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2015-05-30 06:21张锟刘源郭艳幸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年12期
关键词:辨证分型类风湿综述

张锟 刘源 郭艳幸

【摘 要】 通过对近年中医学领域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统计总结,综述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角度出发探讨辨证治疗,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参

考;了解目前中医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辨证分型;中医药;现代研究;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2.02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对称性炎症,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部分患者伴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RA在我国发病率约为0.3%~0.4%[1],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达0.5%~1.0%[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中医学对其记载及治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医药辨证论治有其独特优势,临床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中医对RA病因病机的认识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也被称为“尪痹”“历节风”等。《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自古医家对于痹证都有不同见解。《景岳全书·风痹》云:“历节风痛,是气血本虚;或因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或因劳倦调护不谨,以致三气之邪遍历关节与气血相搏而疼痛非常。”提出气血不足为本,三邪侵袭为发病之因。朱丹溪认为,本病有“痰、风热、风湿、血虚”之别,首次提出了“痰”为病因之说。随着中医药对痹证治疗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现代医家在继承先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刘孟

渊[3]指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表虚不固,复感外邪是痹证发生的主要病机。娄多峰[4]将病因病机概括为“虚、邪、瘀”,提出瘀血也可致痹,三者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总体上概括为“正虚”“邪侵”“痰瘀”3个方面。朱良春[5]认为,患者多阳虚在先,外邪遂乘虚袭踞经络,气血受阻,壅滞经脉,湿停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交阻,凝涩不通,病情缠绵难愈。

2 中医药治疗RA的研究进展

2.1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特色。临床上虚实夹杂、内伤虚损、痰瘀互结、病程错综复杂已成为RA的主要特点。目前,对于RA尚未形成统一的分型标准,因此,现代医家的治疗也不尽相同。笔者结合诸家临床施治特点,探讨并总结其分型、治则和治法。

2.1.1 风寒湿型 治宜温阳散寒、祛风燥湿、除痹。外感风寒之邪由表及里,阻滞经络,致关节游走疼痛、肿胀、屈伸不利。朱跃兰[6]认为,早期RA患者的主要病机为风寒湿邪痹阻于关节,寒凝经脉,不通则痛。运用附子复方(制附片、青风藤、海风藤、防风、肉桂、干姜、鸡血藤、延胡索、白芍、甘草)治疗风寒湿型患者37例,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30%。郭会卿[7]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寒湿痹阻型RA,方用温经蠲痹汤(制川乌10 g、当归10 g、熟地黄15 g、淫羊藿15 g、桂枝15 g、乌梢蛇10 g、苍术10 g、白术

10 g、生薏苡仁30 g、炒薏苡仁30 g、全蝎2 g、蜈蚣1条、土鳖虫10 g、延胡索30 g、徐长卿15 g、黄芪30 g、干姜20 g、制附片9 g、麻黄6 g、甘草5 g),可明显缓解患者关节晨僵、冷痛等症状。

2.1.2 风湿热型 治宜清热祛湿、祛风通络。外感风热,或寒湿不解,郁而化热,湿热交蒸,浸淫于关节,致局部胀痛,遇热加剧,得冷则舒。张鸣鹤[8]认为,辨清寒热是关键,活动期RA当以热痹论治,将清热解毒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汪

悦[9]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10 g、白芍10 g、知母10 g、防风6 g、青风藤15 g、秦艽10 g、

苍术10 g、制川乌(先煎)10 g、生地黄12 g、生薏苡仁12 g、川牛膝10 g、赤芍10 g、红花6 g、蜈蛇3条、炙甘草3 g]治疗RA患者6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证明桂枝芍药知母汤对风湿热型患者有显著疗效。何其财等[10]用清热通络汤(生石膏15 g、知母10 g、黄柏10 g、桂枝5 g、忍冬藤12 g、桑枝10 g、威灵仙12 g、防己10 g、三七6 g、土鳖虫10 g、地龙10 g、甘草6 g)治疗风湿热郁证RA患者30例,总有效率达93.33%。

2.1.3 痰瘀痹阻型 治宜活血通络、化痰祛瘀。《医级·杂病》[11]云:“痹非三气,患在痰瘀。外邪内犯人体而气血经脉运行不畅,邪痹于经脉,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迁延不愈,血滞而为瘀,津凝则为痰。痰瘀流注关节日久,形成顽痰败血,聚而成毒,腐蚀关节,造成关节肿大变形,顽固难愈。”张怡燕等[12]运用化痰通络方治疗痰瘀痹阻型RA患者46例,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舒春等[13]运用益肾清络活血方[苦参9 g、青风藤9 g、黄柏9 g、萆薢10 g、炙黄芪30 g、当归15 g、鸡血藤15 g、雷公藤(先煎)10 g、陈皮9 g、桑寄生15 g、川蜈蚣1条、乌梢蛇10 g]治疗此型RA患者22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1%。

2.1.4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 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通络止痛。先天禀赋不足,营卫失和,素体亏虚,极易为外邪所侵,外邪内扰机体则更易损伤肝肾、气血,二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加快痹证的发展。现代医家普遍认为,此型多属于RA中后期,病情多虚实夹杂。焦树德[14]认为,寒湿等邪气深侵肝肾,致骨损筋挛,主张以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祛瘀通络、益气养血、强筋壮骨为治疗原则,特设补肾祛寒汤在临床上治疗此型RA患者屡验不败。张春艳等[15]采用自拟方(生黄芪20 g、当归10 g、白芍10 g、羌活10 g、独活10 g、苍术30 g、白术30 g、青风藤15 g、海风藤15 g、鸡血藤15 g、穿山龙15 g、生甘草5 g)配服来氟米特片治疗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型RA患者25例,总有效率为84%。外邪不得虚不能独伤人,《医门法律》言:“非必为风寒湿所痹,多因先天禀赋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不解。”朱阳春[16]运用补肾通督胶囊治疗RA患者36例,总有效率约72.22%,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RA辨证论治中,有医者以早、中、晚3期分型,亦有医者将其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笔者总结大多数医家所言,按证候分为以上4型,但针对RA设计出一套可靠而全面的分型标准仍十分

