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水平

2015-05-30 06:26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内控事业单位问题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因而要规范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文章针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实施的现状进行深刻探讨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事业单位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财政部已颁布并于2014年1月1日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实施表明了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是今后事业单位的重大事情之一。所以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围绕内部控制的实施,探究促使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途径,进一步规范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有效的防范风险和舞弊,减少甚至消除腐败,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对单位的内部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长时间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做好公共服务,而不以盈利为目的,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层重视公共服务的管理而未能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意义,将其简单地认为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并没有将其作为单位事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部分而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真正的了解如何落实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许多单位认为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就可以搞好内部控制了,但大部分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置在财务部,失去了其独立性,无法独立履行内部审计任务;有些单位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比较混乱;有些单位的审批权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有些单位一旦出现了问题相关人员都推脱责任;有些单位的制衡岗位没有恰当的分离而且没有采取补救措施,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对单位内部控制没有足够认识和重视而导致的。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许多事业单位出于政策制度的要求制定了一些内部控制的措施或制度,但是相关的措施或制度没有根据政策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又或者单位事业的发展变化了而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及时更新,这样导致了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或制度过于陈旧不具有可行性。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事业单位不关注以及重视内部控制管理理念的转变,同时也忽视新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在这样的前提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更难以取得显著的实施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作用就难以有效的发挥。内部控制的贯彻落实要求单位根据单位实际和事业发展的情况,设置一套健全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低,制衡岗位没有有效分离,审批流程标准单一,缺乏事前的风险防控,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机制与执行机制没有明确,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表现。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体系和执行机制

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是确保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完善并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内部并未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监督体系以及相应的执行机制,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开展流于形式。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体系与执行机制的主要表现有:有些事业单位虽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专职内部审计部门,但该内部审计部门却直接隶属于事业单位的某个部门的领导而没有独立行驶监督的权力,当检查中发现某些经济事项确实存在问题的时候,因为没有独立的监督权而无法真正履行职能,致使该监督机制流于形式,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最后导致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失效。有些事业单位设定的审计范围以及审计内容缺乏科学性,过于单一,难以覆盖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因而该内部控制监督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领导带头,全员参与,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以及执行

首先,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应该有强烈的内部控制的意识,带头搞好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重视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强化内部控制措施,提高内部控制责任意识。认真解读相关财经政策、法规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相关专业知识,并结合单位事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组织单位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单位内部控制的规范和完善离不开单位全体成员的努力,不仅单位的领导层要及时学习相关的政策制度,单位的其他员工也要及时学习和掌握政策制度的方向,解读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事业单位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有效地保证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

(二)不断强化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新形势下,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实施,要求事业单位的管理更加完善,同时也对事业单位推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事业单位要做好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有赖于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内部控制执行的基础,因而事业单位要设置科学可行的切合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设置岗位,严格规定岗位职责,有效分离不相容的岗位,完善审批报销的流程,重大资金支付和重要事情坚持集体决策和审批的原则,明确特殊事项的报批程序,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推进岗位的调整和优化,岗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做到奖罚分明;以本单位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坚持推进预算控制目标,加快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进一步推进财务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操作

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高素质、专业的财务人员更能识别和抵制违法违纪行为,因而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规范化,为单位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基础。事业单位还应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现状的财务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操作。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单位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等原则,科学安排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不相容岗位的有效分离可以减少以致消除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事业单位还要根据单位实际,推进会计基础性日常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操作。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要求和单位的业务发展需要,及时梳理和更新财务实施流程和依据指标,为会计操作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提供相应的保障。再者,事业单位应把单位的全部经济业务事项都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使内部控制不留空白点,做到全面控制。

(四)提高监督和管控水平,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事業单位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还应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考核机制作为保障。因而事业单位要努力推进监督系统的建设,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水平,促使监督机制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确保所有经济事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到位,这就需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有健全的内部牵制制度。为更好地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事业单位还应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奖优罚劣,做到奖惩分明,确保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四、总结

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服务公众的单位,不仅要做好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为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提供切实的保障的同时,还要做好单位的内部控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防范贪污和舞弊。再者,事业单位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也是当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彩云.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1).

[2]白雪迪,张庆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问题与建议[J].中国内部审计,2013(08).

[3]栾书庭.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4(22).

[4]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01).

(作者单位:东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

猜你喜欢
内控事业单位问题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教育事业单位内控要稳步实施
浅谈技术服务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