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

2015-05-30 06:26赵燕艳王学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山西省

赵燕艳 王学军

摘要: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产业创新发展的未来主流趋势。文章在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并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协同创新度不高,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促进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

一、引言

作为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立足于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在政策和经济共同支持作用下,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对于山西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转变经济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高山西省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科技创新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具有战略意义,必须要将其摆在核心发展位置。而在诸多创新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各要素之间不断整合的过程,我们认为,产业创新发展的未来趋势是协同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先导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整合系统内部要素以实现协同发展,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近年来山西省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扩大,但是与国家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优势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特别严重。因此,本文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程度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促进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理论

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是在他研究激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1971年他提出了完整的系统协同学观点,并在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哈肯认为,协同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协调配合,达到“1+1>2”或“2+2>5”的整体效应,这也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随后,很多学者将协同学应用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同样也应用到管理学领域,应用到创新过程中。对于协同创新的理解,我们应该从“协同”和“创新”两个方面去思考。协同强调了协同创新的过程在于体现内部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机耦合效应,而创新则强调了协同的对象是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系统。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可以看作是系统内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与其他组织机构(客户、供应商、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等)整合互补资源,实现协同创新。由于创新的过程包含了很多子系统,协同创新的好坏主要是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创新程度怎么样,本文的研究把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分为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和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两部分,研究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度,据此提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协同创新模型

(一)理论模型

本文把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分为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和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企业与关联企业、客户和供应商,它们之间交互活动,构成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而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直接需求者,又在此子系统当中居于核心地位,顾客则代表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创新的方向,供应商和关联企业则对企业进行协同供给;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共同构成了协同创新的外部创新环境,大学科研机构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技术供给,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图1为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

(二)协同度评价模型

本文引用了孟庆松,韩文秀建立的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度进行分析。

设产业创新系统中子系统为Sj,j∈[1,2],S1代表产业创新内部子系统,S2代表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子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序参量变量为ej=(ej1,ej2,…ejm),其中m≥1,βji≤eji≤αji,i∈[1,m],是描述产业创新系统创新机制及运行情况的若干指标。当指标是正向指标时,ej1,ej2,…ejm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当为负向指标时,其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值越大,有序度越低。故定义下式为系统序参量的有序度

μj(eji)=

,为正向指标时

,为负向指标时(1)

其中,βji和αji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变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由公式(1)可知,μj(eji)∈[0,1],μj(eji)越大,eji对系统有序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从总体来看,序参量ej对产业创新系统的贡献度可以通过μj(eji)的集成来实现,即

线性加权方法

μj(ej)=(2)

对于复合系统的总体协调度,必须考虑所有子系统有序度,个别子系统的有序度提高并不能使整体系统处于协调状态,当且仅当所有子系统的有序度提高,整个系统才有较好的协调。假设在给定的初始時刻t0,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为μ10(ei),产业外部创新子系统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为μ20(ei)。随着创新系统演进至时刻t1,创新体系子系统的有序度也分别演化成μ11(ei)及μ21(ei),则整体创新体系的协调度为

C=θ(3)

其中θ的取值为1和-1。当且仅当对于任何的j都满足μ1(ej)>μ0(ej)时复合系统起到正向的协同作用,θ=1;否则,θ=-1。由此可知,复合系统协调度,其取值越大,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当一个子系统的有序度提高,而另一个子系统的有序度降低的时候,整个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就不高或者根本不协调,此时C∈[-1,0]。

(三)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本着科学性、客观性、易得性和合理性的原则,构建了能够反映子系统基本属性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创业内部创新系统,决定产业创新活动的投入与绩效。因此,本文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选取指标。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反映了产业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实际投入量;R&D经费内部支出反映了产业创新活动中财力资源实际投入;新增固定资产反映了产业创新活动中物力资源的实际投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反映了产业创新系统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专利申请数、拥有发明专利数反映了产业创新活动的研发成果。

外部创新环境系统指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的创新环境。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反映了科研机构对产业创新的技术供给;地区研究与试验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地方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反映了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发重视和支持;地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代表地区技术市场的活跃情况,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扩散的现象。

四、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从《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搜集了2005-2012年的数据,详见表2、表3。

由于各个指标的观测单位不同,为了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关系,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故在进行实证分析前需要对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可得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如表4、表5所示。

将表4、表5中子系统各分量的有序度代入公式(2)可得到子系统的有序度,再将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代入公式(3)就可得到整体系统的协同度,具体结果见表6

(二)结果分析

为方面分析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程度,根据表6我们绘制图2。

1. 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除了有小部分的波动外,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看以看出,随着山西省对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新增固定资产等人力、财力、物力等投入的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数也相应增长,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也越高。因此,资源的投入对系统有序度的影响特别大。

2. 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波动较大,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有序度最大,对应原始数据可以看出,子系统的变化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两个分变量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可见技术转移和扩散能力、政府对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对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从表6和图2中可以看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整体协同度还是比较低的,都处于0.4的水平之下,尤其在2006年和2007协同度是负值,代表整个系统处于不协调的状态。随后2008、2009年协同度逐渐提高,并在2009年达到最好,但是在2010年和2011年又稍有下降,2012年才又得到回升。这可以可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发展不够稳定、不够协调,系统内部的各资源配置不均衡。就像“木桶效应”一样,最短的板决定着整个木桶的容量,系统整体的协同度是由“短板”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内部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越来越高,但是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增幅不大且波动较大,因此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系统的协同度不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除了加大科技投入外,还要注重对产业外部创新环境的建设,促使产业充分利用资源、协同发展。

五、结论

上述分析的结果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针对那些制约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从上述结果分析中,我们看出资源的投入对子系统的有序性影响较大,而对于山西省来说,虽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投入逐年加大,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以2012年为例,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52044万元,而全国平均水平为559293万元;R&D强度为0.84%,全国平均水平为1.7%;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2981人/年,全国平均水平为20105人/年。因此在资金方面,企业须确保R&D投入在企业销售收入中不低于一定的比例,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人才方面,企业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奖励,尤其是有创新成果的人才的奖励,从而激励人才进行研发活动,也吸引其他人才到企业中来。

(二)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多元化融资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一方面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研发的成功与否不确定性很高。光靠政府和企业的资金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但是其高风险性其他机构又不愿意贸然对企业进行投资,因此引入风险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直接需求者,但是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是不够的,需要與高校、科研机构等研发能力比较高的外部创新主体合作才会有更高的创新水平,因此需要政府的起到纽带的作用,搭建桥梁,建立产学研多方合作平台,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劲.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科学学研究,2011(12).

[2]马威.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3]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02).

[4]吕静,卜庆军,汪少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3).

[5]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J].天津大学学报,2000(07).

[6]顾菁,薛伟贤.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