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 刘丽雪
【摘 要】西北地区的文化在历史上有一个逐步被边缘化的漫长过程,但与此同时,西北地区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化环境,使它的文化艺术的原生态状况又得以较好的保存。自国家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的十年以来,随着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西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西北地区的美术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文化的渐趋繁荣推动着视觉艺术的繁荣,促使西北地区架上绘画艺术逐渐开始向当代艺术的转型。逐步发展为一种能够反映当下西北地区社会发展变革和大众精神面貌的现代城市艺术,而今,对于西北地区架上绘画本身而言,如何在大开发背景下协调开发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西北地区的人文传统和艺术资源,需要艺术家的不断实践和大量的学术研究来支撑。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西北地区 架上绘画 传承 发展 开发
1 “地域性”与“时代性”
从艺术上来说,整个西北地区在艺术上是大气的。西北地区传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如彩陶艺术、敦煌壁画艺术、岩画艺术,天水地区的麦积山石窟、摩崖刻画、藏区的佛教唐卡艺术等,乃至中西部的石窟艺术,云岗、龙门、乐山、大足等,是一批非常有民族代表性的、有历史渊源的艺术宝藏。中国文联副主席、画家冯远曾说:“所谓西部是个地理概念,但这个地理概念形成了西部文化历史的传统。不同于中部、东部的习俗,这些传统文化经过多年已经形成它特有的风格特征”。[1]近年来,对于西北地区以及甘肃美术来说,打造“敦煌画派”就是一个新的历史机遇,也是整体推动西北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西北地区独有的敦煌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在精神内涵的创造气度上体现敦煌传统,展现“敦煌学”在当代视觉艺术上的延伸,为西北地区的美术家提供一些创作的选题方向,是以美术为切入口探索敦煌文化新的复兴。对于艺术家而言,真正要找到其中最鲜明的形象特征,从而传递鲜明、浓郁、直观的西部人特有的思想特征与精神气质。这也就是‘西部特色或‘西部精神。
在地域风情绘画表现方面,纵观大开发前的西北地区架上绘画题材,多以民间美术、地域风貌、民族、民俗等不同题材为取材方向进行架上绘画创作,譬如最为常见的藏民题材、辽阔壮丽的北方自然景观等,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以及深厚的艺术传统、粗犷雄浑的美学品格,滋养了吴作人、常书鸿、吕斯百、刘文清、美学家洪毅然、留法女工艺美术家方匀、国画家韩天眷、黄胄及水彩画家张阶平等一大批艺术名家。20世纪40年代中央美院画家董希文吸收北魏、西魏敦煌壁画的风格进而创作出古朴厚重、构图饱满、色彩浓郁的架上油画作品。50年代年,敦煌研究所的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关友惠、霍熙亮等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也多以敦煌壁画的唐代风格为主。正是这种“西部特色”或“西部精神”感召着一代代的美术家走向西北,深入西北考察百姓生活,描绘民族风情,留下了数量众多的速写、油画及水彩写生,这一时期绘画创作集中突出民族、民俗题材的审美导向。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逐步造就出一种能够反映当下社会发展变革和人们精神面貌的现代城市艺术,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逐渐繁荣也推动着视觉艺术的繁荣,促使西北地区架上绘画逐渐向当代艺术的转型。如今,在面对西北地区的架上绘画作品时,我们已不能单纯以一种传统美学观的立场去认识和解读,艺术实践和理论的传统话语模式悄然发生了转化,譬如大开发背景下城市的大规模扩建以及市民消费展开,这种变化反映在城市中的表象也造就了人们的内部心理景观,部分传统写实的画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手法的转变就是明显的例子。尽管此后的架上绘画作品中,依然不乏农民、少数民族、农耕、田园的形象,虽然仍是乡土题材和语言,但却失缺了真正意义上的乡土关怀,而是一种基于现代生活背景下的,对于传统乡土的记忆与怀旧,通过城市文化的眼光和当代的语言去进行观照。这也是变化最为明显的一点。
西北地区的本土艺术家开始谈80、90年代前后的那种集体经验,原本单一的生活状态发生很大改变,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面对艺术创作,进而更为注重个体经验的表达。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日渐繁荣的城市大众文化给本土艺术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代社会是原本是大众文化日益向高级艺术渗透的时代,同时网络与传媒作为当代社会公众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开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大众传媒不仅推动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接受高级和严肃的艺术,大多数时候是通过传媒途径,所以很自然,艺术家也会被大众文化所影响和改变,西北地区本土绘画里所涉及的问题也逐渐和现代城市密切相关。如物质环境与城市生活、大众文化、消费现象、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最集中的出现在城市里,但其实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环境对于架上绘画的影响不完全限于其规模和功能,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和感召。现代城市文化的核心应当是一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蓬勃发展对艺术家及人本身的影响也成为艺术作品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2 架上绘画形式和观念创新
