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祥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解读有自身规律。教师要在遵循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对文本展开创新解读,帮助学生厘清文本内涵、结构、外延、主旨等构成要素,形成重要学习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升课堂教学综合品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本解读 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00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三个要素之中,教师是文本、生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文本进行多元挖掘、质疑释疑、横向联系,能够为学生学习思维启动形成重要激发力。创新解读文本具有巨大推演探究价值,值得我们进行尝试体验。
一、多元挖掘,于平淡中出真意
文本解读不是单纯的对文字句意进行解释剖析,而是对文本内容、形式、语言、主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进行评价和诠释。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发挥引导、启迪的作用,而不是将自己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独特的、深刻的、个性化解读感知。这样的文本解读才是至真至纯的。
在学习《背影》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提出一个思考问题:文本是什么东西打动了你的心?学生大都不假思索地回答:父亲的背影。教师继续追问:“背影”二字在文本中出现了几次?作者描写父亲背影有几处?作者几次流泪?如果你是作者,你如何表达内心情怀?学生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展开细致阅读感知,再回答问题时,其情感认知已经发生了内质变化,情感共鸣已经产生,对作者情感理解加深了。虽然教师只是对问题展开了细化设计,但却启动了学生情感开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入到情感层面,阅读感知自然实现了升级。文本语言朴素无华,教师设计问题也很平常,对学生形成的触动却非常强烈,这说明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已经将文本和生本思维巧妙对接,形成重要认知动力。
二、善于质疑,于评判中出创意
朱熹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材文本解读时,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质疑问题,对文本展开批评批判,在解剖中形成学习认知,还要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质疑活动,让学生在广泛质疑释疑实践活动中形成学习认知。这也是文本解读的创造性尝试。学生接受文本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维跟进,学生认知在质疑释疑中逐渐建立认知体系,从文本结构、作者情感、语言表达等角度形成突破,都可以顺利抵达文本真意。
在学习《幽径悲剧》时,教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之后,提出一组悬疑问题:谈谈你如何理解“悲剧”的?文章中被毁灭的美的事物是什么呢?文本为何要从幽径之美、藤萝之美写起呢?学生继续阅读文本,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答案很快形成。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质疑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集合筛选质疑问题。学生积极行动起来,纷纷提出质疑。课堂展示时,教师对这些质疑进行评价和解读。如:文章内容是写古藤萝的悲剧,为什么题目却是“幽径悲剧”呢?藤萝被砍伐前后,作者情感有哪些变化?文本中“藤萝悲剧”有什么象征意义?课文中语言表达非常有个性,能否就此展开探讨?从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不难看出,学生对文本展开了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对文本内质挖掘达到了一定深度。
三、思维横渡,于拓展中出新意
语文教材文本虽然都是孤立的文段,但其内质联系却是非常广泛的。教师要针对文本特质,进行横向的多元联系,在比对阅读中形成学习认知。同题材、同语言风格、同作者、同时代背景、同写作特色等同质因素,都可以成为横向联系的重要依据。教师对教材文本同类特征进行综合,形成同类文本集合,制定针对性阅读策略,自然能够为学生提供重要阅读素材,并在比对阅读中筛选、确定、升级阅读认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思维横渡,不仅拓展了学生阅读视野,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品质也会产生重要助推作用。
在学习《奇妙的克隆》时,教师让学生课外搜集克隆技术发展进程方面的资料,为文本解读提供更多参数信息。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纷纷查找相关典籍,或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最后整合了一大批相关资料信息。如:“1998年美国小老鼠克隆成功,后来克隆牛成功。”“上个世纪,世界已有6类细胞克隆后代成功。”“2000年,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成年山羊细胞克隆出两只山羊。”“克隆技术有可能给人类带来更大惊喜,培植人体器官。”这些材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对克隆技术有了多维认识,对提升文本解读品质也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精心研读,找到阅读突破口,用创新解读形成重要学习契机,帮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核心。教师深度挖掘教材本义,设置悬念质疑问题,对文本思维进行横向联系,自然能够形成众多教学生成机会,为学生阅读思维顺利启动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