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对董秋斯译作《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

2015-05-30 10:48张晓娟
艺术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大卫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开始,翻译研究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模式上升为文化上的反思。本文借助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分析意识形态对董秋斯译作《大卫·科波菲尔》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意识形态;董秋斯; 《大卫·科波菲尔》

0 引言

翻译从语言层面上的语言分析与对比研究转向探讨文化层面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语言活动,是穿行于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传介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处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让译入语文化中的读者和源语读者产生相同的阅读感受。翻译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认为:“一切改写,不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因此翻译实际上是对原文的一种摆布。”[1]他强调:“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两种文化语境下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中,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的理解是影响他们翻译的因素之一。”[1]本文试图分析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对董秋斯翻译《大卫》时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操控。

1 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的影响

董秋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与杰出的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方面成绩卓越,翻译著作颇丰。1947年董秋斯翻译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以下简称“《大卫》”),由上海骆驼书店初版。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服务,促进中国文学的进步和发展。董秋斯的翻译选材偏向写实主义的作品,体现了一个翻译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翻译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斯坦培克的《红马驹》、爱尔文·斯通的《马背上的水手》等都是写实主义的作品。

50年代的翻译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一样,受到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人物服务主题,事件演绎主题,主题证明政治理论的千真万确”的情形。[2]当时整个文学系统,包括翻译文学,都是为政治服务。《大卫》是英国伟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自传体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作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小说以大卫的最后成功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希望人间充满正义、人道和博爱。董秋斯选择翻译《大卫》,是因为小说的主题迎合了50年代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具有革命和进步意义。董秋斯的翻译选材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追求进步、力求改造我国落后文化的心路历程。

2 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董秋斯认为翻译必须要忠实于原文,在翻译实践中,他主张直译。董秋斯对直译的推崇在《翻译工作中的汉语规范化问题》中就表述得很清楚:“翻译与写作不同;写作是写自己的话,翻译是写别人的话。写别人的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比写自己的话受着更大的限制,几乎没有多少的选择自由。而这个别人又是外国人,他们的语法与我们的很不相同。如要把别人的意思和风格表达得好,也就是要忠实于原作,就不免要迁就原文的语法,于是就发生了外国化(欧化、日化等)的问题。”[3]

董秋斯的“直译”是对原作的尊重和忠实,并以此强调对“歪译”甚至“误译”的反对。虽然推崇直译,他却也并非丝毫不会变通和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的硬译,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都会适时地做出变通,因为在他看来,直译、意译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要分清主次而已。董秋斯强调翻译要忠实于原作,主张异化,可以说他的译作最大限度表现出了对原著的“忠实”。

与此同时,董秋斯之所以选择竖起“直译”的大旗,也是他所处的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所带来的必然。可以说,董秋斯的“翻译腔”是当时所处时代翻译策略选择的结果。他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主张“欧化”国语。另外,董秋斯受鲁迅先生的影响较深,翻译策略也遵循鲁迅先生的说法:“翻译外国的作品是为了产生中国的新文学,翻译不仅要输入新的内容,还要输入新的表达法,所以翻译应当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4]

例1:“…it was as true,”said Mr.Barkis,“as turnip is.It was as true,”said Mr. Barkis,nodding his nightcap,which was his only means of emphasis,“as taxes is. And nothings truer than them.”

董译:“那是像,”巴吉斯先生说道:“蔓菁一样真的。那是像,”巴吉斯先生点着他的睡帽(那是他唯一加重语气的工具)说道。“像捐税一样真的。没有比这些更真的了。”(p357)

董秋斯将原文中的两个比喻句“as turnip is”、“as taxes is”翻译成“蔓菁一样真的”和“像捐税一样真的”,句子翻译采用直译的方式,在内容和语言上都忠实原文,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译者尽量避免改变句子的句型,采取异化作为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尽量向原作靠拢,保持原作的语序和风格。但由于文化差异,译入语读者可能不是完全了解例句中比喻的寓意,译文略显滞重平淡,艺术性不强。

例2:“…my mother,I say,was sitting by fire,that bright,windy march afternoon.”

董译:在那明朗的有风的三月的下午,如上面所说,我母亲正坐在火炉旁……

原文中,中心词“afternoon”由三个定语“bright”、“windy”、“march”修饰,董秋斯翻译时将所有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前面,严格按照原文的内容和结构翻译。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讲,中心词前连续三个修饰词使得译文稍显累赘,不够自然。译文可以看出董秋斯主张欧化国语,时代背景操控下的翻译腔,他认为翻译就应该读起来像翻译。为了保证译文最大限度地忠实原作,应该适当地迁就原文的词法和句法。

3 结束语

董秋斯译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体现了翻译实践不是纯粹语言层面的转换,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部作品的译介本身是被刻上时代烙印的中国社会50年代的一个政治活动。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在《大卫》的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59,162.

[2] 赵稀方.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59.

[3] 汪庆华.传承中国译论的“再创作者”——董秋斯翻译思想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3).

[4] 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67.

作者简介:张晓娟(1984—),女,硕士,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大卫
大卫,不可以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大卫,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