西北地区的文化在历史上有一个逐步被边缘化的漫长过程,但与此同时,西北地区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化环境,使它的文化艺术的原生态状况又得以较好的保存,所以在这里能看到人类所有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类型。有些文化类型是早已消失了的,但它们在我国西北的部分地域還保存完好,这无疑是一笔非常宝贵财富,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人类通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才发展过来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我们要非常珍惜并加以精心保护,不能随意的破坏它。就西部开发来说,新中国解放后,有几次大规模的西部开发,一是“一五”期间援建大西北。二是60年代三线建设。三是自50年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是六十年代末的 “上山下乡”。但在世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对西部的经济文化开发是势在必行的,所以,西部大开发在今天格外具有启发意义。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全面系统地去考察整理这些原生态的文化和艺术,把它们记录并运用在以后的文艺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开发西北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同时也要保护人文生态。
就架上绘画来说,西部大开发以来,面对大都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大众文化的兴盛,导致文化艺术领域新的问题不断地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种情况是: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到西部大开发以来的这十年间,中国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所导致的商业活动的繁荣,但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架上绘画的发展,显现出一番不尽如人意的面貌。商业活动的空前繁荣、收藏机制的逐步建立、博物馆、画廊的不断发展构成了对艺术品的大量需求。架上绘画一时间被推倒艺术市场中的风口浪尖,许多从事架上绘画的画家成为中国艺术社会中的“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在市场与艺术之间,日益成熟的画家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身份和艺术追求。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实质上已经放弃了对艺术的探索,完全以经济利益为先,以简单的形式和标新立异的观念来争夺市场。许多架上画家都被纳入商业操作的规范中,模式化的绘制流水线作品。
与此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是:对我国影响较深的早期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所倡导的一些注重形式的创作原则,在中国当代社会面临着脱离社会背景和审美孤立的问题,由于对纯粹性和媒介性的追求造成了大众接受的困难,日益与社会生活相分离,而许多当代艺术家出于其创作原则,也不刻意要求大众的理解。所以人们在面对一件现代绘画作品时,会因作品的形式而激发出视觉快感,但内在含义却经常无法获知,公众能接受的艺术作品还是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艺术为主。所以西北地区的本土艺术家逐渐将视角更多转向社会生态与文化变迁,人的生存状态、环境、生态、自然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同样成为西部本土艺术家开展艺术实验的主题。一些绘画作品里表现的高楼大厦、城市街景、商业现象、时尚青年、人的状态等等,是一种对大开发背景下西部都市化变迁和市民生活的视觉呈现,但作品内在所表现出的却是消费文化给人造就的心理景观,是无疑是一种对当代人的生存的关注,这实际上体现出当代艺术本身的社会性、批判性,和其作为艺术的意义和责任。人的生存环境一旦处于大的变革或者开发背景下,并且开始遭受现代工业文明的破坏甚至摧毁,一旦保护自然生态的愿望与大开发的进程以及城市化产生冲突或影响,一般大众会有所感受,而本身敏感的艺术家则会更为敏感,诸多优秀作品无不反映出艺术家关注人的生存境遇的忧患意识。这也说明架上绘画仍是当代艺术场景中最为贴合时代的艺术形态之一,架上艺术以其存在显示了它的不可替代性。而当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不再仅拘泥于艺术的语言和形式中,而是面向社会,面向人的生活,艺术家们最终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境遇发生联系。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契机,西北地区的架上绘画艺术应当如何发展,如何继承和发扬西北地区的人文传统和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是本土艺术家现在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也是需要众多本土艺术家的实践经验以及大量的学术研究来支撑。单纯就西北地区绘画本身而言,应当是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去传承传统中的最精髓的部分,去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独有魅力的部分。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也不单是表面形式的创新,本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发展的根本依靠,只有保持和传承本土文化,才能谈得到不断创新,作为艺术家应当侧重于对西北地域文化艺术内在审美体验和观念的创新,最终使西北地区的架上绘画在当代既不丢失传统的精髓和精神,也有其独有的民族风貌,同时,当下的艺术最终如何面向社会,面向人的生活,面对随大开发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对人造成的影响。最终自己的工作、作品能够最大限度的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境遇发生联系。展现出艺术作品的“时代精神”。
西部大开发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时机,经济的一体化也必然带来文化的一体化,只有协調好开发与保护、传承与发展这一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关系,必将迎来西北美术事业在新时期再次大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黄宗贤,鲁明军.《历史与本土:大开发视野中的西部美术》。《中国艺术报》.
[2]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M].第1版.光明日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