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苓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晚年创作概况;2)学会通过意象的分析和字句的锤炼鉴赏诗词;3)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辅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漫漫长路,他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他在用诗诠释背井离乡的悲苦愁肠。”这位诗人就是杜甫。初中时我们学过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学过他的《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体现了杜甫被困守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那么,当杜甫流落他乡,又逢暮秋时,他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杜甫晚年的作品——《秋兴》。(板书题目)
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析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割据的危险,国家动荡不安。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组诗。
三、听范读体会情感基调
1、听读;2、自读。
四、赏析诗句
小组合作鉴赏诗句,可以从意象、意境、情感、手法、某个精彩的字等角度进行赏析。
参考分析:
①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②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③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④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與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总结:
明确手法:借景抒情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五、拓展链接
比较《秋兴八首》其一、《登高》、《旅夜书怀》和《登岳阳楼》的共同之处。
可以从意象、情感、手法考虑。
总结:
这几首诗都是从写景入笔抒发个人情感,景多用气势恢宏之景,情多为暮年依然遭受风吹雨打的悲伤苦闷之情。情感的深沉悲慨是其沉郁的特点,表达的波澜起伏,层次分明是其顿挫的体现。沉郁顿挫则是对杜甫诗风最好的概括。
六、作业
1、背诵《秋兴八首》(其一) 《登高》;2、仿对《秋兴》的鉴赏,从《登高》《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中选一首诗,写一篇鉴赏性的文章。(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