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前身是1938年中共为抗日战争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3块领域,旗下共有20家一级利润中心,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华润燃气、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和华润水泥。2014年,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华润集团名列143位。
在很多经济案件中,调查如同收网,企业大老板通常是最晚被带走的那个。而对于华润集团案来说,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出事”似乎只是拉网的开始。自从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于2014年4月17日被调查之后,华润集团已有多名高管步其后尘。一位消息人士对媒体表示:“宋林为了自救已经不计代价。”随着案件脉络逐渐清晰,宋林及其背后的巨大关系网和利益链条也开始浮出水面。
华润掌舵人宋林落马
2014年4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华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4月19日,中央决定免去宋林领导职务。5月20日,宋林被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十五次主席会议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大名鼎鼎的华润,伴随着共和国一起长大,追溯其历史,甚至比共和国的历史还要悠久。
一个在共和国尚未诞生之时,在香港中环奠基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商号,一路走来,担负起党的重托和国家发展、民族崛起的重任。征程漫漫,如今不觉已70余载。如今的华润,从香港到内地直至海外,都已是如雷贯耳的资本大鳄,而更令这家企业充满一抹“高贵”气息的,则是它那曾经显赫的红色身份。
几年前,时任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说:“华润在新中国的成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百万支前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小车里装的许多军需物资则是华润提供的。”
然而,很不幸的是,时光推移至2014年,华润集团的董事长宋林成为“红色华润”76年历史上首个涉嫌违纪违法的掌舵人。媒体披露,宋林,这个“红色华润商业帝国”的掌舵者,近年来两度被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涉贪腐。
现年52岁的宋林,“出身并非豪门”,知情人透露,他的父母都在山东师范大学教书。说起宋林,宋林的三叔、80岁的宋吉彬介绍,1970年前后,7岁的宋林被送回曲水农村读书,由他照顾。
宋吉彬的儿子宋述平比宋林年长几岁,儿时常让宋林拉着粪车到山上送肥。宋述平说,宋林不爱干农活,就在车前蹦跳着走,宋述平就大声呵斥他。“他也不做声,我哈虎(呵斥)大了,他就憋着脸哭。”宋述平说,“从小就是个公式人,老实”。然而,不爱干农活的“公式人”宋林学习却很好,高中毕业考上上海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在威海当地,宋林被称作“胶东宋氏骄子”。
宋林1985年大学毕业后加入华润集团。30年间,他从一个实习生一路升迁,从经理、副总经理、董事,在华润系香港5家上市公司中执掌过4家帅印。2004年,41岁的宋林升任华润集团公司总经理。2008年,宋林担任华润集团董事长,成为华润集团历代掌门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然而,年轻的华润集团掌门人却因一“贪”之念葬送了美好前程,而他与情妇杨丽娟借外资投行洗钱的黑幕被扯开,华润集团腐败案的冰山一焦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
情妇充当宋林“钱袋子”
杨丽娟,英文名叫Helen,江苏吴江人。“一米七的个子,身材很不错。”她曾供职于瑞银投行部中国团队,级别是执行董事(ED)。“杨早年模特出身,与宋林有长期交往,曾经谈婚论嫁。”知情人介绍。
戴着眼镜、气质儒雅,能“统率干军万马”的宋林,在认识杨丽娟后,利用其职务影响,将其安排到华润的合作方瑞银集团香港和上海分支机构上班。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杨丽娟成为宋林收受贿赂和洗钱的重要渠道。
杨丽娟是宋林的“钱袋子”,帮助宋林将非法资产转移至境外。杨丽娟坐拥超过10亿元的资产,一些资产属于自己名下,还有一些则使用其亲戚的姓名。杨丽娟的资产包括苏州、常州、上海、香港等地的高端物业,还有存在境内外银行的存款。据媒体披露,杨丽娟2012年加盟瑞银,在其加盟后的两年中,瑞银在与华润集团有关的两项大规模债券发售交易中担任联合簿记管理人,并在华润集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项公开市场收购交易中担任主要顾问。而在此前,瑞银与华润的项目关系少之又少,媒体公开的仅有三项总计8.5亿美元的交易项目。来自Dealogic金融服务信息的数据显示,在杨丽娟加盟瑞银之后,瑞银为华润处理交易总规模由不足8.5億美元骤然膨胀到77亿美元。
雇佣情妇,一方面让外资投行获得巨额收益,另一方面旨在借机寻租的国企负责人获得了腐败和洗钱的机会。宋林案的曝出,让人们看到了外资投行在中国经济犯罪逐步升级——由雇佣中国官员子女,到雇佣官员情妇——情妇无疑比子女更有隐蔽性。
超高溢价收购案
实际上,这场反腐风暴源自一位媒体记者的举报信。2014年4月1 5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王文志在其微博上贴出了一封举报信,向中纪委实名举报宋林涉嫌贪腐。两天后宋林被调查,利益链条由此初露端倪。几天后,华润置地原董事会副主席王宏琨“因个人健康理由”辞职,并于25日传出被带走调查的消息;4月24日,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原首席执行官吴丁涉嫌违纪违法被带走调查。此后4个月中,香港中旅集团原副董事长、华润电力原董事长王帅廷,华润集团原协同办主任张春,华润集团原审计总监黄道国相继被带走,接受组织调查,紧接着又是王玉军。一张以宋林为中心的华润关系网,已经清晰地出现。
