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玲 王立静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录入12121各信箱预报时,词条库中语音词条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语音词条;整合;人工录制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天气的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12121”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讯系统因其更新及时、语音清晰、内容丰富、全天服务的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在服务内容上,更是体现了专业、全面、及时的特点,信息服务信箱内容不仅包括短、中、长期天气趋势及预报及各区县的天气实况,还涵盖了省内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生活气象指数。
“12121”一般采用词条合成的方式更新各信箱天气预报,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在词条库中找不到合适的语音词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着重分析录入“12121”时,处理词条欠缺的经验和技巧。
1 批量上传,由专业播音员录制
在每天录入“12121”时,把常用而词条库没有的词条做好记录,当记录达到一定数量时,批量传给“12121”软件开发公司,由其专业播音员负责录制,新录制好的语音文件和词条库中原有的语音文件在音质上差别不大,不产生音量忽高忽低、音质明显跳跃等问题,听起来清晰纯净,自然流畅。
2 应急时,由本地的播音员录制
少量、急用的词条,如冰雹的路径、影响的乡镇村庄、台风的名称,登陆的地点,途经的地名等,这些名称运用的概率不大,但一经出现,就是十万火急。出于应急考虑,再发送给软件公司录音,时间上不允许,只能用现有的录音设备、由本地播音人员立即录制。
当然,录制的效果与词条库的语音有较大的出入,监听的效果也时常出现音质、音量等方面的不衔接、跳跃感,可是由于时间的原因,也只能采取本地录制的办法。
3 编辑原有词条,生成新词条
以上提到的,用本地录音设备录制是应急之举,音质的不衔接和跳跃感无法消除,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用。但词条库中的词条是固定的,只能根据现有的词条自由搭配,受到词条的限制,许多描述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
比如制作指数预报时,经常用到“晨练时,请注意穿衣保暖”,在词条库中,只有“晨练指数”一词,而没有“晨练时”。
又比如:“雪后路面湿滑,注意行走安全”一词,词条库中有“雪后气温将明显下降”、“雨后路面湿滑”、“注意安全”、“行走”等词。
这些词语给人以断断续续的感觉,无法聚拢到一起使用,搭配使用的难度非常大,根本不能完美表达录入者的本意。
笔者尝试用专用语音编辑软件把词条进行“切割”,选出需要的语音,剪掉不需要的部分,并存盘待用,然后再把所有选好的语音“粘合”在一起。
比如:把“晨练指数”中的“晨练”留下,“指数”去除,再把“晨练”和“时”进行粘合,得到词条“晨练时”。
把“雪后”保存,“气温明显下降”剪掉;“路面湿滑”留下,“雨后”剪除;把行走添加在“注意”和“安全”之间,最后把“雪后”、“路面湿滑”、“注意行走安全”三个词条合并成为一个词条。
这样一来,新的语音词条产生了,笔者得到所需要的“晨练时”和“雪后路面湿滑,注意行走安全”,但这时听到的新语音是跳跃的、不连续的,不能被直接引用,需要合理剪掉两个词条之间的头尾间隔,经过多次反复调试后,才得到满意的语音,连续、清晰、浑然一体。
4 人工录制
把多个词条进行整合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合简短语音的编辑,如果用这种方法编辑较长的语音文件时,经常会出现音调不和谐、发音不连贯等弊端。
近几年,每到汛期或有重要天气过程时,都采用人工录制12121,即由预报员编写稿件,整个信箱的音频都由播音员现场录制,这种录制方法不受词条限制,撰稿者可以根据天气形势自由发挥,除了播报天气预报之外,还根据天气特点给用户提供温馨的提示和科学的建议,处处体现出对用户的关爱。
播音员或声音优美圆润,明快清脆,或流畅自然,圆浑雄厚。不同的天氣,采用不同的语气,讲究音节协调,疾徐有度,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如天气晴好,气温舒适,语调宜平缓自然、清晰流畅;天气突变,或有雷雨大风、气温骤降,则需刚柔并济,对关键的词语,可加重音量与力度,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
从12121拨打量和用户调查可见,人工录音的方式最受听众喜爱。
5 小结
5.1 当时间允许,批量上传到软件公司,由专业的播音员和录音设备录制词条是最经济实用的选择。
5.2 如果对于不常用的词汇,可由本地播音员录制,但由于设备和人员的差异,自行录制的语音与原词条库的语音差异较大。
5.3 对于简短的语音,可采用将多个词条分割、整合,但不适用于制作较长的语音。
5.4 信箱的语音全部由播音员录制,最受用户的欢迎。做预报、撰写稿件,再录制,耗费人力和时间,比较适用于复杂的天气形式。
参考文献:
[1]周亦平,黄艳玲,卢兴来,等.手机“96121”气象声讯电话的现状和服务策略研究.气象年会-公共气象与服务论坛,7160-7165.
[2]张大平.“12121”咨询电话服务品牌营销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气象,2006(4):9-10.
作者简介:
牛丽玲(1962-),女,山东滨州惠民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应用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