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并未指定接班人 谁把蒋介石推上权力高峰

2015-05-30 10:48:04
党史天地 2015年13期
关键词:汪精卫接班人孙中山

很多人以为蒋介石是孙中山选定的接班人。当年寸步不离孙中山病榻的床前侍卫李荣否认了这一观点。他回忆:临终前孙中山呼唤了宋庆龄,呼唤了汪精卫,却没有呼唤蒋介石,他并未指定谁是接班人。既然蒋介石不是孙中山钦定的接班人,那他又是如何登上权力最高峰的呢?

孙中山并未指定蒋介石就是接班人

蒋介石1905年在东京由陈其美介绍认识了孙中山。但孙中山倚为股肱的军事人才,先是黄兴、陈其美,后是朱执信、邓铿、居正、许崇智和陈炯明。陈其美殉难,孙中山说“失我长城”;朱执信病逝,孙中山说“使我失去左右手”;对陈炯明寄以厚望:“我望竞存(陈炯明)兄为民国元年之克强(黄兴),为民国二年后之英士,我即以当时信托克强、英士者信托之。”

他依靠的不是蒋介石,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他未委派蒋重要的军事职务。

蒋首次在孙中山面前显露军事才能,是上书陈述欧战情势及反袁斗争方略,这才使孙中山对他有所注意。在陈炯明部任职期间,蒋介石又连向孙中山呈《今后南北两军行动之判断》、《粤军第二期作战计划》等意见,但这也仅使孙中山觉得他是个不错的参谋人才而已。于是孙中山委任给蒋介石的,多为参谋长、参军一类不掌握实际权力的职务。蒋先后担任过居正的参谋长,孙中山总统府参军,陈炯明的作战科主任,许崇智的参谋长,孙中山大元帅行营参谋长。

最先欣赏蒋介石的倒是陈炯明,他发现蒋的才能绝非限于参谋方面。蒋介石在陈部干了一段作战科主任,要辞职,陈炯明竭力挽留,向蒋表示“粤军可百败而不可无兄一人”。陈炯明说对了,最后他果真败于蒋介石之手。

蒋介石与陈炯明关系不错。1922年4月,陈炯明准备叛变,向孙中山辞粤军总司令和广东省长之职,孙中山照准。蒋介石不知陈意,还想找孙中山为陈说情。若不成,便也辞职。在回沪船上,蒋还给陈写信:“中正与吾公共同患难,已非一日,千里咫尺,声气相通”。但陈炯明一叛变,蒋立即抛弃与陈的友谊,站到孙中山一边。

孙中山正是因为陈炯明的叛变,第一次对蒋介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后来在《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序言中写道:“介石赴难来粤入舰,日侍余侧,而筹策多中,乐与余及海军将士共生死。”

但孙中山对蒋介石的性格及处事方式,却甚感头痛。蒋介石脾气暴躁,经常与周围人关系紧张;动辄辞职不干,未获批准也拂袖而去,谁去电报也召他不回。自1918年7月辞陈炯明部作战科主任,至1924年9月辞黄埔军校校长,6年时间中,蒋介石先后辞而复职竟达14次之多。

孙中山容忍了蒋介石历次辞职,唯独对辞黄埔军校之职不能忍受。创办军校建立革命武装,是马林1921年向孙中山建议的。1923年《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签署后,越飞又表示苏俄将提供款项、武器和教练人员,帮助建立军校。孙中山革命奋斗几十年,吃尽了无自己武装的亏,梦寐以求想建立这一武装。直至晚年刚有实现的可能,蒋介石又动辄撂挑子不干,确实大伤了孙中山的心。他对蒋介石深感失望。

历来极重兵权的蒋介石又何尝不知黄埔军校的重要。他真正不满的,并非仅仅“经费无着落”,而是在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一大”上,孙中山没有指派他为代表,各省党部亦没有推选他,国民党党史上极其重要的这次大会,他连一张入场券都未弄到。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启程北上。《国民党党史》记载,北上前两天,“总理令(黄埔)新军改称党军,任蒋中正为军事秘书”。这是孙中山给蒋介石的最后一个职务。孙中山北上至去世4个月时间内,再未给蒋介石任何信函和指令。

