家而言,也许就是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之下的一味良药,它使得艺术家的心灵得到暂时的抚慰和歇息。人们游山玩水,赏花观月,寄情山水,为了什么,不乏有些人是赏景而去的,但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苦恼,寻求心灵的释放,精神的解脱,抑或抒发仕途不得志的情怀。艺术的妙处即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是升华了的生活,意境则是人们理想化的境界,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

意境对于欣赏者而言,画面给欣赏者提供了更多的联想和想象。他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画意境的营造,也并不一定说画家自己在那里营造,而是通过画面的语言,给欣赏者一个引导,欣赏者对画面进行再创造,形成了这幅画的意义和价值,由于欣赏者的文化水平,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思想情感,兴趣爱好以及审美情感的不同,对画面进行着不同的审美再创造,让欣赏者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或高于生活的美,那便是意境。

艺术家从自身的生活中,发现那些刚毅坚强的品质,这已经超出了现实美的范畴,达到艺术美的境界,并且上升到人生哲理的思想上,使得中国绘画的意境更为深远。

参考文献:

[1] 彭吉祥.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徐书成.中国画之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虚实意境情景
情景交际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楼梯间 要小心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试论黄格胜山水画作品之“留白”的理解和运用
论彩铅素描与古典油画直接画法的共性
以传奇京剧《化人游》为例谈戏曲虚实论及审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