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萌
北京城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会地,历代草原帝王都由此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留下了千古绝唱。
发祥于今内蒙古赤峰市西拉木伦河畔的草原游牧民族契丹人,轰轰烈烈地创建了大辽国,在距今1080年间,在北京建立了“南京幽都府”,使北京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京都”。发祥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地区的渔猎民族女真人,推翻了大辽国,建立了大金国,在距今860年间,在北京建立了首都“金中都”,使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发祥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人,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大元帝国,在距今750年间,将北京定为国都,史称“元大都”。发祥于今辽宁省抚顺市赫图阿拉城的女真后裔满洲人,闯入山海关,攻进北京城,创建了大清帝国,在距今370年间,在明朝“京师”的基础上修缮了规模庞大的北京“紫禁城”。综观历史,北京城成为草原帝王特别青睐的皇都,草原风情也孕育着千年古都文化。
现在的北京城依然保留着许多草原文化元素,除了皇宫系列建筑之外,“胡同”也是民间最普遍、最重要的一个草原文化元素。有学者说,“胡同”的称谓属于北京土语,泛指北方“胡人通道”。也有考古人员说,“胡同”是由蒙古语“忽洞格”演变而来,汉译为“水井”之意。“元大都”时期,北京城的“胡同”多达六千多条,最宽的“胡同”能够同时行驶多驾马车,故而后来改称为“马路”;最窄的“胡同”只有一尺多宽,两个人侧身才能相向通过,而且墙顶上有林荫遮蔽,故而被称为“钱眼儿胡同”。“胡同”围绕着四合院,构成了北京城独具特色的“古都文化”。
北京小吃闻名遐迩,种类繁多,且多数具有草原文化情结。“豆汁”就曾是大辽国契丹人的民间食品,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今被誉为老北京的“下午茶”。据说,慈禧太后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站在胡同里喝豆汁,被选秀入宫后也念念不忘豆汁的余香,直到当了太后才下懿旨将胡同里的豆汁引进紫禁城,升格为“清宫御膳”。
北京“涮羊肉”原本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遗风,后来加以进化而成;“萨其马”是满族人的一种传统饽饽,俗名“狗奶子蘸糖”;“褡裢火烧”是一种长方形的荤素两种火烧连在一起的面食,其形状像旧时北方人肩上搭的“布褡裢”;“驴打滚儿”学名“豆面糕”,是将黄米糕滚沾豆粉制作而成,其外形像野驴在沙地里打滚扬起的沙尘。清人曾有一首竹板词,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京城街头小吃的繁多和脍炙人口: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卖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938年,契丹大辽国举兵南下,穿越古北口,横跨长城,势如破竹,灭掉了五代十国的后晋,占据了黄河以北幽州、云州等广大地域,史称“幽云十六州”。大辽国将北京城设置为“南京”,始称“幽都府”,后改称“析津府”。大辽国实行上京、中京、南京、东京、西京等“五京”管理体制,下辖6个直辖府、156个州、309个县,国土面积相对于北宋王朝的两倍,实现了自秦、汉、隋、唐以来,对中国北方游牧草原的最大统一。
《契丹国志》记载:北京城“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水甘土厚,人多技艺。”那时,北京长居人口达三十多万,有汉人、契丹人、库莫奚人、渤海人、女真人等诸多民族,属于当时世界上比较大的城市之一。城内划分为26个坊,各坊有围墙和坊门,坊门上有坊名,可谓井井有条,一派繁华都市景象。大辽国的帝王习惯于游牧生活,北京城是辽代帝王来得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京城。
北京城是大宋朝向大辽国输送贡品的交接点,也是贸易枢纽。两朝商贾云集,货币通用。据不完全统计,仅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到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这38年间,宋朝就向大辽国进献白银三百八十多万两、绢七百六十多万匹。北京城由此成为大辽国的一座金银库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在《中国建筑史》中描述了辽代北京城的建筑特点:“以雄朴为主,结构完固,不尚华饰。”始建于辽道宗咸雍年间(1065-1074年)的清水院,后称灵泉寺,其正殿坐西朝东,体现了契丹人崇拜太阳的信仰和“尚东”习俗。清水院的藏经记碑,堪称北京最著名的辽碑。
佛教是辽代的国教,北京一带寺院遍布,佛塔林立。始建于辽咸雍年间的良乡塔,为楼阁式五层空心砖塔,是北京地区仅存的一座完整的辽代楼阁式砖塔。“密云外八景”之一的“冶塔仙灯”,初建于辽代重熙年间(1032-1054年),塔基出土的绿釉净瓶是辽代瓷器中的精品。北海曾是辽代的皇家行宫,当时称为“瑶池”。那里湖光浩渺,水天一碧,犹如天宫瑶池一样美妙至极。
北京作为大辽国的“南京”长达一百七十多年。直到后来,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又崛起了女真人。他们揭竿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契丹人的大辽国,创建了大金国,将大辽国的“南京”改为“燕京”,北京由此有“燕京”别称。
