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芸
摘要:构建“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乐于合作、共同探究”的积极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以“爱心为本,尊重为根;发扬民主,充分信任;积极欣赏,发展个性”,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当中。
关键词:师生关系 爱心 尊重 民主 信任 欣赏 素质教育
课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阵地,课堂是决定教育效果的第一因素。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或直接或潜隐的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构建新型的、高效的、更有魅力的课堂,那么现代课堂的高效、魅力、新颖从何体现呢?我觉得师生关系这个要素的作用的凸显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
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特定的社会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在工作中我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专业精神工作认真,但是教学效果却常常不佳;而一些优秀教师却常常轻轻松松甚至“稀里糊涂”的就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那些能够轻松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师往往都具有一个典型特征——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把“积极”的师生关系构建引入语文课堂,提升我课堂的魅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是我在工作中常常思考的一个命题。
“积极”的师生关系应该包涵“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乐于合作、共同探究”。这些特点在课堂上的“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同时发生。相互尊重指“师生”“生生”地位上的平等与人格上的尊重。在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在课堂的中的地位被“神化”,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享有伦理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优势,所谓“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夫”即为这种优势的反应。由此,形成传统的“授—受”的知识传递方式,而积极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对话指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只有角色分工不同,交往态度与对话方式平等。而传统的课堂对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话”,更趋近于“训话”。乐于合作是指在探究知识的方式上能够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分工与探讨。这是保护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共同探究强调的不是探究而是“共同”,这是对传统课堂中师生地位的颠覆,师生怀有对知识的“同样的敬意”,师生、生生在课堂上要有“共同”教育教学的目标,共同的学习目的、共同的学习理念,师生、生生了解并能夠“统一”的进行分工与合作,这是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在这种“平等的交往”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信任、尊重的情感交流。在情感的交流与升华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魅力。
为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我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摸索。
一、爱心为本,尊重为根
爱是人与人之间所有良好关系的基础。积极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离不开“爱”字,教师的爱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传统的师生交往中,常常是“爱之深,责之切”,学生尚不成熟,有着比成年人更迫切的情感需求:更敏感于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初中学生更是有着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我的课堂里注重把这种“师爱”转变成尊重、关注、鼓励。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倾听。沟通和倾听是师生情感的桥梁,也是在课堂上表达尊重最直接的方式。语文课的特点决定沟通和倾听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作为教师需要放大这种从学科固有的特征。在课堂上教师的肢体语言是表达尊重的另一个因素,激励的眼神,优雅的引领手势,微笑的面容都是尊重的表达式。教师的尊重还表现在合理运用提问,唤醒学生的自尊。尊重既是相互的,也是学生内心渴望的,初中学生由于学业成绩、师长的责备等方面的原因引发的自我否定现象比较多,进而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自尊心,不懂得自尊的人很难学会尊重别人。我在课上也注意了这个现象,除了通过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外,我注重了用不断成功唤醒学生的方法。总之,要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包容他们的失误和偏差,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但是,教师的爱与尊重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无原则的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性,因为理性,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
二、发扬民主,充分信任
教学民主是建立“积极”师生关系的法宝。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常常是居高临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即是这种思想的代表说法。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引领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剥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自由表达。积极参与和自由表达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才能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发挥出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诚如教育家罗杰斯所说: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的态度也决定着学生在思想、行为中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得到多大程度的保护。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充分信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的民主与信任是建立“积极”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
三、积极欣赏,发展个性
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出多少满分的学生,还应该引导学生带着积极的意志品质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学生能够积极的生活与其说是一种态度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因此,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能够以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开端,它反映了孩子对知识的一种渴求,教师要充分保护它,利用它。好奇往往伴随着错误,善于保护孩子好奇心的教师就是一个善于处理孩子失误的教师。对孩子由好奇心而引发的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行为,教师要抱以真诚的期待和欣赏,这种期待和欣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对学生而言,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学会欣赏学生,教师就学会了沙里淘金的真功夫。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语文学科本来就是充满个性认知的学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认知正是语文学习不可多得的品质。我在课堂教学中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每一个回答。我们要注意的是区分学生的个性与任性,保护个性绝不是纵容任性。
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校生活成为学生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把素质教育贯彻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是我们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