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迪曼杯羽毛球决赛男双傅海峰╱张楠vs早川贤一╱远藤大由前三拍的技战术分析

2015-05-30 08:57:53林苏杰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张楠日本队接发球

林苏杰

【摘要】以第13届在中国东莞举行的苏迪曼杯为背景,以男双选手傅海峰张楠vs早川贤一远藤大由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本次比赛进行技战术数据统计,同时对双方家战术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2015年 苏迪曼杯 男双决赛 傅海峰张楠 早川贤一远藤大由 技战术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5年苏迪曼杯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傅海峰张楠vs早川贤一远藤大由前三拍分析技战术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博士硕士数据库、期刊数据库、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信息平台,围绕羽毛球男双前三拍的技战术,阅读相关优秀论文,对本次研究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析。

1.2.2录像观察法 通过多次观看比赛视频,认真详细统计2对运动员前场技术以及主动得分、失分的相关数据。

1.2.3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傅海峰张楠vs早川贤一远藤大由在比赛中前三拍的技术统计,分类对他们进行对比研究,找出男双前三拍的技术发展优势与不足。

2结果与分析

由于决赛视频的收集受到赞助商的转播切换,第二局开始的两个球没能收集到前三拍,文章出现的数据,都是有效收集数据。根据统计结果,男双决赛共打了三场,发球总数116个,中国队发球总数61个,发球失分4分,占发球总数的6%。中国队发球失分全都来自张楠,可能由于混双发球的站位与男双有区别而导致。日本队发球总数55个,发球失分6分,占发球总数的11%。日本队的发球失分全都来源与早川贤一,可能与日常训练有关。1号发球区中国队发球45个,日本队发球32个,各占本队发球总次数的百分比为74%、58%。2号发球区,中国队、日本队各发球3个、1个,各占本队发球总次数的5%、2%。而3、4号区域双方都没有发球分布,偷袭后场原本就是很少使用,距离较远,而且运动员意识上已经提前预判了,所以本场比赛没有落点分布。5号区域中国队发球9次,日本队发球15次,各占本队发球总数的15%、27%。6号区域中国发球分布依然是0,日本队也只有极少的分布1个,占本队发球总数的2%。纵观全场中国队发球区域分布比率大小依次为1号区、5号区、2号区等,日本队发球区域分布比率大小依次为1号区、5号区、2号区(6号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当今世界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的落点以1号区、5号区为主。

6号区域的出现,是发球偷袭后场,日本队也只达到一次战术目的,其余都被判发球违例。

中国队也尝试几次,但是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由统计可知中国队接发球53个,推球24个,放网26个,分别占本队接发球总数的45%、49%。中国队其余接发球方式占本队接发球总数的6%。日本队接发球50个,推球41个、放网7个,分别占本队接发球总数的82%、14%。日本队其余接发球方式占本队接发球总数的4%。中国队和日本队在接发球方式使用率上,日本队主要依赖于推球,而中国队则以推球与放网为主要手段,这样中国队可以提前注意“两腰”做到提前预判,填补意识空挡。在发完球要注意封住主要线路,为后面的击球争取主动。而日本队接发球多采用推两腰和底线,手段有点单一,建议在以后训练要多采用挡放网、搓球等主动性技术来处理接发球,给对方的第三拍出球增添难度。

统计可知,将中国队接发球第三拍52个,推球25个,抽球16个,挑球4个,放网2个,杀球、勾球、拨球各1个 。推球、抽球占接发球总数的48%、31%,其余击球方式占21%。从第三拍中国队击球方式可以看出,抽球和推球比率很大,击球的效果一般较多。而日本队接发球第三拍39个,挑球20个,抽球13个,推球4个,杀球1个。挑球、抽球占接发球第三拍总数的51%、33%,其余击球方式占16%。从第三拍日本队击球方式可以看出,挑球和抽球比率很多,而挑球是被动技术,抽球是一般技术,所以说在第三拍的较量中,中国队占一定优势,日本队处于劣势。结合最后比分可以看出,中国队也是以较小的优势取得比赛的胜利。

3、结论

3.1中国队男双是一个新的组合,而且张楠是兼项混双,在比赛当中可以看还是存在一些劣势,毕竟在大赛中配合较少,较之间比赛视频,总体表现要好于蔡赟傅海峰组合,毕竟蔡赟年纪36了。

3.2日本队男双整体水平较强,在比赛当中发球的稳定性不高,多次被发球裁判判违例。这样影响到了比赛的正常发挥。

3.3中国队的发球落点相对集中,稳定性较好,落点的多样性没有体现出来,日本队的发球落点相对较好,稳定较差。

3.4中国队的接发球放网比日本队多,第二拍的击球主动效果较多,而日本队接发球效果一般较多。

【参考文献】

[1]程勇民. 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男双竞技水平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 (4):88-90.

[2]林迠成. 谈羽毛球双打比赛的几个问题[J]. 中国体育科技,1978(8):16-28.

[3]丘玉芳. 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第三拍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1989(10):33-35.

[4]王文教.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0.

猜你喜欢
张楠日本队接发球
刘岩、张楠作品
The Desert Problem
张楠作品欣赏
文化产业(2020年29期)2020-12-09 03:59:22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浅析排球接发球阵型思维演变
一场比赛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攻防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1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ull/propeller interaction of submarine in submergence and near surface con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