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卫娟
【摘要】:教育的根本不仅在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更在于塑造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民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结合科学学科潜在的文化元素,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启迪心智,张扬个性,放飞心灵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人文环境 科学文化 整合
“马加爵案件”和“刘海洋事件” 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鲜艳的花朵遭到随意的蹂躏;可爱的小猫、小狗遭到不经意的嬉杀……
作为科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否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人文教育。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有独到的见解:“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決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科学教育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日益显示其必要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作为担任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科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更应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探讨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一、创设人文环境,让课堂在人文渗透中积累文化底蕴。
弘扬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落到实处,首要的因素是师生心灵的开放。开放的心灵,就是民主的心态。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探究的快乐。
张根兵老师在教学《杠杆的研究》时,唱着《宰相刘罗锅》主题曲《清官谣》中的一段:“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呦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作为课的开始。歌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这样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伴随着歌声出示一杆大秤。穿插介绍秤砣、秤星等部分的名称。并找出秤作为杠杆的三要素,肯定秤是一种杠杆。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用它作为道具,展开研究,拉近了杠杆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后面的后续研究。至于歌词中蕴涵的为人为官的道理,就靠学生自己去领悟了。随后简单介绍介绍秤的发展史。从秤的介绍引申到杠杆的研究就顺理成章了。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整节课的气氛十分融洽,大大增多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在活动中学生觉得教师和自己是平等的,大家一起观察一起发现,学生整堂课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更能加深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孩子们在张老师创设的人性化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学习科学的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下,课堂不再是枯燥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场所,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发掘人类文明,探索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的乐园。
二、演绎科学文化,让科学在与人文的融合中获得升华。
“知识不等于能力,能力不等于文化。文化是须反复渗透,长期积累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科学课堂基于知识,发展能力,更应该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将科学与人文相融,使二者在融合中获得升华。
1、 叙说科学家的趣闻、轶事,激发学生兴趣。
在人类漫长的科学探索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将他们身上发生的趣闻、轶事适当介绍给大家,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心理距离。感受科学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沉与浮》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浮力的过程。
在学习《动物的栖息地》时,讲述珍妮·古德尔和法布尔的事迹。着重介绍法布尔在《昆虫记》中的一段话:“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他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是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在探究死亡,而我探究生命。”为同学描述《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断,其栩栩如生的描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热爱昆虫之心,深深感动了学生;他的工作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课堂,在开展动植物探究时,法布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看到校园里被风吹落的小鸟,孩子们会主动想办法送回鸟窝;会为死去的小狗伤心难过……当孩子们充满了对小草、小猫的生命关怀时,他对于高级的生命、对于人的生命能不尊重吗?
我还组织学生观看野生动物摄影,倾听野外摄影师们的肺腑之言。当看到一位深海摄影师遭到鲨鱼的攻击,21天内做了九次手术,但在痊愈后,又重返海洋时,同学们震惊了。摄影师说:“意外是难免的,但不能怪鲨鱼,我并不怨恨鲨鱼,我热爱大海,热爱大海中的生命。”孩子们被深深感动了。
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他们的献身精神,热爱自然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对科学家的这种精神产生共鸣。在这些故事中,每位学生都将有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生命价值的升华。
2、演绎科学思想、发现、猜想,启发学生智慧。
追求真善美是人的天性。追求真是科学的使命,发展和升华这种天性,并使之理性化始终是人文主义及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很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科学课堂中将学生的猜想、发现、思想与人类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猜想、发现、思想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对启发学生智慧是很有帮助的。
3、关注课外知识的学习,开拓学生视野
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的知识补充到教学中去,因此,在现代的学校里,阅读科学书刊,学会用现代化媒体查阅资料就成为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鼓励学生阅读科普材料,观看科教节目。在我们班《探索》、《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狂野周末》……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课堂上学生经常聊起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的预留几分钟时间让孩子交流自己课外学到的知识。说的同学“眉飞色舞”“自信满满”,听的同学津津有味,神情专注。这样的安排,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对他们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是无庸质疑的。
三、整合多门学科,让学生在知识整合中提高人文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学,要有一种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观。各学科知识的整合是一个不断收集、不断更新、不断积累建构的过程,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该使人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在现代的大科学时代,許多重大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多学科多方面力量的协作,协作里就需要一种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尊重人、理解人,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等。因此,科学课堂上应建立整合多门学科的大课堂教学观。如:科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科技资讯;采用科技小报等多种反馈方法,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四、反璞归真,让学生在运用科技时感受科学与人文的交融。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我们应该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技术的运用也预示着、包含着某些更开放的人文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整个世界的更大的视野,使人知道面对整个宇宙要谦虚。人虽然重要,可人也不是唯一的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重新定位自己,进而使我们拥有一个开放的人文价值观念。科技还给我们提供新的创造性的道德规范、提供更多的材料与创造形式供艺术创作。它还使我们可以采取更有效的行动、来建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教学《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时,当讨论到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时,有同学设想:如果在地下室安装许多面镜子,调整好角度,当阳光射入时,经过反射,可以将整个地下室照亮。这可能是他的一个突发奇想,但他的创造性很值得欣赏,从理论上讲,它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风的观测》时,说到:风有力量。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大风可以吹倒房子;有的说:风推动帆船前进;有的说:风车就是利用风的力量进行磨面的。有的说:当我们迎着风走路时,能感受到一种向后推的力量,风越大,这种力量也就越大,说明风有力量。……
联系学生生活,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与人文相通相融则“育人”,相割相离则“制器”。正确地把握教材中的人文理念、人文情操、人文精神、合理地加以阐述,有效地加以渗透,正确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欣赏、善待他人,积极面对自然、社会,使孩子的心智得以健全,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我们要努力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光照亮我们的科学课堂!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3]钟启全等主编:《解读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
[4]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5]杜时忠著:《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6]王琪,刘春芸:《生命是教育之本》,人民教育,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