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清,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年仅11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见证人:邓小平、陈云等被“流放”江西时,他正任江西省革委会主任,与邓、陈有过来庄;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他曾斡旋于毛泽东与林彪之间;“九一三”事件之前,他曾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他因“上了贼船”受到审查和逮捕,而后又被免于起诉,在孤浊和落寞中度过了晚年。
程世清晚年罢官后居福州,其完名“半野轩”,为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朱绍良故宅,将军居一角,取名“野半庐”。
2002年10月20日,我(即本文作者)前往野半庐拜访程世清。程世清厅堂满挂名人字画:有杨成武书法条幅,书日:“松涛”;贺晋年竹画,题诗曰:“山清风尘一笑中,小圃锥管襟宽松,一生只画松竹梅,宏观漫天无限景”;郭清海对联日:“松柏老而健,芝兰清且香”;邱正平横批,书日:“海”,下款题识日:“世清同志学识似海,遂以海赠之。”
有传言说,江西景德镇瓷厂被林彪、程世清一伙改成了“水陆两用车”的工厂,车未造出来,精美的瓷艺却几乎破坏殆尽。程世清告诉我,“文革”中,他奉命至江西某兵工厂领导试验新武器装备,水陆两用车于1971年8月造出,并运往空军。
程世清言,“文革”期间,毛泽东每年至江西均为他接待,因此与汪东兴交往甚密,知根知底。程世清日,汪东兴早有防范江青之心,故而于庐山会议上积极拥护林彪设国家主席之主张。汪东兴曾派人与将军言:“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是谦虚,不要搞错了。”
程世清还告诉我,庐山会议最后一天晚上,他曾至毛泽东住处。毛泽东对他说:“林彪啊,还是要保的。”程世清建议主席留下,到南昌住几日,再和林彪谈谈。毛泽东微微笑说:“是个好办法。”
当晚,程世清急至林彪处,将主席的意思转达给林彪,林彪沉思片刻,欣然应允。程世清夫人劉秋萍说:“次日凌晨,我与世清去接林彪到南昌住,不料叶群执意不肯。我们只好送他们回北京了。”
程世清叹息说:“如果那天林彪留下来就好了!”
庐山会议期间,陈云发言论生产。王洪文批道:“老右派要翻案。”程世清大怒,斥王洪文:“新兵蛋子懂个屁!”当日晚,陈云特向程世清致谢。
1966年8月,程世清于青岛参加济南军区党委扩大会。是时传达军委文件,号召给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提意见。他与罗通将军一道上书萧华、杨成武,揭发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与苏联人交往密切及仿效苏联实行一长制事。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程世清因之受处罚。1972年6月28日被隔离审查,1978年10月23日又被关押于秦城监狱三年余。
1982年1月1 5日,程世清以揭发许光达事,被判为“诬告陷害罪”免于起诉。同年3月21日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退出现役,每月发200元生活费,政治、医疗按师级干部待遇转地方安置。1982年11月6日给予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
程世清囚于秦城监狱期间,蜇居斗室,伏案成三十万字长篇小说《柴山保故事》,原稿以圆珠笔芯裹胶布书写,字密如麻。书中故事源于将军儿时家乡生活原型,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他曾与姚文元、刘丰、王秉璋同居秦城监狱一室。程世清说姚文元:“只知道看书,有时也下下棋,但什么话也不说。他是个书生,不是搞政治的人,主要是听了康生、江青的话。
程世清晚年潜心学画,他作画喜以白布代纸,风鸣树偃,奇松怪石,飞禽走兽,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于画。笔意奔放,如哭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其画面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其胸中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
晚年的程世清还喜欢豪饮:60岁一日一斤,70岁一日半斤,80岁一日仍三两。他喜饮烈酒,尤喜竹叶青。不饮则已,一饮必微醺,则从未醉过。
程世清将军“文革”中多坎坷,大起大落。忽而身居高位为座上宾;忽而身陷囹圄为阶下囚。个中缘由,将军自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