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耿飚和蔡文治:相逢一笑泯恩仇

2015-05-30 10:48:04
党史天地 2015年13期
关键词:耿飚文治罗瑞卿

1946年,罗瑞卿和蔡文治在谈判桌上面对面地较量。到了1950年代,在隐蔽斗争战线上,他们又进行了较量,但已不是面对面了。1980年6月,耿飚赴美访问,蔡文治夫妇诚邀耿飚夫妇到他们家做客,二人握手言欢。10月,蔡文治夫妇应邀访华,此时罗瑞卿若仍健在,同蔡文治也是会相逢一笑泯恩仇的。

罗瑞卿,四川南充人,1906年出生;蔡文治,湖北黄冈人,1911年出生。他们虽是黄埔军校校友,但当罗瑞卿在武汉上黄埔军校第6期时,蔡文治还是武汉第二中学的一名高中生;而当蔡文治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适逢“九一八”事变愤而回国转入黄埔军校第9期就读时,罗瑞卿正在红军中转战赣南闽西。因此,他们此时毫不搭界。

耿飚,湖南醴陵人,1909年出生,13岁就到水口山铅锌矿当童工,1930年参加红军。此时,他和蔡文治也不搭界。后来,他们的人生轨迹曾经有过三次交集。

第一次:罗、耿和蔡同在北平军调部

1946年1月5日,国共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1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并达成《关于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

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是履行停战协议的机构,受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组成的军事三人小组领导。三方各设参谋长一人,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共方面的参谋长,国民党方面的参谋长是蔡文治,美方的参谋长是海斯克。为了执行任务方便,中央军委特别授予了参加军调部工作的人员军衔。叶剑英、罗瑞卿、滕代远、饶漱石为中将;耿飚为少将,任中共方面的副参谋长兼交通处处长。

1月14日,耿飚乘美国飞机到承德,将时在承德、任晋察冀野战军政治委员的罗瑞卿接到北平,履行参谋长的职务。

由于国共双方立场尖锐对立,执行军调部的任务便离不开吵架,而美方则袒护国民党,拉偏架。耿飚向罗瑞卿介绍了他代替罗瑞卿参加的第一次参谋长会议,与国民党方面的参谋长蔡文治在会议上争吵的情况。蔡发言骂解放军为“共匪”;耿飚则回敬他,称国民党军为“蒋匪”。双方争得脸红脖子粗。

这种“争吵”留下了许多唇枪舌剑的记录,其中让罗瑞卿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他和蔡文治的交锋。在一次会议上,罗瑞卿说,狡辩改变不了事实。蔡文治说罗这话侮辱了他,要罗道歉。美方参谋长海斯克对蔡文治说,罗用的是第三人称,不是指你,可以不道歉,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4月间,罗瑞卿乘美国飞机到延安向毛泽东报告工作。罗瑞卿把他同蔡文治关于“狡辩”的争论说了一遍,毛泽东听后大笑说: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对国民党的假报告,要坚决顶回去。

第二次:罗瑞卿和蔡文治隔海注视长白山区

1948年初,美国政府见蒋介石大势已去,美国中情局在中国的头目肖太滋便到南京与蔡文治联络,策划组建“自由中国运动”组织,又稱“第三势力”。

1949年在香港,蔡文治与肖太滋接上了头,继续筹划组建“第三势力”。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很快成立了“自由中国运动”组织,网罗了胡适、于斌、许崇智、张发奎等人,并以“华东公司”为掩护,纠集国民党在港党政军上层人物,积极招兵买马。张发奎等人并未进行实际活动,但蔡文治在朝鲜战争期间参与了美国策划的对华暗战。

1952年8月,公安部发现长白山地区有敌人空投的特务在活动,立即一面发动群众,严加盘查、防范,一面组织力量进山搜捕。

9月20日,美国间谍飞机空投一个化装成志愿军的特务,被群众扭送到安图县一派出所。经审讯,知其名叫李英军,参加了“自由中国运动”的特务组织。这个组织的领导人是蔡文治。

据李英军交代,沈衡年队的五名特务将于近期空投到长白山区。10月4日,吉林省公安厅组织力量全歼沈衡年队,活捉沈衡年与电台台长等人。审讯中,沈衡年等人均供认,他们是由蔡文治领导的“自由中国运动”派来的。

为了进一步弄清美国间谍机关的战略意图,罗瑞卿同意东北公安部门利用李英军等人设法调动美国飞机前来空投,以将敌机击落,给敌人以狠狠的打击。

11月初,美特上钩了,空投了空取架。11月22日,就在敌机向空取架低飞接近的瞬间,我方枪炮齐发,飞机被击毁,美国间谍唐奈和费克图被活捉。

第三次:相逢一笑泯恩仇

新中国成立以后,耿飚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他“重新穿上军装,从事阔别已久的军事工作”,出任军委秘书长是在1978年8月罗瑞卿逝世以后,他是接的罗瑞卿的班。他回忆道:

我和罗瑞卿同志早在1932年就相识了。特别是在晋察冀野战军和十九兵团,我们更是长期合作指挥部队浴血奋战,一起出生入死,共同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工作中,我们不仅配合得很默契,合作得很融洽,而且,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一名政治委员,罗瑞卿同志善于抓部队的思想建设和党务工作,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处理问题一贯坚持原则。他秉性刚直,对错误的人和事,从不徇私姑息,批评起来很严厉,但是从不记老账,犯错误的同志改了就好。这是他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人格表现。他才思敏捷,活力洋溢,擅长讲演宣传,还会写文章、演戏,是位出色的宣传家和政治鼓动家。

1980年6月,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的耿飚应美国政府邀请,赴美访问。此时,蔡文治已定居美国多年。耿飚到美国后,蔡文治和夫人吴佩琪盛情邀请耿飚和他的夫人赵兰香到他们家做客。耿飚和蔡文治终于握手言欢,相逢一笑泯恩仇。

回国后,耿飚向叶剑英转达了蔡文治对他的问候,并建议邀请蔡文治夫妇来华访问。

1980年10月,蔡文治夫妇应邀访华,受到叶剑英、徐向前等人的亲切接见。耿飚也请蔡文治夫妇到家里做客。

此时罗瑞卿如果仍然健在.同蔡文治也是会相逢一笑泯恩仇的。

此后,蔡文治被选为全国黄埔同学会理事,一直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

1994年,蔡文治因病逝世。

猜你喜欢
耿飚文治罗瑞卿
耿飚之问
罗瑞卿:“阎王不要的人”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7:04
罗瑞卿在抗大(上)
黄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38
文治风华——《宋文治传》新书座谈会花絮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42
上海市付文治历史学科基地掠影
耿飚 究竟有多心细
党史天地(2016年14期)2016-05-30 10:48:04
耿飚之细
党史博览(2016年3期)2016-03-21 18:05:00
罗瑞卿大将的最后岁月
党史纵览(2016年2期)2016-02-29 07:28:46
耿飚:老百姓还会为你们求情吗?
党史纵览(2014年7期)2014-08-05 03: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