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
[摘要]新课标下的教师素养应该转型。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具备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素质,而且要具备符合现行 “课改”精神的素养,主要包括: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人文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素养;合作;人文
【中图分类号】G625.1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完善,现行的高中“课改”精神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它是以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义的平衡认知理论为哲学基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基本的方法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教育行为。基于新课标的具体特征,教师的任务已不单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打破认知平衡,然后寻找新的认知载体。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新课标下的教师素养要转型,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还要具备符合新课标的新素养。
一、教师应具备问题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不断打破学生对现有知识的认知平衡,这就促使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解决、创造矛盾,在其过程当中,问题意识是教师首先要具备的素养。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经常驻足于各种矛盾的思考并探索其发展态势和结果,久而久之形成的意识。李思民先生认为:“问题意识是对事物内在理性的突破,是人以质疑索解的态度,审视主客观世界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意识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以层次推进的,教师的实践活动也不例外。任何老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上的困惑,因此,教师不仅要根据新情况、新形式,不断改变教学行为模式,而且要关注反思意识结构,从理论上解决问题。当然,问题的产生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平衡被打破之后,新的问题就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一旦暴露出来,教师要马上更新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对此实践作深入的探讨。可见,教师只有将反思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始终,才能引导学生在新课标下探究知识。
第二,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努力寻求一种超越现实教学的理想境界。探索其是否具有合理性,还要到教学实践中去验证。一旦观念被证实,则意味着问题得以解决。教师的不断探索,必然会产生批判性的回顾,而批判性回顾是促使教师和学生产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创造力是对教学中习以为常的选择的一种超越,而且这种超越是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实现的。显然,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可以刺激其自我完善,这也和我们新课标下建构主义的哲学内涵是相通的。
二、教师应具备合作意识
新课标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这是“自主”、“探究”统一于“合作”的方法论。既然是合作,那就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的诞生,构建民主的、交流的、开放性的课堂氛围,创造多维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不管教学组织形式如何变化,其中心内涵“合作”是不变的,并且还要紧紧围绕“合作”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自主是情景设置中的自主。建构主义作为心理学认知理论之所以能应用于教学实践,是因为斯腾伯格等人找到了二者的相似点。那就是皮亚杰(J.Piaget)认为,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其在与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就促成了课堂实践中情景设置的重要性。所以,实际教学实践中的“自主”,不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臆断地自主,而是教师设置的特定情景中的自主。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情景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融洽、和谐的情景氛围,二是要注意情景设置与学生欲求知识的兼容性,使之产生一种碰撞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认知,从而在心情愉悦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得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二,合作是多维认知的合作。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教学实践的主要方法,它包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个体之间的认知交流,学生小组之间的集体经验总结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三个方面,所以说合作促成了师生的多维认知。具体的活动有其符合内在规律的原则,教师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围绕教师给定的教学任务,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获得知识;教师在合作中以引导和鼓励为主,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发现问题的结果和事物的规律。当然,多维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要处理好多方面的矛盾,防止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刻把握形式和务实的关系,不能追求形式的完美而忽略了教学效果。
第三,探究是教师规划中的探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规划显得特别重要,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时刻保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探究知识,才能在合作探究当中起到主导作用。具体的合作探究包括师生对问题结果和事物规律的探究和思维习惯的延伸,其映射到课堂实践中表现为新课标规范下的“问题探究”和“拓展思维”的课堂两大模块。合作探究不仅能使学生得到认知目的,而且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但这一切必须在教师的规划中进行。
三、教师应具备人文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根本要求和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发现和培养自身的人文意识。“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语中,然后进入了希腊的哲学范畴,意思是“人性的理想与教育”,其实,人文就是对人性的基本追求。反映在客观的教育实践中就是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生命中的真、善、美,从而不断完善其健康的审美趋向和价值认同。
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合理要求。教师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都会有一个教学目标,新课标规范下的三维目标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教师的人文意识则表现为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要学会感动,这是情感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要有追求真、善、美的态度,这是人性教育的标尺;学生要建立自己健康的价值体系,这是人性理想的基础。只有把以上这三个方面合理地统一起来,才会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显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都源于教师的人文意识。
第二,生态文化素养的提升。学生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走上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影响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无疑占据重要的地位。教师首先要养成生态意识,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深入思考生态问题,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掌握生态学习的方法论,形成自己的生态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另外,生态教育包含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的运用,要求教师注重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将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教师不仅能在教学上提升自我,而且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兼备新的素养,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人文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并带领学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