王文志举报内容的焦点,集中在2010年前后那场被诟病已久的华润电力对山西金业集团的高溢价收购案上。信中称,华润电力“在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的直接指示下”,“以不可思议的高价收购金业集团资产”。而这场收购案的主角,除了华润高管外,还有两位名声在外的富豪——山西前首富张新明和“7000万嫁女”的富豪邢利斌。
8月4日,在老友邢利斌被带走近5个月之后,张新明也被带走调查,他正是华润当初高价收购的金业集团的董事长。1998年,张新明创办了山西金业物贸有限公司,背靠能源这棵大树,日进斗金,在2005年荣登山西首富。但之后,嗜赌如命的张新明欠债累累。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煤炭行业遭遇寒冬,金业集团爆发危机,张新明开始运作借壳上市。2009年9月,金业集团与同煤集团签订重组协议。
但在2010年1月,同煤集团、金业集团、华润电力签署了“三方协议”,同煤集团退出重组。很快,华润集团在宋林的授意下迅速提前支付了81亿元收购金。同年2月9日,华润电力旗下公司华润联盛、中信信托与金业集团签署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3个月后,华润电力又作价117亿元收购了该公司。据媒体披露,华润在山西的合伙人之一、华润联盛的股东邢利斌是此次收购的中间人之一。
金业集团曾经以10亿元作价上市,以失败告终,而最后华润电力竟然以100多亿的价格对其进行收购。在金业集团两个矿的探矿权勘察许可证失效的情况下,这样的高溢价收购引起的质疑声不绝于耳。王文志的举报信称,此次交易造成了数十亿元国有资产的流失。
为何会出现超高溢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占明说,根源是产权不明晰问题。“国企是全民所有,反而没人能监管得了。”
被打通的决策链条
金占明表示,国企窝案形成的前提,是打通决策链条。“国企的决策链条环环相扣,要用不正常的手段进行收购,要经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计部门等程序,其中任何一关能真正把住,都不可能犯案,所以需要层层打通。比如有2000万的回扣,有些人可能自己拿1000万,剩下1000万用来收买同僚和部下。”另外,为了增加调查难度,作案人通常会采用很长的决策链条,把贪腐问题变成工作不认真的责任。华润窝案正是如此。
据另一位举报人透露,早在2010年,华润内部人士就进行过举报。当时国家审计署对华润项目做过审计,掌握了相关证据,“但被高层强制压下来了”。
2014年8月25日有媒体曝出,华润集团原审计总监黄道国已被带走调查。知情人士透露:“这应该与前几年黄非法获取审计署对华润的审计报告有关。他获取报告后给了宋林,宋林让华润煤业给审计署太原特派办做工作,消除隐患。”
在查阅涉案高管的简历时发现,被带走调查的7位华润高管,在并购案发生的2009年、2010年前后,都处在与事件相关的关键位置上。比如2009年,张春成为华润电力发展部总经理,并在收购案之后升任总监;同年6月,原任镇江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玉军被调至华润电力担任执行副总,辅助当时的总经理王帅廷,并在收购案之后晋升为执行总裁。
华润内部人士对媒体透露,这二人与宋林关系匪浅。“张春是宋林一手提拔上来的。”2013年7月宋林第一次被举报时,张春曾在企业内刊《华润》杂志上撰文声援宋林,并因此获得了华润集团2013年的“董事长奖”。
此外,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人——华润金融控股原首席执行官吴丁、华润电力原董事长王帅廷,这二人和宋林一起,在金业收购案中占据了决策位置。尤其是吴丁,在任职履历上与宋林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人都曾担任汉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也都曾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2011年5月,吴丁开始担任华润金融首席执行官一职,而“金融平台”正是宋林执掌华润时期最重要的企业战略之一。
至于曾是华润电力领军人物的王帅廷,与宋林的关系也颇耐人寻味。华润电力的底子是1994年成立的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而徐州人王帅廷曾是该公司彭城项目的主要负责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王帅廷预测未来中国的电力需求必然有极大增长,于是撰写研究报告,建议华润扩展电力业务,获得时任华润副总的宋林的大力支持,并于2001年8月成立了华润电力公司,由王帅廷任总经理。
“不能让一把手说了算”
华润窝案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国企和央企正处于转型期,如何才能对其实施有效监督?对此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小武的观点是,监督国有企业的前提,是要明确其社会定位。“公民对国企有所有权,虽然这个概念很抽象,但法理上是存在的,纳税人和国企有一定的权责关系在里面。然而,国企又是国资委的下属企业,那么它应该由谁来监督?还不明确。目前来看,都是媒体揭发腐败。这属于社会监督,是不是应该出台一个相关的法规,让社会监督国有企业?”
具体到这起由一把手牵出的国企窝案,胡小武认为,直接原因还是一把手权力太大。“国有企业是代理政府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但目前的状况是,企业只代理了权力,导致一把手可以为所欲为。一些人经常痛骂腐败,但当他们自己掌权的时候,也会照样腐败。说到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利益重新分配时要有监督,不要让一把手说了算。”
而对于窝案“一抓一连串”的现象,胡小武认为,其原因也是由于管理層之间只建立起了利益链而没有建立责任链。他建议:首先要实行领导人终身责任制。第二,由于企业现在选择管理层不是靠选举,而是领导提拔,所以一把手要承担选人用人的连带责任和监督责任。第三,要建立引咎辞职机制,下面出了事,一把手在必要时应该辞职。
(据《环珠人物》《金秋》)