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会计人才供求矛盾下的会计专业就业难之探析

2015-05-30 06:52吴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就业会计专业

作者简介:吴振(1979.09-),河南商城人,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现从事会计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量比较大,但是会计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文章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会计就业难的实质是人才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并还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供求矛盾;就业

会计专业是我国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也是学生较多的专业之一,每年大量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就业,他们能否顺利就业是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近年来会计人才需求情况来看,由于各行各业、各种单位几乎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会计人才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当前各大网站招聘信息显示,财务会计类岗位招聘数量一直位于招聘岗位的前列。根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5年春季全国需求最旺盛的十个职业中,财务会计类人才位于人才需求榜第四位。社会对会计人员需求这么大,是不是意味着会计类毕业生的择业空间非常大呢?事实并不是这样,当前的情况是,今年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其中相当一部分的2015届毕业生还未找到工作意向。一方面人才需求量大,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困难,人才供求的矛盾似乎让人看不懂,但仔细分析,就不难找出原因。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有数量的原因,也有质量的原因,还有思想观念的原因。

一、数量的原因

(一)大量高校盲目设立会计类专业。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校开始进入“扩招”模式,这种“扩招”有利于提高高考升学率,满足大量学生上大学愿望,并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扩招”的弊端也很明显,各高校为了争夺生源,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十几年下来,会计类的招生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上升;另外,高校“扩招”不仅体现在会计类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上,也体现在开设会计类专业的高校数量的增加上,由于会计类专业不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因此专业设立相对容易,从而很多高校纷纷开设此类专业,甚至部分一直都没有财经类专业的纯农业、师范、理工类院校也要分一杯羹,加入开设会计专业的行列当中,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导致的结果是开设会计类专业的高校激剧增多,每年会计类专业毕业生的数量自然也居高不下。

(二)非会计类专业的人员进入本专业。因为会计类专业门槛较低,就业机会比较多,所以不少非会计类专业的人员也进入了这个行业,由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报考要求比较低,非专业人员一般会报名会计培训班,经过短暂学习培训后考过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可以找工作了。社会人员大量走捷径,一方面造成各种财务类的培训班火爆,一方面也给会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极大冲击。

二、质量的原因

(一)会计类岗位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会计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技术,企事业单位招聘的会计都要有动手能力,比如:能手工做账;能操作会计软件;能申报纳税;能办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业务;等等。然而,不少会计类毕业生不具备这个能力,因为很多高校只是简单开设会计专业,实训课设备和实训课师资达不到专业培养要求;有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观念上没有转变过来,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结果只能是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二)会计毕业生工作经验缺乏。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会计时会特别注明:要求有工作经验×年,这个规定也是毕业生的拦路虎。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是不是太苛刻了?从企业角度来看,招聘的会计人员如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那么在工作中不需要培训,企业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企业的要求也无可厚非。会计类应届毕业生怎么获得工作经验呢?毕业前的实习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实习生到了实习单位学习不了什么工作经验,因为财务是企业较核心的部门,处于保密考虑,实习单位一般不会让实习生接触到本单位的真正的财务数据,所以实习生的实习很多只限于了解一下财务的皮毛,谈不上获得工作经验。

三、思想观念的原因

(一)在就业方向上,一部分毕业生没有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填报专业不正确,没有从自己的理想、兴趣出发,只是盲目跟风;有的则是家长不管孩子的思想直接干预专业的选择和填报,结果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本提不起来对会计专业的兴趣,不好好学习,宝贵的大学时间白白浪费了,毕业后不想从事会计工作又没有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果陷入两难境地。二是不少高校缺乏真正有效的就业指导。这些高校虽然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只讲讲理论知识,没有切实从大学生就业方向上以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就业上做真正的有效的指导。

(二)会计类毕业生就业思想观念落后。很多毕业生没能正确认识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天之骄子”,所以在就业时追求工资高、工作体面、工作轻松的工作岗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外企是他们择业的重点,然而福利待遇好的单位企业毕竟数量少,能提供的會计岗位有限。民营企业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力军,但民企无论在生存发展空间上,还是在所提供的薪资福利水平上,都无法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企相比,很多毕业生又不愿进入民企就业,导致就业难。

(三)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 90 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在家人呵护下成长,他们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自己独立性较差。在就业上,部分毕业生自己不努力,总是指望家长通过关系网找工作,然而不是所有家长都能给孩子找到工作,有的毕业生对家人帮助找的工作不满意而又不愿就业,在家“啃老”。

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前行,企事业单位需求的会计人才要么是知识扎实、经验丰富、会管理的中高级会计人才,要么是踏实肯干、动手能力较强、能处理单位账务的实用性会计人才,因此这两种人才需求量大,而当前会计专业生人数庞大,但不是绝大部分都能达到要求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是,当前会计人才供求矛盾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会计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实质是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源于高校会计专业设置、会计人才培养、会计专业毕业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就业观念与现实的会计人才需求相脱节。

解决会计专业就业难的建议:

1、高校应合理设置会计专业。高校经过十几年的扩招,招生规模已经足够大,2015年毕业生达到700多万,就业形势严峻,对于这种局面,各高校在设置会计专业时应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合理开设会计专业,合理确定招生人数,避免“会计满大街都是”的局面出现。国家应通过就业率等指标加大对高校专业的考核,高校就业率低的专业应警告或取消。

2、会计人才培养上应以就业为导向。大部分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应以建设“应用型会计人才”为目标,注重会计实训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在会计课程中的比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校还应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在实践、实习等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特别是在实习时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处理过程,如此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另外,高校还应鼓励和督促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会计从业资格等证书,毕竟会计从业是有门槛的,毕业时双证书(毕业证、职业证书)会提高会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会计毕业生应转变就业思想观念。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应在学校及教师的指导下做科学的职业规划,如果对会计不感兴趣可以申请转入其他专业;如果选择了会计专业,就应坚持走下去,在校期间学好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由于会计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因此毕业生在就业时,思想上不可好高骛远,不可存在依赖性,应树立的观念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和岗位,踏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当前的中国,经济不断改革深化,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现,國家鼓励创业、创新,整个社会创业潮开始萌发,会计毕业生不仅要转变就业思想,还应创新就业思想,大学生是有知识、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在毕业时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大胆创业,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解决其他人的就业问题,整个国家也会因创业而蓬勃发展。

会计就业难反映了中国人才结构性矛盾的现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积极面对,共同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会计人才的供和求趋向一致,最终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和“天下英才归我用”的良好的会计人才供求局面。(作者单位:郑州财经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王文仁.当今会计专业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北旅游技术学院学报,2015,20(1),86-89.

[2]刘颖.会计专业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5),201-202.

猜你喜欢
就业会计专业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