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晶(1990-),男,汉族,江苏,研究生在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摘要:长期以来,车险一直在财产保险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高度集中的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却存在严重的弊端。在社会公众和保险行业对车险改革的呼声高涨的背景之下,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历经两轮失败后即将再次启动。本文首先厘清了车险费率改革发展的历史,并且从保费收入增长率、赔付增长率等角度剖析了车险市场近几年来的发展状况,论述了部分车险费率居高不下的客观原因,从改革细则入手,描述了车险市场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费率改革;车险市场;效率提升
一、车险费改始末
2015年2月3日,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国保监会财产险监管部向中保协、各财产保险公司,黑龙江、山东、青岛、广西、陕西、重庆六省市保监局下发《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三輪车险费率改革由此定下基调。文件规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需要进一步对2012版示范条款进行修订完善以制定出新的示范条款,并且“财产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使用商业车险行业示范条款或自主开发商业车险创新型条款。同一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同时使用示范条款和创新型条款。”相比较之前的条款规定,这次的修改将赋予财险公司很大的自主定价权,同时对创新型条款的鼓励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车险市场的产品供给,给予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对促进车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反观历史,车险费率条款市场化改革之所以经历了戏剧化的来回反复的改革过程,是因为监管层所面临的车险费改“一放就乱”的无奈之举:2003年车险费率市场第一次在全国放开,车险条款和费率可以由财险公司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车辆类别、地区、司机驾龄等因素自由制定,改革全面铺开之后,各个大小保险公司均推出了自己的车险条款,丰富了车险产品,但是由于价格战的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2003年车险业全年的亏损;2010年下半年,保监会再次尝试在全国推行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结合2003年的全面放开挫败后的经验,保监会对商业车险费率采取了“限高不限低”的政策,但是结果表明,虽然已经有了03年的前车之鉴,但是价格战还是在监管放松之后全面拉开,之后保监会只能再度出手整治车险恶性竞争的乱象,改革再次以失败而告终。由于之前两次费改的失败经历,保监会这次发起的车险费率条款市场化改革不免让人心存担忧。
二、中国车险市场的近年来发展情况
1.保费收入增长率明显低于赔付增长率
从2003年到2006年的数据来看,保费收入增长率与赔付增长率几乎趋同,07年赔付增长率高于保费增长率,08、09年的赔付增长率保持稳定,而09年的保费收入增长率也达到了近10年来的峰值水平,保险公司的资金压力明显放缓。但是自2010年以来,赔付增长率明显高于了保费收入增长率,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平安、太保的综合成本率近年来连年上升
图2三大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趋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人保、平安、太保车险三大“巨头”公司,在07年车险市场费率统一之后综合成本率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自2011年以来放开车险市场之后再次出现了类似于03年放开之后的一轮上涨行情,2013年的综合成本率已经接近于100%,虽然总体还是处于盈利状态,但是前景不容乐观。
3.车险承保利润率近年来不断下行
从车险整个市场来看,由于全国保险协会统一制定包括车辆损失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两个险种的A、B、C三套产品,实际上又回到了统一车险费率的时代,从而使得承保利润率连年上涨,直至2011年再次放开,利润率再次进入下行通道,一直到2013年出现全行业亏损的窘境。
三、中国车险市场运营状况恶化的原因分析
1. 代理费用高昂
2003年全国推广车险费率改革之后,保监会规定代理费用一律被限定为8%,但是后来由于各保险公司单一追求保费收入最大化,扩大市场占比,导致恶性价格竞争,最终行业公约规定手续费比例上调为15%。车险市场代理费用高昂的问题一直是制约车险公司利润增长的巨大阻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的佣金收入,包括产险以及寿险,均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从08年到12年几乎上涨了有三倍之多。这极大的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
2.车辆维修成本增加
车辆维修成本一直是影响车险赔付率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车辆维修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车险行业的整体利润。从2004年以来,车辆使用维修成本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增长率在2008年又一次回落,但是自2008往后增长率连年增加,2012年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峰值的45%。
四、结语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是当今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环节,对于中国市场放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但是改革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之前两次改革失败的背景之下,更要注重防范此轮改革可能存在的风险。虽说相比较前两次放开,这次的方案做了很多适应性的调整,比如当附加费用率为零时,基准纯风险保费可以作为一个底线价格,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避免先前行业价格战的局面。但是经验判断,各车险保险公司目前仍然存在片面追求保费最大化的强烈动机,在方案对于价格底线做了限制以及制定好车险定价的框架的基础上,监管层对于框架的遵守以及实施依然要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职责,从而避免车险价格战再次爆发。(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焦扬.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及对策[J].上海保险,2010(12)
[2]陈艳茜.车险人伤调查问题浅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3(2)
[3]王黎明.关于机动车险理赔过程的风险管理和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计,2012(2)
[4]崔惠贤.车险市场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基于费率市场化改革背景[J].保险研究,2012(6)
[5]陈文辉.稳步推进车险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2014(15)
[6]刘兴丽.我国车险市场需求实证研究[J].上海保险,2014(8)
[7]刘冬.新一轮车险价格战爆发风险不可忽视[J].中国保险,2014(9)
[8]李若瑾.台湾地区交强险带来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7(6)
[9]陈扬.车险被反垄断,冤不冤[J].中国金融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