必要。

2.2 中医药在RA基础研究中的运用

2.2.1 中药提取物的运用 目前中药提取物在RA的实验研究中获取了长足的发展。黄刚[17]证实姜黄素对CIA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可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Kloesch等[18]实验观测姜黄素在RA-FLS中能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的活化,并有效阻断IL-1β诱导的IL-6的表达。Chen等[19]已发现青藤碱可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下RA-FLS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IL-6以及趋化因子CCL-2、CXCL8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孙玥等[20]在前者基础上联合运用甲氨蝶呤,证明其既能抑制RA-FLS增殖,促进其凋亡;还能改变RA-FLS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和OPG的表达,阻碍破骨细胞的活化,达到防治RA的效果。Jie等[21]发现,运用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能在RA-FLS细胞增殖G2/M期诱导其凋亡。

2.2.2 中药复方的运用 中药复方在RA实验和临床的运用中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姚仁敏[22]证实,桂芍知母汤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炎性反应,降低CIA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水平,并抑制大鼠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林云斌等[23]证实昆母汤提取物可通过阻断TNF-α和TNFRⅡ受体结合,降低细胞炎性因子活性,从而抑制RA-FLS增殖,缓解滑膜的炎性增生以及骨的破坏。连俊健[24]对通络逐痹汤治疗RA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治疗后局部症状和功能活动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3 纳米中药技术的运用 纳米中药技术是指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内制成粒径约为50~100 nm的固体胶粒给药体系。它能提高传统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用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雷公藤多苷(TG)临床上常用于治疗RA,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TG存在较大的药物毒性,严重限制临床应用。实验研究表明,TG固体脂质纳米粒不会引起睾丸萎缩及血清睾酮水平的改变,睾丸超微结构也无明显异常,精子畸形率低,对受孕能力影响小[25];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增强TG的抗炎活性的同时,对其诱导的肝毒性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白芍总苷、青藤碱等在纳米技术的改进下,也在RA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6]。

3 小结和展望

中医药作为世界医学的瑰宝,在防治RA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笔者根据RA的病因病机将其分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痰瘀痹阻型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各医家辨证治疗RA取得了可喜的疗效,尤其是在证候改善方面,能明显缓解患者晨僵、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临床症状。近些年,随着RA发病机制的研究发展,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已经从单纯的疗效研究逐步发展到免疫机制调节的研究,并取得了极大成果;同时纳米技术被引入到中医药行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剂型及给药途径,为中医药学带来了更大的优势。但前期的中医药研究缺乏严谨的试验设计,且对RA没有形成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中药提取物及复方治疗RA的机制也不明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原则探究中医药疗效的前提下,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制订治疗本病的统一标准,进一步探索中医药防治RA的具体机制,指导中医药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4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631-1638.

[2] Opava CH,Bj?rk M.Towards evidence-based hand exercis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Lancet,2015,385(9966):396-398.

[3] 刘孟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治体会[J].中医杂志,2001,42(8):465-466.

[4]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5] 蒋恬,顾冬梅,朱婉华.朱良春教授治疗风湿病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简介[J].新中医,2011,43(6):150-151.

[6] 马菲.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7] 孔伶俐,郭会卿.郭会卿教授分期分型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52-55.

[8] 张立亭,娄俊东.张鸣鹤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51-52.

[9] 余阗.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实验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18-20.

[10] 何其财,周长征,邝涛,等.清热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郁证)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0):59-60.

[11]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

[12] 张怡燕,陈进春,邱明山,等.化痰通络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2,11(1):45-48.

[13] 舒春,华东平,李艳.益肾清络活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34-37.

[14] 何羿婷,陈伟,焦树德.应用焦树德教授学术思想临证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4):59-61.

[15] 张春艳,刘春平,孙静,等.补益气血、祛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1):6-10.

[16] 朱阳春.补肾通督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改善骨破坏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7] 黄刚.姜黄素抑制BLyS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1.

[18] Kloesch B,Becker T,Dietersdorfer E,et al.Anti-inflammatory and apoptotic effects of the polyphenol curcumin on 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J].Int Immunopharmacology,2013,15(2):400-405.

[19] Chen DP,Wong CK,Leung PC,et al.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inomenine and Liang Miao San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activated human fibroblas-like synoviocyt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J Ethnopharmacol,2011,137(1):457-468.

[20] 孙玥,丁从珠,姚瑶,等.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107-1111.

[21] Jie L,Du H,Huang Q,et al.Tanshinone IIA induces apoptosis in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via blockade of the cell cycle in the G2/M phase and a mitochondrial pathway[J].Biol Pharm Bull,2014,37(8):1366-1372.

[22] 姚仁敏.桂芍知母汤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23] 林云斌,林昌松.昆母汤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24] 连俊健.通络逐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5):28-29.

[25] 薛梅,李学军,刘素嬛,等.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中药研究中的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97-600.

[26] 徐红,高萌,张成鸿,等.青藤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的质量评价[J].中国药房,2015,26(7):982-986.

收稿日期:2015-04-15;修回日期:2015-08-06

猜你喜欢
辨证分型类风湿综述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SEBS改性沥青综述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NBA新赛季综述
瑶医火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肺癌辨证分型与病理标本色象相关性研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