大金国第四位君主完颜亮是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又毁誉参半的皇帝。他的爷爷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亮18岁时就跟随大金国的元帅金兀术征战中原。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了北宋王朝的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覆灭。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愤然激书的《满江红》中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从此,演绎了岳飞大战金兀术的历史传奇故事。
完颜亮因其雄才大略,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而被金兀术提升为龙虎卫上将军。按照女真人的旧俗和金朝的新规,完颜亮都不能继承皇位。但他暗藏野心,城府甚深。在时机成熟之际,他发动宫廷政变,弑君篡位,登上了大金国皇帝的宝座。
大金国创建时首都在上京会宁府,俗称“白城”,位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大金国灭掉大辽、北宋两个王朝后,威服高丽、西夏等国,统治了中国北方十分广袤的疆域。但因首都偏于东北一隅,交通信息不便,政令下达多有违误。从东京汴梁到上京会宁府,路程达四千三百多里,按当时车马行进速度计算,每天行走七十多里,即使一路顺利,也需要费时两个多月,这对于女真人统治全国十分不利。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的北京,是平原与山地的交会处和交通要冲,地势险要,依山襟海,形势雄伟,正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周易》称“天人合一”,山环水抱必有气,可成千古帝王大都。
1153年,金主完颜亮力排众议,不顾女真旧俗和贵族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地颁布诏书,将首都从上京会宁府迁往北京。同时,将金太祖等10个帝陵也一起迁往北京房山区。尔后,又一把大火烧毁了上京会宁府,以绝牵恋。北京城从此改称大金国的首都“中都”,正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管理中心。
金主完颜亮改“燕京”为“圣都”,不久改称“中都”,在大辽国“南京”城都的基础上,历时两年多时间完成了首都建设。“中都”呈“回”字形布局,分外城、内城、宫城,环环相套。宫城前有千步廊,正门是通天门,门楼系琉璃瓦顶,高8丈,深11间。宫城中主要宫殿有仁政殿、仁政门、大安殿。外城墙周长达二十多公里,有13个城门。至今,“丽泽门”仍遗存有“丽泽桥”,“丰宜门”仍有“丰台”称谓。金章宗在《宫中绝句》赞美中都:“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王家。三千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飞花。”
金章宗钦定“燕京八景”,留存史册。它们是位于居庸关南山的“居庸叠翠”,位于玉泉山上的“玉泉垂虹”,位于中南海的“太液秋风”,位于北海公园的“琼岛春荫”,位于西直门的“蓟门飞雨”,位于香山的“西山积雪”,位于朝阳门的“金台夕照”,位于卢沟桥上的“卢沟晓月”。
“卢沟晓月”,曙景苍然,至今令人感叹不已。原来,在永定河上架起的卢沟桥,是大金国历时三年时间于1192年修建完成的,距今已有823年的历史。卢沟桥被称为“九省御道”,闻名遐迩,是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拂晓时从卢沟桥出发,望月赶路,辰时进京,恰到好时。有诗为证:“卢沟石桥天下雄,正当京师往来冲。”
卢沟桥是12世纪中国建筑艺术的珍品,工程宏大,构造精美,可以与当时世界上任何一座桥梁相媲美。千百年来,民间流传一个有趣谚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在卢沟桥建成80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十分推崇卢沟桥,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他还赞赏卢沟桥的狮子群“共同构成了美丽的奇观”。
历史难以预料的是,在卢沟桥建成745年后的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由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全国,恰似卢沟桥上的群狮怒吼。
北京城作为大金国的首都“中都”,只存在了六十多年。1215年,北方草原的又一个游牧民族蒙古人,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以锐不可当之势,攻下了大金国的“中都”,在兵荒马乱之中,金碧辉煌的皇城宫阙被付之一炬,女真人的大金国彻底覆灭了。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也是少数民族皇帝中全面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根据《周易》“大哉乾元”之意,于1271年建国号“大元”,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了大元帝国的统治。元人认为:“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于是,忽必烈定国都于北京,史称“元大都”。
“元大都”在“金中都”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设计和修建,遵循的原则是《周礼·考工记》和《周易》“阴阳八卦”原理。都城内东西南北各有9条大街,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胡同宽6步,符合“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格局。太庙和社稷坛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原则。官署在南,市场在北,遵循“面朝后市、日中而市”规矩。都城呈中轴布局,彰显“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封建皇权思想。
