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琼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步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少先队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总体上看,我们的少年儿童有很强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奋发向上是他们的主流。但勿庸讳言,在他们身上也明显地存在着一些带有时代痕迹的弱点。比如自理能力不强、吃苦精神不够、适应能力较弱等。这些都与当下家庭对独身子女溺爱教育、学校重学科课程轻实践活动、“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社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责任的现状分不开的。而这些,在我们学校组织的少先队活动中,也很难来培养。
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教育的四大目标,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合作);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与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進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教育部2012年2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考评体系。重庆市教委2012年2月特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工作的意见》。如何将少先队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起到什么作用?怎样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无声春雨的滋润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家庭实践活动 春雨润物的重基地
家庭是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少先队员生活的又一基地,少先队员在家庭中开展实践活动,父母无声的言行,滋润孩子心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加强亲子两代的相互沟通,使少先队员们更加孝敬父母,热爱生活。我校少先队组织低年级少先队员中开展“学洗一双袜”,“学擦一次地板”等,中年级少先队员开展“我为妈妈洗洗脚”,“学烧一样菜”等,高年级少先队员开展“今天我当家”或“跟爸爸、妈妈上一天班”等体验活动,让他们与父母换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和工作状况,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与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
二、学校实践活动 春雨润物的主阵地
学校的实践活动,它活跃在课堂内外的校园大空间,又深入到队员们的组织生活之中。其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环境实践、情感实践、生活实践、挫折实践等。通过校园生活的实践,引导少先队员学会和同学们合作共处,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体验老师、教工的辛苦,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重老师、尊重他人劳动的道理,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一个好学生。
(一)校园实践活动 物质文化熏陶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校园的文化建设,让校园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充分发挥阵地的教育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把教室变成净土、乐土和美的家园。开学初,全校学生布置自己的教室,从而产生耳濡目染、养性怡情的积极作用。如:班级特色名称、班级全家福照片、班级口号、班级制度、评比栏、小家务、班级公约、黑板报;宝宝快乐栏、得意之作、心语心愿、炫我风采、读书驿站、书画天地等。其设计美观,内容丰富,趣味性浓。六年级1班的“清纯、儒雅、博学、诚实”的班级文化口号,都深深的影响和激励学生。
现在校园景色宜人,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的艺术殿堂,快乐成长的乐园。学生置身其中总有一种赏心悦目、奋发向上的积极心理状态。
(二)校园实践活动 精神文化激发人
在学校实践活动中,少先队活动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成为四有新人。
1. 通过各重大节日和事件为契机,开展各种实践活动;2. 通过“手拉手”实践活动,感受人间真情;3.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培养少先队员的全面素质,我校的培养学生的目标。十几年来,我校书画艺术、阳光体育、少儿舞蹈等实践活动,给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闪亮的舞台。学校的书画展室、长廊,悬挂着都是学生作品,“我为学校题校名”实践活动,学生踊跃参与,最后选了陈谷天同学的题字为校名,专门刻在三吨重的大理石上,立于校门,成为少先队员自豪闪耀之地,成为学校最亮丽的风景。举办的全国阳光体育的现场会;参加全国第八届“小荷风采”大赛获得银奖;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举办书画展;参加全国机器人比赛获得区长奖……是少先队员各种实践活动最好的展现。
三、社会实践:体验教育的大舞台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它给少先队员提供了最广阔的实践空间,让少先队员获得最丰富的人生感受。大自然也是少先队员体验家园美好、保护珍稀动植物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去处。体验活动注重的是让少先队员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因而不受时间、地点和形式的局限。
少先队员在社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全校33班都建立了爱心基金,与塔平、鲤鱼池社区的困难老人、空巢老人建立了长期帮护关系,《重庆日报 》《江北报》做了专门报道。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友善”美德在学生身上得到的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活动中,孩子们认识到:倡导并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发扬友善互助的精神,人间才能充满更多的真情,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除此以外,少先队员还在“小餐馆”里学习烹饪,在“小医院”里学习自护,在“小银行”里学习理财,在“小马路”上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还在社区里开展了清洁楼道、宣传法律等活动。
我校的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根据小学高、中、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践经验而设计,内容丰富,活动系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