就连孙中山行将就木之时,他也未曾召见过蒋介石甚至叫过蒋的名字。当年寸步不离孙中山病榻的床前侍卫李荣回忆:“(1925年3月11日)至晚8时30分钟止,(孙)绝终语不及私。12日晨一时,即噤口不能言。4时30分,仅呼‘达龄的一声,6时30分又呼‘精卫一声,延至上午9时30分,一代伟人,竟撤手尘寰,魂归天国。”

鲍罗廷助蒋登上权力高峰

鲍罗廷是被派到中国来的共产国际或苏俄革命者,他是苏联驻华代表加拉罕介绍给孙中山的。加拉罕没有叫鲍罗廷去改造国民党,鲍罗廷也想不到,他到中国干的第一件、也是后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件事,是主持了对国民党的改造。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刺于国民党中央党部。当天,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向鲍罗廷。孙中山死后几个月里,鲍罗廷成了广州主要的掌权人物。表面上所有决议都由几个国民党领导人共同决定,实际是鲍罗廷说了算。鲍罗廷实际已成为国民党中央的大脑。

他在这个至关重要的会议上,提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建议:以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成特别委员会,授以政治、军事和警察全权。

“授以政治、军事和警察全权”的特别委员会三人中,汪精卫本身是国民政府主席,许崇智是政府军事部长,唯有蒋介石未任过高于粤军参谋长和黄埔军校校长以上的职务,他第一次获得如此大的权力。其实此前鲍罗廷就看好蒋介石,为此和总军事顾问加伦将军发生了很大分歧。

利用廖仲愷被刺案,蒋介石指挥军队包围了许崇智的住宅,指其涉嫌廖案;许崇智仓皇逃往上海。然后就是胡汉民。胡汉民之弟胡毅生与廖案有瓜葛,胡汉民先被拘留审查,后被迫出使苏联。

廖仲恺则被隆重下葬。

随着廖案的处理,蒋介石一石三鸟,三个夺取权力的障碍一扫而光。

这之后,蒋介石还剩下最后三个障碍:前台的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后台的国民政府政治顾问鲍罗廷,和心目中的死敌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东征大捷使蒋介石军功威名如日中天。

1926年1月广州举行国民党“二大”,到会代表256人。选举中执委时,有效票总数249张,蒋介石得票248张,以最高票数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议代表中共党员占100人左右,基本都投了蒋的票。

国民党“一大”连张入场券都未弄到的蒋介石,个人声名在“二大”达到顶点。

声名达到顶点后,他便动手了。

1926年3月发生“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又是一石三鸟。这回打击的重点变成了中国共产党,苏联顾问团,还有汪精卫。

鲍罗廷恰巧不在,苏联顾问皆被软禁,再用“整理党务案”把鲍罗廷架空;共产党人也在“整理党务案”后被迫退出国民党中央和第一军。

汪精卫斥责蒋介石的行动是“造反”,但斥责完之后,他也只有闭门谢客,悄然隐藏起来。4月初,汪精卫以就医为名,由广州而香港,由香港而马赛,远走高飞。

自此,没有人能够阻挡蒋介石攫取国民党的军政大权了。

猜你喜欢
汪精卫接班人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汪精卫叛国后中共“拥蒋反汪”方针的确立与实施
近代史学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8:46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少先队活动(2021年3期)2021-06-11 05:43:46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5:18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武力清党”之商榷
“颜控”陈璧君倒追汪精卫:彪悍的爱情不需要解释
山海经(2016年7期)2016-03-20 15:15:21
加油!接班人
电影故事(2015年26期)2015-02-27 09:02:40
WE HAVE BETRAYED THE REVOLUTION
汉语世界(2014年1期)2014-03-01 03:18:36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团结(2014年4期)2014-02-28 17:03:51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