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莹莹
摘要: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文章、诗歌的意蕴也只有在读中去品味,才能得其神韵。在漫漫初中语文教学路途中,我一边积极探索,一边总结经验,下面就结合这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上的一些探索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学生 主体作用
一、初中语文阅读现状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欠读”。随着电视、网络、游戏等娱乐方式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并占据重要地位,学生们离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越来越远。尽管多数学校也设制了早读课、阅读课,但几乎已形同虚设。阅读课上的大多数时间,学生都是在用耳朵听,靠听觉从老师嘴里间接获得信息。我们知道,任何语言文字,一旦摆在阅读主体面前,它就是一种客体,一种对象,一种客观存在,必须由主体自己去认识,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去把握,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诚然,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但“讲”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读”。可是现在讲授太多,读书就成了陪衬。学生的眼睛大多在看老师,成为“听信息”的辅助器官。这种直接与间接,视觉与听觉,读与讲的本末倒置,正是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源。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
二、相应的解决对策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因而课标中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从本质上说是主体主动地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因而阅读只能是学生的阅读,学生的实践,决不能用老师的阅读实践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2001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显而易见,在新课标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以发展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功能为宗旨的,它不仅是一种“对话式”阅读教学,更是一种“个体式”阅读教学。它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对文体进行品味、求真、索疑。它倡导的是一种轻教重导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以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的原则,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真正把阅读作为一种认识,一种实践,一种技能,尽量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不能满足于以讲授为己任,不能用大处小处面面“讲到了”作为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自己用眼睛和脑子,直接从课文中发现所要掌握的内容,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否定老师的作用而一味迁就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作为阅读主体存在,同时还兼有阅读计划的拟定者、阅读信息的提供者、阅读情境的设置者和阅读过程参与者的多重身份,所以教师要引导并教会学生学习读书的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不能像慈母喂婴儿,嚼烂了再喂给学生,而应是一位营养师,指点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吃,如何搭配;教师不能像保姆带孩子,亦步亦趋地紧跟着,更应是裁判,站在通向语文天地的跑道边,为跑正道的加油,为跑叉道的纠偏。要坚持阅读以课文为中心,不必以研究者自居,在作者意图,时代背景等方面大做文章,也不必学时髦的批语家,什么新潮就推销什么。教师应是一位博学的智慧者,提供材料,启发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而不是把学生当作全方位的灌输对象。因为阅读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知识、思想、人生、审美等尽在其中。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当“杂家”,因为“杂”就意味着不专,“杂”常表现为卖弄,这正是重视讲授轻视发现的原因之一。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专家,起码成为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的专家。
2.发现式阅读法
阅读教学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为主,也就对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单让学生“发现”可能会出现偏差,仅靠教师“讲授”效率又太低,二者并存互补,教学才会有所改观。一开始,教师可以多讲一点,但讲并不是目的,只是示范,引导学生“发现”,以期达到不用“教”就能“读懂”,才是根本。以后则越讲越精,主要在明确要求,纠正错误,传授方法,启发创新几方面进行讲授。课文的阐释,主旨的概括,应让学生自己把握,教师的责任是指出哪些地方不够准确、全面,如何前后贯通。字词句段的理解,多种写法的运用,应让学生自己体会,教师的责任,是防止学生咬文嚼字,固执一点而导致整体“失控”。较复杂的课文,应让学生结合有关资料自己揣摩,教师要提醒学生,任何一种對作者意图的还原都有偏差性,只有课文本身语言文字负载的内容最为可靠,至于判断评价,更应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提醒学生,对不同看法应互相尊重,并存互补,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望文生义,断章取义。这一切,都只能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前提下进行,是阅读的扩展和补充,不能喧宾夺主,就像当下某些公开课,只求切入新颖,花样多变,问答精彩,手段现代,却把最基本的阅读丢在一边了。语文课上要以学生的读为本,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
我们知道,母语的学习常常是不需要“教”的。古今中外,许多大作家,有志青年都是通过自学而成才的。目前中学里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大多是因为阅读面广、课外涉猎多,说到底还是自学,用自己的眼睛和脑子直接从文本中发现,选择和摄取了更多的信息。为什么课外学的反比课内学的效果好,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了。为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强化阅读的认识功能和实践能力,以学生阅读,发现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精心设计“讲”,培养学生的阅读发现能力,那么,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可以提高的,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这样,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05).
[2]张英丽.如何在课堂阅读中贯穿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