“元大都”的皇宫附近有北海、中海、南海,取象于“天河银汉”。“三海”之上建有琼华岛、广寒殿和瀛洲,象征着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元大都”的设计者出身佛门,当过和尚。他认为北京地区原来是一片苦海,有孽龙作恶,只有请“三头六臂”的哪吒才能降服。于是,在“元大都”城南设三门,城东西设六门,城北设两门,相当于哪吒的“三头六臂”和两只脚。有诗云:“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谶言若以砖石裹,长似天王衣甲兵。”
从茫茫草原来到北京城,蒙古人跃马扬刀,驰骋天下,不仅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大元朝,还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中国24部正史中,《辽史》、《金史》、《宋史》都是由元代官方修撰而成,这是对中国历史作出的贡献。在“三史”中,分别开辟了文学作品和作家专辑,《辽史》为“文学传”,《金史》为“文艺传”,《宋史》为“文苑传”,可谓异彩纷呈,精华荟萃。
由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先后灭掉了西方四十多个国家,占领了中亚、西亚、东欧、西欧腹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亚欧大统一。成吉思汗将领土分封给四个儿子,在欧洲北部和俄罗斯南部创建了“金帐汗国”,在伊朗和伊拉克地区创建了“伊利汗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地区创建了“察合台汗国”,在蒙古西部和新疆地区创建了“窝阔台汗国”,在中国本土则创建了“大元”帝国。成吉思汗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统治了当时世界上五分之四的人口。中国由此成为“天朝上国”,北京“元大都”可谓“世界中心”。正如《诗经》形容的那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北京城作为“元大都”也只存在了96年。1368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攻占了“元大都”,元朝灭亡。朱元璋将“元大都”改名为“北平”,封第四子朱棣为燕王。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占了大明首都“应天”(今南京),当上了明朝第三位皇帝,并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
1616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女真人的后裔再度崛起,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努尔哈赤占据辽东,以祖父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落,在抚顺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立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后来,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即位称帝,废除女真旧族名,改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覆灭。清军乘机入关,顺治帝自盛京(今沈阳)迁都北京,统治全国,剃发易服。
北京城再度成为满洲人创建的大清王朝的首都。满洲人对明皇城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扩建,将“承天门”改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重建后的天安门有城门五阙,东西宽9间,南北进深5间,以“九五”象征帝王之尊。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现称“故宫”,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持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我的老舅是科尔沁草原蒙古王爷府一带一位著名的民间艺人。他在母亲九十寿诞之际,借酒说出了晚年的最大愿望,就是想到北京城逛一逛,了却一个草原民间艺人一辈子梦牵北京城的情结。母亲对我说,你老舅吹拉弹唱了一辈子,就是逛北京这个“牛”没吹出去,你带他去一趟北京城吧。我立刻答应了母亲的要求,老舅高兴地问我,是骑马,还是坐轿?我说坐轿。老舅就把马奶酒壶拴在了腰上。
我开车载着老舅行驶在辽阔草原上,一路高歌向北京城进发。不到两个小时,老舅就抱怨我的汽车坐垫硌屁股。我让老舅拿枕头靠在后背上,老舅却把枕头骑在了屁股下面,说这样才像骑马一样舒服。看来,老舅已经习惯骑马了,只有“骑马”坐轿车,才能找到牧人的感觉。老舅喝了几口马奶酒,便鼾声如雷了。
清晨,我和老舅挤在天安门广场的人群里,排着蜿蜒的长队去看升国旗仪式。老舅望着宽阔的广场说,这里多平坦啊!咱俩昨天夜里就应该睡在这儿,免得住宾馆花钱,大清早的还往这里赶路。我劝老舅说,在广场上睡地砖,你老身体受不了。老舅不以为然地说,草原牧人经常睡在草地上和马背上,如果能在这广场上睡觉,该有多敞亮啊!我心里好笑,老舅敢在天安门广场上吹牛。
雄壮的国歌响起来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万众瞩目中徐徐升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升旗仪式的人们,凝目聚神,接受着这一心灵上朝圣般的庄严洗礼。升旗仪式很快结束了,注目远送威武的仪仗队阔步走回天安门城楼,我激动的心许久才平静下来。忽然,我发现老舅不见了,大概是被潮涌的人群挤散了。我担心他会出什么危险,刚刚平静的心不由得又紧张起来。
我开始在广场上四下寻找老舅。蓦然,我发现不远的地方集聚了一大群人,他们有说、有笑、有拍照,好像出现了什么奇特景观。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响,好像被什么预兆撞击了一下,就急忙挤进人群里观瞧。
哎呀!那不正是老舅吗?只见他身穿天蓝色蒙古长袍,头戴紫色游牧骑士礼帽,腰系红色绸缎束带,脚穿黑色长筒皮靴,一手拿着马奶酒壶,一手端着金杯,正兴高采烈地唱草原《赞歌》:“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