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归海
“爱的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永恒而不变的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没有爱的教育,那将是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课堂,也就失去了课堂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一、加强“爱的教育”的缘由
1、学生有缺失爱的倾向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部分学生心灵中有爱缺失的表现:不懂得自爱;不会爱人;缺失大爱。
2、“爱的教育”的重要性
爱是两千年来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的传承,它已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是人的善良本性的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人格、高尚志趣、博大胸怀,成为全面发展人才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爱的教育”的方法
1、研究教材,多样教学,发挥课堂的主战场作用
教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里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如在七、八、九年级教材中涉及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民生问题上,改革开放问题上,民主问题等,充满了对国家发展,人民命运的关爱之情,也都体现了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的关注。
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于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回归真实生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如结合教材相关知识选取感动中国人物,党的十八及全国“两会”等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完美对接等一系列科技素材,向学生进行正面宣传和解读,拓宽其视野,传递正能量。例举“舌尖上的浪费”“表叔”“房姐”等生活中的负面案例,客观分析社会生活阴暗面的成因,后果,与学生一起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增强学生对客观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再如教材中图本作为阅读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会与正文组成一个协调的融洽整体,促进学生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图片与正反内容结合,就会增加学生对材料所刻画或阐述的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提高学生注意度。总之,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中的方方面面。最大程度激发出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
教师在基于政治课教学的现实地位和特点,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究竟内完成知识、能力与价值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只能充分挖掘课堂的潜力,不单单对教材中知识总的讲解,还要拓展教材所涉及到的情感内涵,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在学习《妈妈的帐单》这一课时,在讲清教材中如何理财这一知识点后,还要借本课内容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形成“爱”的信念,实践“爱”的行动,感受“爱”的幸福。
2、重组资源,假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加强“爱的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特长,完成首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因此教师不仅仅要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更应该看成是教育的财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挖掘,整理身边的感人事迹,通过“最美乡村教师”导教学视频插播,以及开展各种“星级学生”评选活动,使学生感到爱就在我们身边。
在教学“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我选取了学生推荐的电影《红河谷》中一小段视频,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学生都落泪了。影响作品可以通过特有的艺术形式,再现当时的雄壮情境。这让我们看到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各族儿女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伦你身在何方,你的身上都流淌着这样一种精神。这也是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是为学生所想的话,就一定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一堂课只要让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所长进,就足够了,千万不要期待一堂课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就能干净一点,语文课目标就能简单一点,从而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一点,更有效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做到心存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高效。在讲“中国梦”时,它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努力,但绝不是口号,这需要我们从心底认同并为之奋斗,所以在讲事例中日钧鱼岛冲突导致中国拒绝购买日产车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做法好不好,是不是最根本的方法。当有人说出“低制日贷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提高创新能力,重振国货者是治本之策”时,同学们自发地鼓掌,我想,此刻真正上升了本节课的教学。
3、提升观念,注重细节,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作为教师,必须转变重分数,轻品德的错误观念,坚持知识教学和德育并重,而不是把理想,道德价值观等作为教学中的可有可无的点缀。教师要关注教育细节,传递正能量。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道德修养等,并以此为据,对学生一视同仁,与学生真诚沟通,拔动学生爱的心弦。教师愿意花时间与学生交流,愿意告诉学生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愿意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能够理解学生的感受,看清学生行为背后的内心处境并以一种有血有肉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听取学生的喜乐与忧愁。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我们的确可以温暖一顆心灵,塑造一个人,也能伤害一颗心灵,毁灭一个人。所以,我们要谨言慎行,要有爱教育,将正面的人格魅力影响每一个与我们相遇的孩子。教师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在“爱”上。陶行知先生说:“比教学艺术更为需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字。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课堂上,教师要富有亲和力,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如坐春风。在生活中,教师每天要用微笑面对学生。肖川教授说:“教师脸上和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总之教师要不悲观,不消沉,不怨天尤人,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学生。
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道德基础,激发他们对自我关怀的热情,培养他们坚定的意志与能力。只有当学生懂得爱、理解爱、付出爱,同时也能感受被爱时,德育为首的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才不单调,学生的成长才是健全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蒋红娟,“后课改时代”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思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2013(9)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