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能力为导向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2015-05-30 13:49:31郭福庆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学科探究教学模式

郭福庆

自主探究教学就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的教与学,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核心,以现行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要自觉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探求学问。自主探究学习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014年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高考命题要从“知识立意为核心”转向“能力立意为核心”,由此进一步明确选拔人才要以能力为主要标准。能力立意为核心的试题特点是:以实际问题为载体,设置新情境新问题;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择考查的知识;考查的知识主要是主干知识及其体系;所提设问是对实际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思考;答案要求体现对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试题的本质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即在知识和材料的双向建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变化真正的能检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选拔人才,是招生考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和课改的理念,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必要的改革,推进以学科能力为导向的自主探究教学成为大势所趋。

考试大纲规定,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学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究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这些学科能力概况起来实质是包括了阅读(获取和解读信息)、思考(调动和运用知识)和表达(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三个方面基本能力,恰好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长,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教师在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应以培养这几方面能力为导向。

根据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可以把自主探究教学分成阅读、思考和表达这样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三个部分。

一、阅读。自主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必须把以往学生以“听讲”为基础变为以“阅读”为基础,无论是新授课还是习题课老师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教材或学科材料中蕴含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没有经历学生阅读这个环节老师直接讲解知识,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老师捆绑,学生又何谈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阅读方法。政治学科为了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文字、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和理解有关信息首先要做到抓住材料的主题,必须弄清楚整个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的,这样可以形成对材料的整体认识。其次,通过断层找出关键词理解每个层次的意思以及每个层次与整个材料主题的关系。另外,阅读过程中关键的是要读出材料背后体现的知识和理论,这样才能增强理解材料信息的有效性,对材料形成深入的认识。最后,要引导学生读出问题,可以是阅读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可以是创新性能够引起思考的问题,以此对材料信息进行升华。以下面一题为例说明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阅读。

天人关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①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道之大原于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首先,读主题:天人关系,整个材料都是围绕天人关系展开论述的;

其次,划层次找关键词:总分层次,关键词是儒家“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

再次,材料背后体现的是有关哲学的基本问题、规律的知识;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有无问题,有无个人独到的见解。

学生通过阅读对材料有了深入透彻的理解,自主探究教学完成了最本质、最基础的一个环节。

二、思考。独立的思考能力是自主探究教学必不可少的过程,独立思考能够更加突出自主性,决定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深度。

独立思考不是没有依据的主观随想,而是依据事实、相关知识进行的合理的有逻辑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自主学习中获得的相关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思考要侧重于逻辑性,把握好事物之间、知识之间、事物和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不是混乱无序的乱想。因此,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学科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全面扎实的理解,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关注周围世界的变化,为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提供基本的素材。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思考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尊重和理解学生,不搞思维绑架,这样才会使自主探究教学走向深入。

三、表达。表达是一门艺术,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自主探究教学需要表达和交流。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头口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测试。要想引导学生提高表达能力需要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使学生逐渐敢表达、想表达。表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使用的准确性、过程的逻辑和需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同时,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讨论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式教学是自主探究教学的题中之义,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小组讨论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对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同时又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想法,实现知识、思维增值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是自主探究教学增强表达能力常用的教学手段。

总之,自主探究教学以学生为本,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自主探究教学以学科能力为导向,在学生自主成长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能力,可以培养具有一定学科素养和創新潜质的人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改革的时代精神。

猜你喜欢
学科探究教学模式
【学科新书导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