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杰
【摘 要】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也是历史车轮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学科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最终让学生适应社会,语文学科更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责任。那么在教学中就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曾说过:“頭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找准时机,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让学生体验到思维跃动的快乐和幸福,实现自我。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个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这里的“思考”、“创造”结合起来说,就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那如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培养
直觉和灵感思维是一种敏锐、快速捕捉信息学家凯德洛夫说过“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直觉”。可见直觉、灵感在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上起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文本形象性特别强,对培养学生直觉、灵感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和灵感思维呢?
(1)创设情境是条件。直觉和灵感总是在特定的情景和条件下产生。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巧妙点拨,鼓励学生大胆假设,为学生直觉和灵感的产生提供条件。创设情境一般有多种方法:从名人点评入手、从标题入手、从情节入手、从某一人物入手、从某一写作技巧入手、从结尾入手、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入手。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活他们的思维。
(2)语感培养是关键。语感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是抓住关键词语的意思,从不假思索的直觉思维中获得学习效果的一种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叶圣陶在谈到语感问题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2.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具不具备创造力,发散思维的强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而聚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又相辅相成,是创新思维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这两种思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用讨论法和比较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呢?用什么方法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呢?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用讨论法和对比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讨论和对比法是通过合作,集智取长,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更多的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指出:“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比较法是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一种方法,比较法运用得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开拓思维空间。比较的形式诸多,可以纵比,也可以横比;可类比,也可以对比;可以同中求异比,也可以异中求同比。
总之,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师都应该重视利用发散思维的多向性和新颖性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探索,去摘取新的认识之果,获取创新的能力。此外,在学生根据文本提出了不同的思考后,学生可采用比较法和辩论法对其进行最有效、最全面的判断,这样就将发散的思维聚敛了,培养了聚敛思维。因为,文本的意义虽是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建构的,允许有多元解读,但由于初中生思维有片面性和肤浅性的特点,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难免有偏颇,这就需要聚敛思维帮助我们做出最有效、最全面的判断。
3.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是指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提出来的能力。发现问题不仅是创新活动的起点,而且还推动和引导着创新活动的进程。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创造性思维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或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便是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培养好奇心是前提。好奇心和惊讶感本是儿童的天性,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一个人的好奇心也渐渐淡漠,似乎自己什么都懂了。好奇心的淡漠是问题意识淡化和不能激起创新热忱的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环境,爱护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敢于提问,这样才能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质疑能力是关键。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有效途径。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所以,质疑精神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动力。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来,习惯于依据以课本和老师所讲的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见解同大家发生矛盾,因而不敢发表独特见解。
人的思维不是一种单纯的智力活动,而是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这在创新思维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创新个性的培养。此外,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培养有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学生,必须有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可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这便要求所有的教师应有“上下求索”的精神,使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出现“万紫千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